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唐代所有节日习俗

在唐代的长安,几乎每个月都有与某些节日和季节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民风民俗,也表现了古人强烈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观念。唐代诗人在许多诗歌中用他们的奇葩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点。

元宵节

根据传说,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早春举行,向“土地神”献祭,以获得丝绸的丰收。后来因为汉代人迷信“太乙神”,所以从正月十五晚上开始通宵在灯下祭祀,逐渐形成了当晚点灯的习俗。在古代,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被称为上元节(相当于7月15日的中元节和10月15日的夏媛节),也被称为元宵节。现代习俗要在这天晚上吃汤圆,所以汤圆也叫“元宵”。

唐朝的时候,长安实行宵禁。晚上鼓声一响,就禁止出行。“六街闭行人,九街空月满”和“夜犯”受到惩罚。只有上元节,皇帝才准予三天禁令,称为“放夜”。三天来,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全城奔波,好不热闹。“谁能在月球上无所事事,但我在哪里能闻到灯光?”(崔野的最后一夜);“月色灯满帝都,车过通衢”(李商隐《正月十五夜,迫不及待看北京灯火》)。当时有一种制作“灯笼轮”或“灯笼树”的时尚。如唐睿宗时期的元宵节,在长安宫外搭起高20尺的灯轮,用彩色丝绸包裹,用珍贵的玉石装饰,挂满五万盏灯笼。这时,一些皇室亲属和贵族也竞相夸耀财富,大规模制作“灯树”。苏味道诗中“火树银花开,星桥铁锁”,形容的就是“光树”。同时,在花灯展览中还有歌舞表演。宫中宫女表演大型歌舞,“千门开万户明,正月中旬帝都迁,三百妻舞袖,一会儿话听天上”(胡璋《正月十五夜灯》)。

寒食与清明

寒食节是在冬季至日后的第105天或第106天。当时全国各地禁止生火,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饭菜凉着吃,故名“寒食”。禁冷食禁火的习俗从周朝就有了,民间盛传这一禁令是为了宣扬节。介之推没有得到晋文公的奖赏,被藏在绵山。当文公找不到他时,他把火烧山放了,企图把他赶出去。没想到,介之推出不了树,被烧死了。后来,介之推去世的那天,禁止吃冷食,渐渐成了全国风气。

唐代寒食节有严格的禁火令,违者受罚。这一天,“所有的火焰都熄灭了,到处都藏着烟”。寒食过后,宫里的孩子们在庙前的榆树和柳树下钻出来生火。先是赏火成功者三帛一碗,然后派人把新火传达给大臣们,以示皇帝的感激。韩《寒食记》诗“春城花满,寒食记东风柳斜。黄昏时分,汉宫内传烛,轻烟散入五帝殿中。”这是写的场景。寒食节的传统食物有麦芽糖(果冻)配大麦粥、杏仁奶酪、枣面饼(蒸饼)和鸡蛋。“经常举办鸡球粥。”精致的人还在鸡蛋上刻字。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和寒食是同一天或后一天,后人通过纪念代理人推给别人,从而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扫墓祭祖的节日。

寒食节和清明时节,唐代长安流行打秋千、打球、拔河。据说荡秋千是为了防止寒食天冷餐伤人。这是春天最受女性欢迎的活动。秋千的原名是“钱球”,原意是“钱球万岁”,希望人们长寿。明代陈沃子在一首诗中说:“禁园之名万岁,宫中新戏必称钱球”。王建友的《荡秋千诗》详细描写了荡秋千的动人情景:

长带紫蓝色,横枝百尺高。

儿童重秋千,洗碗巾丝带分两边。

身体轻,裙子薄,容易产生力量,手在空中像鸟翅膀。

下到工地,又不能系衣服。

派个人在你旁边很贵,你最后会赌上的。

你跟大树一条线,宝钗就从地上掉下来了。

在你面前很难停止为胜利而战,但平足看开头。

这些姑娘拼命往高处荡,每个人都和那几百尺高的树梢扯平;抖掉发夹,还是不在乎。下来抬头才觉得害怕。

相传宫中宫女在寒食节也要荡秋千,玄宗称之为“占卜师之戏”。大约有宫女上下摆动,彩带在风中飘动,她们是婉如仙女。

玩法有两种,一种是踩,也就是蹴鞠;另一种是马球,也叫polo。王建诗中有“殿前铺两方楼,寒食宫人踢步球”,“寒食节妻常争白,钱先散于库”。韦庄诗中说:“内官初给清明火,上官白分银子。”它们都是关于宫女们在冷食和清明节举办舞会和获得金钱的。

马球曾经是唐朝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寒食节的皇帝经常把彩球送给他的朝臣们玩。张继诗中说:“轩中御厨奉寒食,殿前香火乘飞球。”唐朝有好几个皇帝都是马球好手。据《冯仕文吉剑》记载,中宗时,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马球队曾大败吐蕃队。关于马球,胡璋在《看泗州李常石打球》一诗中作了精彩的描述:

日出树烟红,开场图鼓。

突然骑向太阳,轻轻推动前方的风。

打仗的时候,顺势而为,边上就空了。

等到腰放低了,鬃毛分叉了。

长镜头斜,马深线分明。

我知道殿下在远方,我讨厌去东方。

除了打球,长安人在此期间还经常举行拔河比赛。据说唐中宗曾经在清明节请大臣们到梨园体育馆拔河。张在《拔河风俗戏应尊圣制》一诗中,记载了唐代长安盛行拔河运动的情况:

今年拖个钩就不错了,街都开到御楼了。

长绳系在太阳上,缆绳用来拉河。

战力频催鼓,斗争更提。

春来百戏,天意在秋。

唐代寒食、清明时期,长安仍盛行斗鸡。杜衍在《寒食颂·斗鸡应秦王所教》中详细描述了斗鸡场面:

东郊冷食,年轻人争相出柜。

花冠之初,芥子羽吹。

顾及敌人的胸襟和勇气,先鸣英雄气概。

长翘频扫阵,爪子反复过。

飞毛满绿野,洒血染香丛。

虽然百战百胜,但你不会在乎你的工作。

这种习俗延续到唐朝。武则天在魏成庆的时候,《寒食要制》里也有一句“莺藏叶,鸡开笼始”。玄宗时斗鸡达到顶峰。

三月三节

在中国古代,三月初的第四天被视为“上巳节”,然后将它定在3月3日。这一天,人们去水边洗刷污秽,举行“消灾辟邪”的仪式,聚在一起取乐。在这一天,人们经常邀请朋友们聚集在蜿蜒的水流周围,在上游放一个杯子,让它飘下来,谁在它面前停下来,谁就喝一口,这就是所谓的“流”。王羲之的《兰亭序》写于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记载了上一次祭典的情景。

唐代的三月初三主要是一个以春游为中心内容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节日。当时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曲江池及其附近的杏园。

三月三日,皇帝常在曲江池与大臣们宴饮,夫人们则争权夺利,自吹自擂。杜甫的两首《为道》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盛况。普通男女都有斗花的习惯,以至于“好花皆折,明日无春。”

上思前后去散步也很有意思。杜牧《长安杂长句》诗说:“祥云映汉宫紫,春色绣秦传明。草羡花之美,风归子之声。“有时候下雨,也挡不住去郊游的人。唐延炼《末日送汉宫》云:“末日寒食,晨花疏。微微溅起火雨,冲向绿人。"

在唐代,宫女们还被允许在最后一天在兴庆宫的大同殿前与家人见面。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来走亲访友,一些宫女家属没有来探望。她从早到晚在人群中寻找、呼唤,直到“新鲜空气”结束,她不得不伤心地“哭着进来”。

上思后不久,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春游活动也达到了新的高潮。“花开花落20天,一个城市的人都疯了。”“三花九花的季节,千家万户千车看牡丹。”

在此期间,进士们还有许多活动,如在杏园举行“探花宴”、命名大雁塔、在曲江游玩等。他们的活动让长安春戏的气氛更加浓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其本名为端午,还有端阳、崇武、崇武等不同名称。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在节日那天,人们最常见的食物是“粽子”。根据当地风俗的记载,古代的棕榈籽除了糯米之外,还有小米、大枣等食材。唐朝时,长安人常吃一种“百索粽子”,这一天宫里常做许多粽子,让人们用小角弓射它们,打中了就吃。

相传屈原投江后,许多船只都去打捞,所以端午节南方有赛龙舟的气氛。

这一天,唐代长安人佩戴五色丝带,称为“长命索”、“五色索”、“续命索”。这一天,权德舆收到皇室的绶带,上面有一句诗说:“当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便是五天,愿你们在一起一千年。五彩光芒同心,美不胜收,光映鲜体。”

人们还在中秋节喝菖蒲酒,挂艾草,意在驱虫辟邪。喝菖蒲酒还有保平安的意思。尹有诗说:“青春节更深情,但老了就知道会难过。”没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

在唐朝,制镜人有一种独特的习俗。5月5日中午,他们在扬州长江中心的船上铸造铜镜向皇帝致敬,这被称为“田字镜”。白居易对着镜子说:

江心伯被丢在船上,是在五月五日中午。

琼粉金膏已擦亮,化为秋池。

程静将呈献蓬莱宫,扬州悠久历史自封。

天下男女不合照,背上九五条飞龙。

七夕节;七夕节

七夕原本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吴桥的桥头是双扇形的,每年都要过境."从此,七夕逐渐成为民间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家人都急着开化妆镜,穿针拜月下天。”(权德舆《七夕》)织女是神话中的纺织专家。所以在唐代的七夕,妇女们在当地的医院里搭起穿针台,放上水果,乞求织女机灵。晚上,如果一只蜘蛛(叫做“习字”)在穿针台上放一张网,它被认为是幸运的。“蓝天露又湿,花乞蛛丝。”(刘偃师《七夕歌》)宫中也有此俗。“每年宫中穿针,亲戚赐巧楼。”(5)建筑“公祠”)

七夕之夜的月光下,用彩色丝线穿七孔针,是女性展示才华的机会。林杰的诗《乞求聪明》说:

七夕今夜看碧霄仙子,牵着牛郎织女过江桥。

家家看秋月,万家穿红绫。

在唐宫,一种“七孔金钹针”是专门为宫女制作的,以供她们熟练使用。

重阳节

“九”与“长”谐音,古人重视“长”,所以初九有庆祝的气氛。“年年庆初九,日月长。”重阳节的特定习俗和习惯起源于东汉。据《续和》记载,后汉汝南人桓景,听方士方世芳说,九月九日家中将有大灾,宜引家人赏山茱萸,外出饮菊花酒避祸。之后就成了潮流。

九月,秋高气爽,宜登高望远。樊登有诗说,“我记得长安。九月,登高看昆池。上园菊花开,芳林献霜梨。"

山茱萸香气浓郁,能驱虫除湿、祛风、治寒热、益五脏、消食化积,故被认为能“祛邪”。佩戴山茱萸是一种常见的做法。王维右写过一首著名的诗:

我是一个在陌生土地上的孤独的陌生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到兄弟们的身体登上了高处,也会因为不到我而有一丝遗憾。

此外,菊花酒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饮品。

除夕和元旦

在除夕之前,人们试图回家与他们的亲戚团聚。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过节,喝辣椒酒驱寒祛湿,就是把辣椒放在盘子里,喝的时候一撮放在杯子里。宴后,全家人围坐在火盆旁,直到天亮,这就是所谓的“守岁”。杜甫有诗说:“留在亚戎家,椒盘已吟花。”董思恭的诗里说:“让我们庆祝宴会结束,为黎明倒锅。”褚光喜在诗中说:“关上门守初夜,任火烧到天明。”它是关于宴会和庆祝新年的。

除夕夜还有一个驱赶瘟疫的迷信仪式,叫做“傩”或“打傩”。这是一项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活动。《论语》中有“乡民傩”的记载。这一天,唐人选择男孩,戴着恐怖的面具,穿着红黑相间的衣服,跳着鼓驱鬼。领舞的叫方,舞的叫子,还有十二个执事。唐诗中的“傩能祛疫”(姚合)、“更思乡羡儿”(徐铉)指的就是这样的活动。这一天,唐朝皇室会举行盛大的“傩”仪式,有500多人参加。沈朝有诗:“殿中灯笼争火,宫中公子驱魔。”王建有更详细的描述:“吴金夜入傩名,画裤衣四队。”庭院燃灯如昼,沉香坐在火底吹笙。"

“所以,今晚新年就结束了,明天新年就来了。”"当蜡烛熄灭时,公鸡将重新啼叫."第二天早上,是新年。首先,孩子们是快乐的,“火在燃烧,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刘禹锡)。鞭炮也是少不了的。“新历只开半开,小庭仍积尘”(赖古)。

唐代没有贴春联的习俗,但申屠和雷宇的名字经常写在一块红木板上,挂在门上,这被称为“神木”或“桃符”。传说申屠和雷宇是一对“表演捉鬼”的兄弟,住在桃树下。五代时,后蜀的孟尝君在桃上题词“余庆在新的一年,长春在甲戌节”,这就是第一副春联。后来,“符涛”成了春联的别称。

唐人要吃“五香菜”,也叫“春菜”,由五种辣菜组成,以驱散五脏中的老气。此外,还有胶牙罐、柏叶酒和屠苏酒,也是传统食品和饮料。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除夕夜后,推蓝尾酒,到了春天,先劝胶牙。”按照唐朝的习俗,长辈喝完酒,最后一个喝完的叫“蓝尾”。

过了元月节,唐代长安人开始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过席”。“我是主宾,门口恭贺新郑”(李英)气氛热烈。

元旦过后不久,就是“立春”了。在这一天,吃春菜,举行拔河比赛,据说这有助于秋天的丰收。李隆基的诗说,“期待老,先快乐”(《看拔河》)。

立春日塘人还有穿彩绸做的燕子,在门上贴短语的习俗,称为“宜春字”。诗人写诗,贴在门楣上。韦庄为此写了一首诗:“勤作宜春歌,贴绣门楣”(《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