清明节的一般温度是多少?
清明节后部分地区会冷。
气温方面,除东北、西北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升至12℃以上。
清明节前后,冷空气仍不时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早稻死秧,水稻插秧应避免暖尾寒头。在西北高原,牲畜在严冬和饲草料不足的影响下身体虚弱,需要防范春季后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牲畜的危害。
北方很多地区4月平均气温已经达到10℃-15℃。虽然我国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尚未入春,但根据我国1971 ~ 2000年地面气候资料,呼和浩特3月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已达15.7℃,西宁18.9℃,齐齐哈尔13.5℃。
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多。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若冷空气较强,将出现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低温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将严重影响早稻、棉花等暖性作物生长。
清明节的气候特征:
油桐对自然气候的规律性变化,尤其是节气变化有显著的响应。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桐花就开始开花了。经过观察,人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桐树似乎知道日期。每个闰年,一根树枝有十三片叶子,而在正常年份,它有十二片叶子。
所以“通世话”就成了清明节的应景之作。
微伏变成蜜月——蜜月,鹌鹑是一种候鸟,春天在农田间活动。由于清明节前后农忙,人们经常在田间开车,却看不到田鼠。我以为开车是田鼠做的,于是“田鼠变身开车”成了清明节第二气候的回应。其实田鼠不能改变N”这个事实,应该属于古人的观察误差。
第一眼看到彩虹——每年到了清明节,阴天过后都会出现彩虹。所谓彩虹It是射入水滴的太阳光经过折射、反射和衍射,在雨帘或雾上形成的彩色或白色的弧形。由于对节气变化的突出反应,“彩虹初见”成为清明节气候的反应。
彩虹的出现。有时在东方,有时在西方。有时在北方,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得到这样一句谚语:“北虹不下雨。”
南虹有洪水,讲的是南虹预示要下大雨的气候现象。当然,因为地域差异,有些地方不一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