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明清以后,闽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风味小吃以其颜色多、味道好而闻名于中国,并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

在待客习俗方面,福建人以好客著称。除了请人喝茶,用煮鸡蛋招待他们也是一种习俗。宴会习俗方面,近代以来,日益奢华,规矩很多。在民间,还有很多饮食禁忌。福建人喝酒喝茶,有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喝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宋以来,“斗茶”之风盛行,闽南的“茶道”和客家话的“砸茶”享誉海内外。

主题

1.米

福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自古以来,水稻就是八闽粮食种植之冠。

闽北很多县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产粮区,大米是三餐主食。清嘉庆《南平县志》载:“南平平日三餐皆饭,食粥为耻。只有夏天的傍晚,吃饭的人才是茹。”(清嘉庆《南平县志》卷八《风俗》)在浦城、建阳等农村,有些地方还保持着三餐不吃的习惯,而在福州,一般早晚用粥,午饭是干的,实行“两干一稀”的饮食制度。在平潭、福清和闽南沿海一些非产粮区,都有一日三餐吃稀饭的人。虽然目前没有“以吃粥为耻”的习俗,但福建人在饮食上讲究“饱”和“实”。所谓粥,和北方的“粥”不一样,但是很稠。

每到春耕、秋收等农忙季节,由于要早起摸黑抢种、收割,劳动量增加,闽北、闽西北、闽东一些人一天要吃四五顿饭,甚至六顿饭。闽南一些信神的妇女,因为希望在农历初一、十五或每周三、六、九不吃早饭,俗称“减饭”,意思是省下粮食留给后代享用。

大米加工主要是蒸、炖、捞。在农村地区,捕鱼种稻是很常见的。用竹“箅子”捞出半熟的米饭,捞出的米粒做午饭和晚饭,剩下的米汤和米粒煮成粥当早餐。

闽南一些地方的人喜欢吃“肉末粥”。早餐或晚餐在粥中加入肉末、蛏子、葱姜以及少许盐和酱油。闽西连城的农民,早餐吃干饭,午餐和晚餐喝稀饭,喜欢加蔬菜、芋头、瓜豆煮粥。竹子产于闽西北的泰宁、建宁等县,当地人喜欢用竹子制成的竹筒蒸饭。竹节焖饭更有意思。当地人上山干活时,往往会砍一根竹子,把淘好的米放在竹缝里,封好,就地拾柴烧烤。竹子裂开了,米饭熟了。闽西武平的“簸箕饭”是用簸箕舀米浆蒸成米皮,做成小块,用豆芽、瘦肉、虾仁等包裹。在南京,农民下地干活或从摊贩处走开时,都习惯用草编的小袋大米煮饭团,俗称“梗饭”。闽北南平还有用草包蒸饭的习俗,俗称“草包饭”。福建人也十分喜爱用糯米、粳米加工的“糍粑”、“百果”,制作方法和形式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福州多为龙;闽南多为块状、扁圆形;闽东、闽北多为纺锤形,但吃法相似,可煮可炒,既可当主食,又可佐食。

2.甘薯

又名“地瓜”、“地瓜”、“地瓜”。明朝万历年间,红薯从菲律宾传入中国。清代周亮公的《肖敏记》记载了红薯进入福建的故事:“万历年间,凡福建人所获得的外地和瘠薄沙地,均可种植,先是在张钧县,后逐渐在泉埔,最近又在长乐、福清。初入福建,饿了,一岁。”红薯一传入,就为福建灾荒的救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福建人在福州五山建了一座“薯亭”以示纪念。所以“小孩,乞丐,鸡,狗都吃。”并以其“生食如葛根,熟食如蜂蜜,其味如熟荸荠”生储有蜂蜜,房间里有异味。”(《肖敏纪》卷三《番薯》)而成为福建居民餐桌上的宠物。在莆田和闽南一些地区,老红薯甚至成了家喻户晓的食品,被称为“万能食品”。1949之前,在古田县大乔镇以东的“大东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东有三宝,“红薯米当粮草,竹片当灯,火笼当棉袄”

闽南惠安县多沙,旱地比例大,主要种植红薯,历史上有“红薯县”之称。在过去,这个县的人民主要靠吃红薯生活,农民甚至一天吃三顿红薯,只有在节假日才有几顿米饭。每年红薯收获后,除少量方便食品外,大部分加工成粉末或切成丝状或片状的“红薯饭”和“红薯片”,常年食用。

红薯作为大米补充的替代主食,最常见的吃法是和大米混合在一起煮。清朝光绪年间,惠安武士崇拜者蒋以“新釜煮红薯”为题,说:“水骨千年白,瓜心似丹。米汤虽然变黑,但未必苦。”(《星洲惠安CCBA 50周年特刊》)我非常欣赏红薯饭。《福州旧志》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三餐都是饭,村民可能用土豆和米饭拌着吃。”(《民国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

红薯的加工包括煮、蒸、烤、晾。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省内以红薯饭为主食的现象逐渐减少,但红薯在城乡仍被广泛用于酿造,土豆粉被用于佐餐和制作各种小吃。

面食

除了大米和红薯,近代以来面食也被纳入福建主食的谱系。小麦加工而成的面粉,过去在闽北俗称“粉灰”,抗战前常被称为“洋灰”,意为舶来品。面食最常见的种类是粮食部门加工的挂面,如“阳春面”、“中秋面”、“鸡蛋面”,而民间的产品有“刀削面”、“鱼面”和面疙瘩、面包、馒头、煎饼、饺子、肉包、糕点、油条等。

副食品

福建是南方鱼、肉、菜、果的主产区之一,所以副食具有花色多、品种全、做工精细的特点。福建人的主体是汉族,所以一般肉菜都吃。日常副食,肉类主要有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鸟类包括鸡、鸭、鹅、鸽子等。鱼类有鲢鱼、鲫鱼、鳗鱼、鲤鱼、草鱼、鲶鱼等。海鲜包括黄鱼、带鱼、鲳鱼、鲭鱼、三文鱼等。蟹、虾、蛤、蛤、牡蛎等贝类也是居民的盘中餐。蔬菜中的豆类包括黄豆、扁豆、豌豆、黑豆、绿豆、豇豆、绿豆和各种嫩豆,米豆包括红豆和黑豆;蔬菜主要有大白菜、卷心菜、芥菜、韭菜、菠菜、向日葵、蕹菜、黄花菜、甘蓝、羽衣甘蓝、苋菜、油菜、番茄、菜花、芹菜、豆芽、萝卜、胡萝卜、葱、蒜、姜等。瓜类主要有冬瓜、丝瓜、黄瓜、南瓜、葫芦(葫芦)等。,还有红薯、土豆(洋芋)、槟榔芋等等。此外,野生竹笋、烟草;泥鳅、鳗鱼、蜗牛等。在水田里;甲鱼、青蛙、蛞蝓(棘胸蛙)等。在溪流和山谷里;蛇、野猪、山羊、麂等。在山里也不时有。豆制品种类繁多,有豆腐、豆腐干、豆皮、精加工腐竹等。油包括植物油、花生油、茶油、猪油和芝麻油。

福建人向来注重素菜的烹饪,样样擅长。古代有煎、炸、炸、蒸、炸、荡等不同的烹饪方法。各地的食物口味略有不同。在福州,虾油、糖、酒作为佐料烹饪,甜、醇、香是其风格,尤其是“甜”。郁达夫先生曾形象地描述:“福州菜的味道,多是重糖;福州几家真正的饭店做的鸡鸭四只,就跟蜜饯罐头一样,一个盐花都没有。”(《饮食男女在福州》卷四郁达夫文集+050)闽南地区禁止虾油,清淡,强调原汁原味。煲汤时常加入当归、党参、枸杞子等中药。闽南部分地区喜欢吃咸食,南安有“不咸不甜”、“咸中带甜(淡)无味”的说法。而闽北、闽西北山区受邻省影响,山高水冷。做菜的时候盐和胡椒比较多,菜的香味比较浓。

闽菜的烹饪技巧有四个特点:

第一,刀法巧妙,有趣,美观。它采用切片、切、切等精湛刀法,使烹饪材料大小相等、厚薄均匀、长短一致、切割均匀。无论质地实、脆、嫩,都能达到渗透深、造型大方、外观一致的效果,外观美观有趣。如“光粒田螺片”、“鸡头金芋头”等菜肴,给人的美感是像荔枝一样摘花,像头发一样切丝,薄片薄如纸,留腮留香,回味醇厚。

第二,汤汁精致,多变,独特。闽菜重汤,强调原汁原味。多以海鲜为原料,通过精选各种主辅料巧妙烹制,去除原料固有的膻味、涩味、腥味等,保留其原汁原味,使不同质地的菜肴汤味各具特色,故有“一汤变十味”之说。如“芋头焖羊肘”、“葱烧蹄筋”,或汤清澈如水,或白如牛奶,或金黄透明,鲜甜清香。

第三,调料独特,酸甜,清淡。闽菜的调味有一面不一样:善用糖,以甜味去腥;巧妙利用醋、酸可以提神醒脑。而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涩,淡而不稀而闻名。此外,闽菜还善用红粮、沙茶、芥末等调味料。只有红酒糟有几种用途,如发酵酒糟、油炸酒糟、醉酒糟等。上述调料具有去腥、保鲜、增香、调色、健脾开胃、助消化等作用。,并由此构成了闽菜的独特风味。如“醉鸡”、“榨菜鸡丝”、“沙茶鸭”等。,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八闽的酸甜风味特色。

第四,烹调讲究,优雅大方,色、香、味、形俱佳。闽菜的烹饪技术主要包括炒,炸,炸,炸,蒸,炖,炖,等等。烹饪的精细表现在选料精细、浸泡得当、调味精准、煲汤精致、火候适宜。如《荷包鱼翅》《佛跳墙》都有这个特点。优雅大方体现在保持菜品多彩的自然美和小巧精致的菜品上。“龙身凤尾鱼”、“白炸鲜鳎”、“生炸黄螺片”、“十锦蜂窝豆腐”等美食,无不体现出优雅大方的自然色泽和良好的色、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