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上升会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哪些影响?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姚)受全球变暖影响,今冬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5438年6月+10月全国平均气温零下4.5摄氏度,较常年偏高1.4摄氏度。去年2月,北方地区气温也较常年偏高。有专家表示,虽然是否是暖冬还要看2月份的天气情况,但总体来看,冬季持续高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气候变暖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影响?是好是坏?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中国气象局预报减灾司司长宋连春表示,冬季的高温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双重影响。高温有利于虫卵和细菌的越冬,容易导致春季病虫害的传播。同时,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也会造成土壤水分流失,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春旱。另一方面,高温有利于陆地热量的积累,对南方油菜等冬季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有利影响。黑龙江省生物防治站专家的分析也表明,气候变暖为病菌的生存和害虫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可能给2007年春季的农业生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深。气候专家表示,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中国往往南旱北旱,冬季出现高温的概率更大。1998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年”。据江苏省气象部门监测,去年2月65438+到今年10月,该省气温明显偏高,明显受厄尔尼诺影响。气候专家认为,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春季容易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粮食作物生长,甚至导致减产。

不久前,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未来50至80年,全国平均气温很可能上升2至3摄氏度,平均降水量增加7%至10%,但不会改变干旱的趋势,尤其是北方。随着气候变暖增加农业用水需求,供水的区域差异也将增加。为了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增加。

气候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世纪下半叶,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将下降高达37%。在畜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趋势将增加半干旱地区潜在的荒漠化趋势,草地边界可能扩大,高寒草地面积减少,草地载畜量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新疆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青海东部、长江中下游大部、江南中西部、西南东部等地降水较多。气象专家建议,西北、内蒙古牧区牲畜要加强防寒保暖,防范牧区雪灾等灾害,确保弱畜和幼畜安全越冬。5438年6月+10月以来,北方大部分冬麦区雨雪偏少,墒情有所下降。各地要及早做好抗旱准备,避免春旱的发生。“立春”将至,各地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耙麦、中耕保墒,有条件的地区增施有机肥,以增温保墒,促进冬小麦适时生长。

专家表示,去年夏天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暖秋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王宇)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正对农业生产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专家吕厚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川渝地区的干旱高温和大部分秋冬作物区的高温对作物生长影响很大。

吕厚权说,2006年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川渝地区的伏旱和高温。重庆、四川夏旱分别是1951以来最严重的年份,具有发生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灾害强度大、危害严重的特点。夏旱始于7月初,较常年偏早10 ~ 20天,9月初结束。

卢厚泉说,夏季异常高温是导致旱情快速发展、灾情加重的主要因素。2006年,大部分干旱地区高温超过35摄氏度的天数为30-55天,部分地区高温超过40摄氏度的天数达到10天以上,甚至超过44摄氏度。7月至8月中旬四川东部和重庆大部地区降水偏少程度、高温持续时间和强度均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旱情强度和范围明显大于往年,波及四川122个县市和重庆34个区县,几乎覆盖整个四川盆地,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均超过历史同期。农作物遭受高温干旱导致结实灌浆不良,粮食减产500多万吨。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下降了。与此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吕厚泉说,2006年秋季,中国大部分冬作物区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同期。暖秋使北方冬麦区小麦在入冬前生长较快,部分地区长势旺盛,抗寒性差,遇强降温可能导致冻害。特别是一些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区,麦田封不严实,有大风降温时,容易形成冻害。

联合国发布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纲要称,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

新华社巴黎2月2日电(记者卢)气候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日发布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

上述结论为世界各国决策者尽快确定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专家在长达20多页的报告摘要中指出,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都证实了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专家预测,从现在起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最有可能的上升范围”将是1.8摄氏度到4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18厘米到59厘米,而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很有可能”,即至少90%可能是人类活动。

根据报告摘要,自175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含量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而且已经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而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增加主要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国际对地观测组织联合主席郑国光表示,今天公布的大纲综合了世界各国科学家6年多的科研成果,比2001年公布的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更具科学性,不确定性更小。

他以海平面上升的预测为例说,在起草第三次评估报告时,科学界只有几个实验,而这次是基于11个国家使用14个气候评估模型进行的58个实验。此外,全球气温上升的预测范围也明显缩小,这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专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4至5.8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9至88厘米。

1月29日至2月1日,IPCC第一工作组500多名专家在巴黎召开会议,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进行修改,并起草评估报告大纲。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作为IPCC联合主席主持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期间,法国首都巴黎等许多城市在2月1日晚熄灯断电五分钟,以此向能源浪费宣战。埃菲尔铁塔关闭了所有照明设备,巴黎市所属的博物馆等建筑也停电了。

IPC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成立。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名专家,委员会分为三个工作组。迄今为止,IPCC已经发表了三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全文将于今年下半年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