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讲堂,文房四宝或者永乐中学有关于年画的讲解吗?
年画
“除了一岁时的鞭炮声,春风温暖了屠苏。千家万户天天老是换新桃换旧桃。”宋代诗人王安石写了这首诗《元日》,这是一首庆祝春节的诗。这首诗通过对春节到来时一些美丽场景的描写,呈现了一幅春节的画卷,温暖,喜气洋洋,充满了新鲜事物。其中“常以新桃换旧桃”就是贴春联和年画,第二年在墙上贴年画,表示不可能辞旧迎新。
历史上对年画有过很多称谓,如“纸画”、“花纸”、“魏墨子”、“年方”等。先秦《礼记·丧》中就有“君说明菜,穿门”的记载。到了唐代,用木板雕刻的作品已经基本成熟,到了宋代,年画被归类为手工雕刻。
元明以后,年画有三个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桃花坞。清末,“习覃石印”技术传入中国,特别是胶印年画迅速兴起后,中国年画达到了繁荣的局面。年画看起来夸张,色彩鲜艳,线条鲜明,色调反差大,受制于中国最高的艺术思想。它的内容是现实的,但又是超越现实的,内容和题材非常广泛。从早期对自然的崇拜,逐渐发展到表现驱邪、喜庆、传说故事、节日习俗。
年画意味着每个人都很高兴,期待着丰收和美好的生活。这是一种精神享受。从东方美学史和世界艺术史来看,是日本人最先将中国的木版年画传播到欧洲。非常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欧洲当代艺术家表示,他们所追求的美学思想与中国的最高美学思想如出一辙。
中国画的境界需要“开悟”。好的年画能给人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正面的鼓励,以独特优美的形象凝聚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和追求。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美好的画面胜过人们的口头语言。所以越是本土,越是有特色,越是世界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年画的发展,把年画工作作为春节期间文化教育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了年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创作方向,涌现出一批思想健康进步、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20世纪五八十年代的年画热潮,反映了新时代人们对节日文化的精神向往。
以百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只要没有什么大事件,除夕夜就要和家人同桌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祈求来年幸福吉祥...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中国新一代人对传统节日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只喜欢西方的圣诞节和情人节,而对中国固有的节日缺乏热情和了解。现在,传统节日中加入了许多现代因素:一方面,手机、互联网等新的过年方式逐渐出现。另一方面,一些酒吧,咖啡馆,卡拉ok,西餐店等在春节期间提供优惠奖励,吸引了人们在春节期间的休闲和消费。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各个城市都很普遍。这种新的过年方式严重破坏了春节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春节的“年味”逐渐淡去。以前属于享受过程的快乐很少。以前打扫灰尘,送灶具,买年货都是集中在超市里几个小时,有小时工拿工资帮他做。喜庆、热闹、忙碌的年夜饭也变成了酒店、餐厅的点餐。
在过去,有多少家庭还遵循着穿新衣、贴春联、贴年画、守年三十、祭祖、走亲访友的传统过年习俗?所以现在许多人经常回忆起“丰富多彩”的春节:华丽的年画、红色的春联、祝福和剪纸、窗花、彩灯和其他新年装饰。
腊月初八过后,随着年画的摊位出现在街头,“年味”也随之而来。墙上色彩斑斓、吉祥如梦的图画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带给人们一种万象更新的快乐心情。有人说那叫过年!两年前,央视在春节晚会上唱了一首流行歌曲《回家看看》,引起无数人的传唱。
这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关心亲情友情的时间少了,无数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和遗忘。更多的人愿意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很难有平和的心态去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去品味它的精华,去体会它的美好。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来链接、维护和增进人们的亲情、友情、家园和民族感情。让节日成为一种传统,意味着这种情感会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地永远传承和增强。千万不要把千百年来凝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一笔勾销。
难怪现在有人说:岁月不饶人,还需要画什么?任何一种民俗都与生活方式有关。多年来,西方文化蜂拥而入,快餐化、消费化的商业文化像沙尘暴一样充斥着中国人的精神空间。
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注定了许多民间文化的消亡。曾经与人们的风俗习惯紧密结合的年画,随着社会习俗的变化,已经逐渐式微。但是,新年的节日必须与其应用的装饰品相匹配,以显示节气的气氛。如果没有春联、福字、剪纸、窗花、年画等装饰,“年味”就会消失。元宵节不像元宵节没有灯笼和猜灯谜活动。端午节不赛龙舟还叫端午节吗?
所以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物质本身,还有无形的精神记忆。也许消失的不仅仅是年画。当我们不经意间,几乎所有的民间艺术都在迅速消失,其速度可以和我们物质生活变化的速度相媲美。是不是当代生活已经不需要节日艺术了?还是这些传统节日艺术需要更新?与其让外国人在中国制造“圣诞文化”,不如加大力度培育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
年画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是厚重的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弘扬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值得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