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习俗(客家)
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客家人也叫“除夕”。正月初一,即农历年的第一天,俗称大年初一,与初二、初三并称春节。客家新年包括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
从新年开始到除夕,客家家庭收起农具,忙着去集市置办年货。家家户户开始做糯米蜜饯,炒糯米蜜饯,做糖饭泡,做面条,做烧饼等糕点迎接新年。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尘”,以示除旧迎新,让家庭焕然一新。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年夜饭丰富。饭后祭灶,赐“灶神”称为“偷心日”,大多数客家人在这一天“破土”,不必请风水先生看方向和时机,就像冬天的至日一样。
“除夕夜”也叫“新年夜”。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贴上春联,在门楣和窗户上贴上红色的纸条。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宰杀鸡鸭。去祠堂祭祖,意味着逢年过节不会忘记祖先的恩情。除夕那天,我们很早就吃年夜饭,一般是下午四五点开始,一直吃到晚上。我们吃团圆饭,喝酒庆祝我们的年夜饭,庆祝孩子们的成长和老人的年夜饭。晚饭后,祭拜厨房灶台迎接灶神,然后全家人就开始打扫餐厅,洗碗洗筷。所有的餐具都要用开水烫一下,去除油腥味,俗称“干净斋戒”。然后,大人们拿出新衣服,让全家人穿上节日服装。家里大大小小的房间都点着灯,正厅或饭厅的炭炉或火盆要烧最大的树兜,叫喂猪,委托养来年的大肥猪,五谷丰登。大人给孩子红包让孩子活下去,告诉孩子要听话,好好学习。人再大一岁就该懂事了,一家人会围坐在火炉旁,回顾旧年展望来年,彻夜不眠。
在正月初一的午夜,人们争相烧香放炮迎接新年,这被称为“抢春”,认为你起床越早,今年的祝福就会越好。居士掀起开门器,往“吉利”方向走,叫“行”。早上穿新衣,先拜祖先,后拜长辈,说“恭喜发财”。男人带着小男孩用篮子准备茶、酒、鱼,用于祭祀大众和龙神;孩子们邀请大家一起赶着牛进山,一路放鞭炮送,叫做“送春牛”。素食早餐(赣县王母渡地区全天吃素)意为健康饮食一年,意在避灾保健康。在那一天,大人和小孩玩一整天,但是不允许他们走出家门。尤其是不允许小孩坐在别人家门口台阶上,女人们在太阳下或者自家天井里打毛线,拿鞋底、鞋垫,休闲聊天。男人打牌或者数豆子,小孩喜欢放鞭炮。整个村子非常热闹。第二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新年第一眼,就互道“恭喜发财”。旧社会,一个大人带着孩子过年。旧时,长辈给长辈下跪,长辈给孩子红包,说一些吉祥的祝愿。压岁钱的数量根据血缘关系和友谊的不同而不同,给多少也不同。宗教信徒比这一天多。一般家庭从初二开始准备“九龙盘”,里面放入腊鸭、猪肝、香肠等小吃,并加入花生、瓜子、果盘招待客人,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公婆经常对我很好,吃酒蛋,吃满满一碗。在这个节日里,农村有许多娱乐活动,如大戏剧(在祠堂祠堂的舞台上表演),唱采茶,打龙灯,狮子灯,鲤鱼灯和打狮等。,从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晚上,然后高潮过后灯火阑珊。
感受:生活在家乡很热闹...不像住在城市里!城市里没有气氛..感觉比平时还热闹!在我的家乡!整个村子都在忙着过春节!加上村里人,大家都认识!有些是相互关联的!有的是亲戚!所以很熟悉..就像一起过年一样!超级热闹!..气氛真的不一样!感觉不一样!尤其是来外面打工过年的!!..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