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清明节的由来,大概30-40字。
扩展数据: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冬季至日后的第108天。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节日之一。中国汉族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起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后来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早期节日。相传是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忠臣介休而设。事实上,从历史现实来看,禁止寒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改火习俗的遗存。
原始社会,先民钻木取火,火很难得。由于季节变化,用于生火的树种经常不断变化。所以改火换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大事。春天和三月是换火的季节,所以在新火到来之前,人们应该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不允许人们生火,晚上在宫中点燃蜡烛,火势蔓延到达官贵人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包括禁火寒食和祭祀扫墓,后来成为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在古代,家里有人去世,只挖坟安葬,不建坟。祭祀主要在祠堂举行。后来挖坟坑的时候建了土堆,墓地里安排了祭祖,就有了物质上的支持。战国时期,墓葬祭祀之风渐盛。
秦汉时期,扫墓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颜延年这位大臣即使远在北京千里之外,也定期回到家乡祭奠墓地。到了唐代,无论是文人还是平民,都把寒食节的扫墓视为回归故里,追寻宗教的仪式性节日。因为清明节离寒食节很近,所以人们往往把扫墓的时间延长到清明节。
诗人的作品往往是寒食和清明。如魏有诗曰:“清明好寒食,春园满花。”白居易也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鸡鸣树昏,清明寒食泣。”鉴于民间寒食和清明节都已成为一种习惯,朝廷以公文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节来了,可以和寒食节一起放假。这一规定距今已有1200多年,可见清明开始有了国家法定假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从附属于寒食节上升为取代寒食节。这不仅仅是餐桌上的扫墓仪式,寒食节原有的习俗和活动,比如冷食、蹴鞠、荡秋千,都被清明节接管了。
清明节后来吸收了另一个更早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在古代是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习俗是慢跑和在河边洗澡,这反映了人们在度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对精神调节的心理需求。有一首晋代陆机写的诗:“春末了,天气柔美。元吉龙初,游黄河。”是上巳节人们幼年出游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节扫墓,并伴有娱乐活动。由于清明节要去郊外,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去逛逛园冶,也是调节心情的一种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为青年节。生性贪玩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清明节只郊游一次,就像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少年日行,不必既清明节又上思”。
清明节融合了两个古代节日的精华,最终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习俗与上思踏青等活动融为一体的传统节日。明清两代大体上继承了前代的旧制度,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了它作为春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节日的地位。民国时期,在清明节这一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外,植树也被确定为一项常规项目,这其实只是官方对悠久的植树民俗的一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