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为什么叫国庆节?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满月象征着团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与端午节、正月初一的元旦一起被称为一年中的“三大节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代。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很亮,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它也被称为八月十五日作为团聚的节日。
中秋节当然会更有深意,尤其是月亮高的时候。团圆是中秋节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无论是圆月寄托的心愿,还是中秋之夜的各种有趣习俗,最终都在家人的笑脸中凝聚成永恒的幸福。
中秋、国庆,抽两天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带着老婆孩子去旅游,把国庆和中秋打造成一个“旅游节”,这是一种幸福体验和获得感。
扩展数据:
中秋节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由古代对秋天月亮的崇拜演变而来。祭月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的一种祭祀活动。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是一个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流行于汉代,这是一个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时期,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共同传播。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文献中,写于汉代(周公旦传世,实际写于汉代之间)的李周。相传先秦时期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好衣”、“秋分月(拜月)”等活动。
据记载,在汉代,有一种在中秋节或立秋时尊老敬老、送粗饼的活动。晋代也有关于中秋节的文字记载,但并不十分普遍。晋代的中秋节在中国北方不是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