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由来,赶紧。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又称元宵节、清明节、长夏、端午、中原、中秋节、冬季至日、除夕)之一。一般来说,它在阳历的4月5日,但是它的节日很长。有两种说法:初十前八天和初十后十天,这20天属于清明节。据说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皇帝和将军的“扫墓”仪式,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在这一天祭祖扫墓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习俗。
清明节起源于商朝,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节过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出春天和宁静的景象。此时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自然界中的植被,还是自然场所中的人体,此时都改变了冬天的污秽,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实现了由阴转阳。
在古代,据说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相传始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削股充饥”的事件,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以后移至清明。传说“寒食节”的起源是山西中部的介休。介休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削股充饥”而不报恩,最后死在火烧山这里,所以绵山也叫“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用“清明”的语言来庆祝洪水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空清澈明亮,正是春游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朝就开始了,古往今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除了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春光,我们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增加生活情趣。
清明节扫墓很流行。事实上,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据说寒食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休。唐玄宗在位二十年,下令天下“寒食入土”。因为寒食与清明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清明逐渐流传到扫墓。明清时期,扫墓更为盛行。在古代,孩子们在扫墓时经常放风筝。有些风筝配有竹笛,风一吹就能发出声音,就像风筝的声音一样。据说这就是风筝得名的原因。
清明节有很多失传的习俗,比如穿柳、射柳、荡秋千,在古代流传已久。据记载,辽代的风俗以清明节最重,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荡秋千,仕女云集,郊游之风也极为兴盛。
据说插柳的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农耕始祖神农教百姓耕种庄稼。在一些地方,人们把柳枝放在屋檐下预报天气。有句古话叫“柳枝青青,细雨霏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说法。黄巢时期规定“清明为期,刘岱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逐渐被淘汰,只盛行插柳。柳树的生命力很强,俗话说:“有心栽花,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在土里就活,插在哪儿就活在哪儿,年复一年地插下去,到处都变得阴沉沉的。清明节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把清明节、七月三十日、十月初一作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求援的时候。为了防止鬼魂的骚扰和迫害,人们放上柳树,戴上柳树。柳树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受佛教影响,人们认为柳树能驱鬼,并称之为“鬼树”。观音用柳枝蘸水帮助众生。北魏的贾思勰在《齐·姚敏书》中说:“拿一根柳枝放在房子上,百鬼不入屋。“清明节是鬼节。柳条发芽之际,人们自然插柳穿柳辟邪。汉族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灞桥在长安东,渡水为桥,汉族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李白有句话:“年年柳落,零陵伤身。”古时长安灞桥两侧,堤长十里,一步一柳。许多从长安东走的人来到这里送别亲人,折柳枝送别亲人,因为“柳”与“留”谐音,以示挽留之意。这种风俗起源于《诗经·潇雅·蔡威》中说:“昔我不在,柳依依。”送一株柳树作为临别礼物,表达如胶似漆、不忍分离、依依不舍的感情。柳树是春天的象征。春日摇曳的杨柳,总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折柳送别》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把杨柳锯掉,互送,也是表示亲人如柳枝离故乡。我希望他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能够很快生根发芽,仿佛柳枝可以到处生长。是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里也有很多关于折柳送人的提法。唐代权德舆的诗:“赠我新知”,宋代的诗:“路那边没有绿柳,不要愁”,明代郭的诗:“老了送人,城边柳尽折。”清代陈维崧词:“留几个边关?要打折。”人们看到柳树不仅会感到悲伤,听到《折柳》这首歌也会触动心情。李白《春夜洛杉矶闻笛》:“每个人都经不起故乡的思念。”其实柳可以有很多象征意义,古人赋予了柳各种感情,所以借柳寄感情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