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观察日记画
今年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恰逢阴雨天,所以是“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茶”,伴随着一壶清茶的,还有我们火柴公益支持的项目式学习,“谷雨”节气研究活动线上沟通会。
第一次在线研讨会是在春分,但很抱歉我不能参加。看到很多老师学生的作品,比如古诗词,配图诗词,小观察日记,民间调查,野外郊游活动等等,我都很激动。
2015培训期间,听了河师师范学院一位教授的讲座,接触到了项目式学习。我觉得很好,但是身边没人做,就放弃了。现在火柴公益的两位老师正在带领大家做这个项目。他们想学,但今晚终于赶上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之前参加过matches提供的课程,还是比较认可的。我选了五门课,一直坚持。我认真听讲,做笔记和作业。
尤其是徐老师,讲人工智能,一点专家的架子都没有。她似乎在和每一个朋友聊起一个话题。她认真看过大家的作业,并给予真诚的正面评价或回复。互动好,课堂效果好。以她对机器学习的理解,拟合函数,强大的人工智能,人有时候需要站在现在,看得远一点,才会更有前进的动力。希望以后有机会参加match活动。
我也很期待今晚的活动。
谷雨的标志性物候。
今晚将讨论什么?
在线研讨会由陕西省冯海燕主办。浙江温州朱老师在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内容和过程后,提供了一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量表,并进行了解读,从活动切入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过程评价量表、成果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
朱老师的讲解让老师们对这种学习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次长时间的观察和探究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对天体运动、自然规律、时间、生命、中国文化、因果关系等跨学科概念的理解。,然后学生自己和团队发展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能力、求实精神、人文传承、时间观念等。,最终养成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然后大家提出问题或者意见,冯老师和朱老师回答,也是集体讨论。小组中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如河南、河北、浙江、黑龙江、海南、江苏、四川等。,可以说涵盖了四海八荒。当时活动中呈现的物候也各不相同,相当有趣。
冯先生做的会议总结(这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以后要用。以前多是语言总结,可以更好的通过文字进行整理和保存)
时间:2020年4月18,19:30-20:40(***70分钟)
参加人数为22人。
浙江温州朱讲师
主持陕西宝鸡的冯海燕老师
本次会议的目标是:讨论如何进行关于“谷雨”节气的项目式学习。做什么?
会议流程:
(1)朱老师指导使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工具包。(2)朱老师能为“谷雨”节气做些什么?(雨、水、植物、动物、农业、诗歌、食物、传说、太阳、月亮、星星、气候...)(3)冯海燕老师简单总结了以上两个方面,补充了一下,每个节气活动的时间段是14天,也就是节后两周。
互动交流
1.陈胜霞:中学语文老师,学校属于初中,学生也是寄宿生。她计划探索一些她教的中文科目——诗歌、诗画、书法、周末观察等。
2.张斌:每周三下午被定为“地方课程学习”时间。首先让学生观看关于24节气的视频,然后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对24节气的理解。计划将此作为下一个项目。
3.任汪清: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可以融入很多学科。是不是越多老师一起做越好?(朱老师给推荐了一本《研究性学习……》)
4.王慧慧:问题,幼儿园应该做什么?朱老师建议:创作绘本、古诗词、谚语,家长要带领孩子去观察、去探索。并找了一个幼儿园的案例分享给小组)
5.王军:我们对节气的研究如何与学科研究相结合?怎么切入?
6.唐晓峰:①这种课题式学习是不是很像平时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调查探索?②是否有更多的方式呈现活动成果?③有关于评价的全面在线呈现吗?④能否提供一些支持?例如,一名教师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7.朱红艳:平时的沟通会可以分组直播吗?方便没有参加的老师回头看。
(5)总结和补充
1.建议加入Match Home小程序的“节气研究”圈子,分享活动过程和感受,方便大家节约和享受资源。
2.请保存好工具包文档,以后每个节气都会用到。
3.工具包的表格完成后,分享到小组里,大家可以互相讨论、改进、学习。
感谢两位老师的辛苦!感谢您的参与!
会后我去翻看了其他老师的活动记录,发现这个活动连幼儿园都可以做。
突然想到今天看到的中医养生中关于节气的知识,送上一份谷雨季节的养生粥和汤。
今夜,在谷雨中,我们有了最美的“相遇”。
被世人视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节气”,源于几千年前的智慧,也会在反复的活动中与孩子们“相遇”,记忆,寻找,传承...
(有些话是其他老师编的,侵了可以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