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气的长短
中国古代用土规测量日晷,将最长的日影定义为“太阳至日”(又称长日至日、长日至日、冬季至日),最短的日影为“短日至日”(又称短日至日、夏季至日)。春秋两季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定为“春分”和“秋分”。商朝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发展到八个,到了秦汉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史记·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阴阳、四时、八地、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期,罗将节气编入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上一个月。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太阳在黄道上每移动15所到达的某个位置。二十四节气分为12节气和12节气,一一对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每年的视运动,所以它们的日期在公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节气在6日,下半年节气在8日,节气在23日,相差不到1 ~ 2天。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三种季节、物候和气候变化。反应季节有立春、春分、长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也称八;物候现象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雨、谷雨、小夏、大夏、初夏、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小寒、严寒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现代人已经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在春季,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在2月2-5日,雨天太阳位于黄经330度,在2月18-20日,惊雷太阳位于黄经345度,在3月5-7日,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长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6月5-7日,夏季至日太阳位于经度90度,6月21-22日,夏季太阳位于经度105度,7月6-8日,夏季太阳位于经度120度,7月22-24日,立秋的秋季太阳位于经度135度。8月7-9日,夏太阳位于经度150,8月22-24日,露太阳位于经度165,9月7-9日,秋分太阳位于经度180,9月22-24日,露太阳位于经度195。初霜太阳在10月8-9日位于210度,立冬太阳在10月23-24日位于225度,小雪太阳在10月7-8日位于240度1165438。65438+2月6-8日,冬季至日太阳位于子午线270度,65438+2月21-23日,小寒太阳位于子午线285度,65438+10月5-7日,大寒太阳位于子午线300度,65438+10月20-265438。本世纪立春的C值为4.475,2017年立春日期如下:[2017×0.2422+4.475]-[2017/4-15]= 492-489 = 3,所以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