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起源的故事、诗歌、文字和散文。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后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之用,时万物清净明,盖时万物清净明,故名。”清明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瓜果豆种”的说法。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是扫墓。2006年5月20日,这个民间节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一个关于寒食的传说:清明节。

据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她的儿子继承王位,对王子下了毒手,申生被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天谴而流亡国外。在流亡期间,重耳遭受了屈辱。本来和他一起出去的朝臣,大部分都是陆续出去的。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跟着他。其中一个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昏了过去。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到中国,成为君主。这就是晋文公,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

晋文公上台后,除了介子推之外,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朝臣提出了很多赏赐。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辩护。晋文公突然想起往事,感到内疚,立即派人要求介子推带朝廷受赏为官。然而,几趟下来,介子推不动了。晋文公不得不去讨好。然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手的房子时,他看到门是关着的。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背着母亲躲在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去搜绵山,但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把火烧山放了,三面放火,留下一面,火烧起来介子自己就出来了。晋文公下令提升火烧山。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扑灭后,介子终究没有被推出来。上山一看,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看着介子推的尸体哭了一会儿,然后把尸体埋了,发现介子推的后背被一个柳树洞堵住了,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我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条裙子,上面刻着一首血淋淋的诗:愿你的主人永远清明。与其陪你当劝谏者,不如当个鬼不见。如果你的主人心里有我,记得我经常自省。我酒泉问心无愧,勤政清廉。

晋文公把带血的书藏在袖子里。然后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埋在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休,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休山”,并在山上修建祠堂,将火烧山获释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告诉全国每年这一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吃冷食。临走时,他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树,在宫里做了一双木屐。他天天看着它,叹息道:“真可惜。”“第一步”是古代人的下属在上级或同级之间互相尊重的称呼,据说就是由此而来。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他的大臣们穿着便衣去远足,以表达敬意和哀悼。走到坟前,我看到死去的老柳树复活了,有成千上万的绿枝,在风中起舞。晋文公看着复活的老柳树,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毕恭毕敬地走到他面前,慈爱地捏了一根树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祭祀结束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把它命名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经常随身带着一本血书作为纪念,鞭策自己掌权。他勤政清廉,努力把国家治理好。从此晋国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对功勋卓著、不图富贵的介子推十分怀念。在他去世的那天,禁止燃放烟花来纪念他。也是用面粉和枣泥做成,揉成燕子的形状,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个东西叫“推燕”(mesopush也叫mesopush)。从此,寒食和清明成为全国人民的盛大节日。每当有冷食,人们都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人们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如枣糕、麦糕等。南方多是绿球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节,人们就把柳条围成一个圈,把柳条枝放在屋前屋后,以示怀念。

刘岱茶流

清明节种树的习俗起源于清明节穿柳插柳的习俗。是什么让普通的柳条有如此非凡的价值?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农耕始祖神农,后来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思。后来的传说都和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带领大臣爬山祭奠介休时,发现介休曾经赖以生存的老柳树死而复生,就给它起了“清明柳”的称号。后来的传说是,唐太宗把一个柳条圈送给大臣,作为驱赶疫情的祝福。这三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相信柳枝是有灵性的,可以辟邪。

清明节诗,清明节的著名诗篇

清明节(唐代)杜牧

清明节期间,下了很多雨。

路上行人想死。

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

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寒食途中(唐)宋文志

马上遇寒食,已是暮春途中。可怜江,我看不到罗桥人。北极惜贤主,南瓦为诸侯。旧园断肠处,柳条日夜新。

寒食(唐)韩逸

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处处歌舞,落花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在皇家园林的柳树上。夜幕降临了,宫殿里忙着点蜡烛,烟雾飘到了王子和侯爵的房子里。

《门外是事》(唐)

耕者招爱舟,春草青青万顷田;试试去午门看郡国郭,清明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我在没有花,没有酒可以喝的情况下过清明节,这样孤独和贫穷的生活,就像寺庙里的和尚一样,一切对我来说都很压抑和孤独。昨天从邻居家讨论新火种,到清明节的早些时候,在窗前照明,坐下来学习。

《苏堤清明是事》(宋)吴伟新

梨花在明处开,游子在春天出城。黄昏时分,歌声收拾停当,万柳归一莺。

《墓上寒食》(宋)杨万里

直接去找老公!这座桥能脱离危险吗?远山枫叶外苍,破屋孤麦旁。春风又来了,新建筑都不见了。梨花为寒食,入节才愁。

《在郊外做事》(宋)程颢

草绿野,春绕山;祝星鸾鸿穿柳巷,却因流水而坐帝都;不要告别酒,免得风变红;再说,今天是清明节,而且还碰上了好天气,很适合游玩,但不能离开。

清明节(南宋)高柱

南北丘陵多墓田,清明互扫。纸灰飞成白蝴蝶,泪染成红杜鹃花。夕阳西下,狐狸睡在坟前,黑夜回到孩子们对着灯光笑。人生有酒可饮,一滴未尽酒泉!

《送陈秀彩回沙上省墓》(明)高启

所有的衣服上都沾满了血泪和灰尘,虽然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回到家乡也会感到悲伤。在风雨中,梨花落了,寒食节也过了,清明节,有几户人家会扫墓会被后人祭拜。

《清江吸引清明日游》(明)王攀

西楼的禁烟区在哪里?绿色的田野和阳光明媚的道路。马嘶杨柳,人笑荡秋千,莺声总教春醉。

《长安清明烟怀》(唐)顾

到了明朝,李皇帝遇到清明,也是把游客赶出紫禁城。九陌芳菲莺声啼,千车马雨楚清。今天第一次见客,愁中见花厌。春天谁做主,那就更白忙活了。

清明上河图送朋友(唐)贾岛

今天是清明节,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天气晴朗,轻轻吹着刘,清明乞新火,人民厨房升火做饭烟。杜若很长,这篇文章记起了两个智者。人生何时能赶得上,落花前饮美酒。

清明节,和朋友游玉粒(唐朝)。

几个苏春山追卢郎,清明节好烟。回去穿瘦船船头滑,醉踩残花。风急云飘野,雨落方塘。不忍吟回首,蛙满夕阳。

李政峰《清明上河图·洛阳雨霁》(唐)

明天天一亮就放晴,晚上雨会少一些。千门依旧烟火满,九门无尘。酒青河桥春,闲宫午。游客爱草,鼓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