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说法:端午,天热;什么叫五毒已醒,不得安宁?

其实端午节最早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最早的时候,端午节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屈原只是在这一天投江,端午节的影响因为屈原投江而被放大。端午节实际上是原始社会人们用来应对五月极端天气的一种特殊仪式。

从端午节到农历五月,炎热有毒的夏季将至,气温异常严酷。这一次不仅气温湿热,而且太阳有毒。湿热的气候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古代人对五月的评价并不是那么好。五月被称为毒五,表示炎热的夏天。

所以古人在这一个月是非常小心的。端午节的时候,他们用一些方法来进行仪式,因为五月湿热的天气很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瘟疫在这个季节相对容易出现,一些毒虫和毒药在这个时候非常活跃。再加上此时恰好是雨季,容易引发洪水,所以五月被古人视为灾难。

最早的五毒也是午毒。起初,五毒是五月的恶性气候变化。后来,为了健康和和平,人们在端午节表演它们,也被称为午间毒药。后来人们慢慢改变了思路,称之为五毒。所谓五毒觉醒,这是后来说的。五毒是什么?

其实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比如一些对人有害的昆虫或者爬行动物,在农历五月的湿热环境中非常活跃,这些毒物很容易因为太热而找个阴凉的地方躲起来。人类居住的住所成了这些毒物最喜欢的活动区域,对人的潜在威胁非常大,所以有五毒不宁之说。

此外,五月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比如强对流天气引发的一些极端天气,雨季引发的洪水,湿热环境引发的很多毒物,以及一些传染病的流行等,往往都出现在五月,所以古人喜欢把五月称为不安分的月份。这个时候,人们会用很多方法来应对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