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用英语怎么表达?

重阳节的习俗包括:

旅游赏秋,登高远眺,看菊花,到处插山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活动。

英语表达:

重阳节?重阳节

通过旅行享受秋天。

登高远眺?俯瞰高地

看菊花?欣赏菊花

全身插山茱萸?插入角

吃重阳糕?吃厚重的太阳饼

喝菊花酒喝菊花酒

重阳节的来源:

重阳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之前。《吕氏春秋·秋吉纪》云:“九月,命家宰,耕田备收,举五要事。藏帝书收于圣仓,唯敬。”“是日,大皇帝,我尝祭,告天子。”可见,当时在秋、九月庄稼丰收时,都有祭祀皇帝和祖先的活动,以答谢皇帝和祖先的恩情。汉代《西京杂记》中的宫人贾说:“九月九日,裴椋食帐饵,饮菊花酒,云使人长寿。”相传,从此就有了重阳节求长寿的习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来的道士)追求长生不老,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也有大型宴会活动,由先秦时期的庆丰宴发展而来。《荆楚年代年谱》上说:“九月九日,四人聚在一起野宴。”隋杜公注云:“九月九日之宴,不知何时起,自驻宋以来,未曾变过。”长寿和盛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的习俗:

1.享受秋天

重阳节是赏秋的最佳时节,中国南方的一些山村还保留着“晒秋”的特色。去乡村领略民俗风情,观赏秋日骄阳,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中的一种时尚。“秋日晒太阳”是一种典型的农业习俗现象,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居住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山区的村民。不得不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屋顶和自家的窗台架挂庄稼,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种传统的农业习俗现象。这种村民晒庄稼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渐成为画家和摄影家追求和创作的素材,并创造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晒秋”。时至今日,这种秋天晒太阳的习俗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渐淡化。然而,晒秋却成了江西婺源七岭古村农民庆祝丰收的“大典”。随着果蔬的成熟,每年的9月9日,岐岭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举行盛大的晒秋节。秋日黄陵日光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最美符号”后,已演变为乡村旅游推广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到婺源赏秋摄影。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合了各种民俗。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旅游赏景、登高望远、赏菊、遍插山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爬山

重阳节首先有爬山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以达到提神、健身、养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时期,《长安志》就记载了人们在九月九日游览汉都。东晋时有一个著名的“帽子从龙山上掉下来”的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随机制作的。九月九日拂晓,把一块饼放在孩子头上,嘴里说些话,祝愿孩子万事如意,这是古人九月做蛋糕的初衷。精致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一样,上面放两只小羊,符合重阳(羊)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在重阳糕上贴上红色的纸旗,点上蜡烛。这大概是指“点灯”和“吃饼”而不是“爬”,用小红纸旗而不是山茱萸。现在重阳糕仍然没有固定的品种,重阳节各地吃的软糕叫重阳糕。

欣赏菊花

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所以自古以来就叫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花月,逢年过节开菊花会,全城的人都去开会赏菊。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吟诗成为时尚。在中国古代习俗中,菊花象征着长寿。

喝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南阳山的人喝了满是菊花的甘谷水,寿命更长。重阳节喝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必饮的消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在汉代已经出现。后来还有送菊花祝寿,摘菊花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节送菊花给钟繇(祝其长命百岁),梁健文帝《采菊》有“采菊在篮,朝露湿”之句,就是采菊酿酒的例子。直到明清时期,菊花酒仍很流行,明代郜琏的《尊生八记》中仍有记载。这是一种受欢迎的健身饮料。

6.裴山茱萸

古代流行插吴茱萸的习俗,故又称山茱萸节。山茱萸作为一种药物,可以酿酒强身祛病。吴茱萸和菊花在唐代非常常见。山茱萸香气浓郁,具有驱虫除湿、祛风、消食化积、治疗寒热的作用。人们认为九月初九也是灾难的一天,所以人们喜欢在重阳节佩戴山茱萸辟邪,寻求好运。因此,山茱萸也被称为“邪灵”。

重阳节诗:

1.在山上度假想起我在山东的兄弟们

唐·

我是一个在陌生土地上的孤独的陌生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到兄弟们的身体登上了高处,也会因为不到我而有一丝遗憾。

2.给重阳宴送白菊花

唐·白居易

一院子金黄色的菊花,中间有一簇花,花是那样的孤独。

就像今天的盛宴,老人去了年轻人去的地方。

3.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容易老去,却很难老去。今天是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的秋风没有春天那么强劲。比春天更好,就像茫茫大江上的万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