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保护的三维构成
立体构成是一门多维的艺术,是根据美的原理,利用各种基础材料创造出一种具有生命力感的新形式的过程。由于立体构成的特殊性,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也许这些问题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虑的问题;现在学生在立体构成课上缺乏灵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学生们对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不感兴趣。材料的加工是一项又苦又累的工作,学生不愿意深入去做,导致工作粗糙,影响工作的整体效果。
第二,学生缺乏对新材料的挖掘。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新材料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艺术创作;而我们的学生在做立体作文作业时还停留在一般材料的应用上,不愿意多研究新材料;正确使用新材料进行立体构图是取得好效果的关键。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课程进入第二周,全班同学都没能做出理想的作品。原因是学生用的都是普通材料,而且都很像;我再次强调,要多挖掘新的素材。在课程的第三周,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好作品,或者说是班上唯一能出成果的,就是一个用铝塑材料做的学生,这种材料在现代很流行。最后,所有的学生都纷纷效仿,努力寻找新的材料。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不再单纯停留在艺术形式的视觉美感上,还要考虑材料的使用,因为材料与环保息息相关。
第三,学生作品缺乏活力感和空间感。包豪斯老师克利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式都是由简单的基本形式演化而来的。想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是要了解自然形态的形成过程,并赋予其生命力感。创造一个立体的形态,首先要赋予它设计思想,赋予它生命,使它具有美感,符合人的审美情趣。而我们学生做的作品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作品似乎缺乏积极的精神支撑。此外,学生对作品空间关系的处理能力不好,立体概念不强,空间想象力较弱。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犯同一个错误,就是经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式放在一条水平线上。我经常提醒他们,几个基本形态在同一水平线,缺乏空间关系,怎么可能有效果?我做了个示范。我把两个基本形态错位,然后把另外两个基本形态放在一条横线上,然后做了一个比较。同学们看了之后,渐渐明白了,说明对空间有了一些了解。
第四,学生缺乏时空观念。现代的时空概念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三维空间,人们已经把时间看作是空间的延续,生命的飞跃。一部好的立体构成作品,人们读了之后,能够产生广泛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满足。而我们学生的作品远没有到这一步,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使艺术设计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认为现代立体构成课堂教学应该突破传统,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所谓新的尝试,就是立体构成的课堂教学要把电脑操作和手工结合起来;就像装修一样,先用电脑做效果图,再根据效果图进行施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用电脑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即创造新的形态,然后确定新形态的材料表现,还要确定光、色、势等。这样学生就不用像传统那样盲目找材料完成一个立体的构图作品,然后再加工成品。这个过程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如果学生使用电脑进行设计,可以随意改变不满意的设计,包括形状、颜色、材质、光线、势、空间等。,并且学生可以不断改进各种设计元素,直到满意为止;然后根据电脑效果图,学生开始有目的的寻找材料,开始加工制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可以节省手工艺制作的时间,创造更多新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强度;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努力学习计算机设计软件。只有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他们才能自如地创造新的形式。
20世纪,在科技和数字技术的时代,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只有借助科技力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