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视频:关于清明节的由来(适合初二)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仍是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传统社会,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它不仅是祭奠坟墓、怀念已故亲人的节日,也是散步、亲近自然的节日。围绕两大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蔚为大观。它也有一个很长的节日。清明节(农历春分后的第15天,公历4月5日前后)只是节日的象征性时间,其习俗和活动往往持续五六天到十多天(因地而异)。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的变化和节假日制度的限制,清明节的内涵、活动和规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仍然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地位受到国人的重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考察清明节习俗的历史沿革,结合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使其定位和规划符合历史和民情国情,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主要从事户外活动(扫墓、徒步等。);第三,它有两种情绪氛围:庄严(或悲伤)(在扫墓活动中)和欢乐(在徒步旅行等娱乐活动中)。这一特征的形成与其起源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来看,清明节是一个结合了清明节气、寒食节和上巳节的节日。

(一)、清明节和“清明”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气(冬季的至日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庆祝)。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的天气气候特点有关。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斗指乙,清明风将至。”“清明风”是一种清爽、清澈的风。《我在100个问题的时候》说,“万物此时生长,干净明亮。所以叫清明。”虽然清明作为一个节日,只是在唐代才形成,但清明节气作为一种时间顺序的象征,早已为古人所知,在汉代也有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人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物候、降雨等变化,对人们按时安排农事、养蚕等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转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季节。因此,清明是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种树无非清明”,正是这个道理。东汉崔哀《四人月令》记载:“清明节令一蚕妾待蚕室……”据说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准备养蚕的。“清明节”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另外,清明在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处处生机勃勃。这是一个春游和郊区娱乐的好时机,所以在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在户外和农村享受玩耍的好时机。

虽然本文所说的清明节主要是指节日而非节气,但从时间、天气、气候特征来看,清明节的氛围为清明节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这个节气应该算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

(二)、清明节和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长期禁火,仅限于一月。汉朝把寒食节确定为清明节前三天。南朝《荆楚岁时年谱》说:“冬节一百一十五日,狂风连雨,谓寒食三日无火。”唐宋减少到清明节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被视为一个大节日。它在唐代还是一个很大的节日,但开始衰落,逐渐被清明节吞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休的纪念和缅怀。介子推是春秋时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的大臣。他曾经割下腿上的肉来充饥。后者在成为君主(也就是晋文公)后会被奖励以介子。介子推却把母亲接到绵山隐居,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晋文公释放了火烧山,把介子赶出了山,介子在山中被烧死。晋文公将烧山日定为介子推纪念日,并在这一天禁火。《荆楚纪年》注曰:“介子推三月五日被火焚,中国人哀悼之。每年春末,因为不升火,又下雨伤田,所以叫‘禁烟’。”其实禁火的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了,禁火是为了纪念和祭祀介子的说法纯属后记。汉代以后,这种旁系会议逐渐传播开来,对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现在人们解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有两个主要论点。归因于古代的特定民间信仰。古人把周日的星分为二十八夜,东方青龙宫的牛角和康二星称为“龙星”,在五行中占木位。先秦时期,古人认为龙星出现在春天的东方,容易引起火灾。所以三月龙星刚出现的时候,应该是禁火的。禁火的习俗在周朝就已存在。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必须提前准备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称为“冷食”。另一种观点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习惯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取火换新火的制度。古代人们钻木取火,不同季节用的木材也不一样,所以季节变化就要换火。而且每次换火都要换一个新的。在新的火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要禁止人们生火。《李周秋官司轩家世》说:“仲春,初中禁以木铎修火。”当时是仲春,负责点火的官员在街上摇木铎,警告人们不要点火。后来到了这个时候,禁火就成了习俗,流传下来。

寒食节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禁火吃寒食,二是纪念介子推。当扫墓和娱乐的习俗被加入到这个节日中时,表明这个节日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在清明节发生了转变。从现存的史籍、诗词等文字资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这一转变过程。

目前还没有明确记载寒食节增加扫墓娱乐活动的确切时间。然而,从北宋王弼所作的《唐姚辉记》可知,初唐寒食节扫墓踏青的习俗已蔚然成风,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李之龙在唐高宗统治的第二年(622年),朝廷颁布圣旨,禁止人们“出殡嫁娶”、“出殡时喜酒”,还禁止人们在寒食节上坟,甚至禁止人们在伤心地扫墓后愉快地郊游:“或者带着寒食上坟,又愉快了。坐在松树前,我从未尴尬过。既然风大,就应该禁止。”(《唐·姚辉》卷二十三)显然,朝廷认为这些民间的做法是矛盾的、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和鬼魂的不尊重,是不严肃的、不道德的。但民俗并没有因为朝廷的禁令而衰败,反而越来越繁荣。于是,过了一百多年,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颁布诏书,允许寒食上墓祭扫,并使之成为惯例:

寒食去墓,仪式不成文,近代传下来,浸淫习俗。士不喜庙,何以示孝?宜上坟,用祭拜之礼。在南门外喝一杯奠酒,撤回来哭泣。如果你吃的比你想要的多,你就不会开心。依然融入仪式,永远是套路。(《唐·姚辉》卷二十三)

但同时也规定了扫墓后不能就地吃喝玩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颁布诏书:“凡多故,食寒食而上坟者,为燕乐者。当他们看到官方的代码时,他们将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在庙里三年,白人们一定会有一顿饭吃的。”(《唐·姚辉》卷二十三)坟前享祭,自古以来就是民间习俗,朝廷虽有严令,却难以禁止。

此后,寒食扫墓的习俗更加盛行。后来因为官员回乡扫墓,有时会耽误公务,朝廷颁布了几项法令解决假期问题。起初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日:‘寒食节、清明为假日。””(《唐·姚辉》卷82)据大历十二年(777)圣旨,唐朝衙门照常放假五天:“即日起寒食清明,休五天。" .贞元六年(790),假期增至七天。[3]这样,官员就可以心平气和地祭奠坟墓了。可见,寒食节在唐代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盛大的全国性节日。唐代王冷然《寒食》说:“秋贵如蜡,不如春前吃寒食。”即寒食节的重要性超过重阳节和岁末腊月节。宋代的寒食节也有七天假期。北宋庞《文昌杂志》卷一记载:“凡七十岁祠堂六日,元日、寒食、冬各七日。”南宋陈卷十五引宋鲁元明《岁时杂记》曰:“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三日,休七日。民间禁火104天,称为私房寒食,也叫大寒食。北方人用这一天先祭扫,有一种说法叫月无绝人之路。”

那么,寒食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呢?如前所述,此时的寒食节主要有三个习俗:不生火、扫墓、郊游。唐宋时人们津津乐道的“寒食节”,其实就是现在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混合体。寒食离清明只有一天,第三天禁火完毕。清明时需要生火,用柳条或榆树来乞求生火。这样,清明和寒食联系在一起,清明的换火活动就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节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有联系的。当时人们认为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也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作为换新火的日子。因为清明节前几天禁火,所以也应该是在清明节到墓地烧纸忏悔。有些诗里,其实是在清明节,记录寒食扫墓烧纸。从名称上来说,大多数人称之为“寒食”。比如梅的诗《湖洲寒食伴太守南园》描写了一次郊外春游的盛况;也有人称之为“清明”,如杜甫的《清明诗》,描写了盛唐五年清明节长沙一次春游的热闹景象:“是盛世之日,千人出长沙。渡口明丽,骄横膝。”也有人称之为“寒食清明”,如白居易《寒食野忘歌》:“五帝阙噪乱树,清明时谁哭。”有的诗混淆了两个名字,有的诗以“清明”为题,下面的诗描述为“寒食”;或题《寒食》,诗说“清明”。据唐记载,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颁布法令:“从今以后,寒食同清明”。唐宋后期以后,禁火寒食的习俗式微,到了元末,“寒食”之名自然越来越少被提及,而原本作为节气名称的“清明”却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时期进行总结。到了明清时期,“清明”的名称已不止“寒食”,有取代后者的趋势。到了现代,大部分地方的人只知道“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这个名字。但仍有少数地方禁火或吃冷食,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清明节和最初的寒食节在习俗和内容上的相似之处并不显著。两者之间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时间的衔接,二是缅怀和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个环节最终让清明节取代或吞并了寒食节。从寒食节禁火到清明节祭奠仪式的更替,自然是在时间接近的情况下,由人们在生活中完成的。

(3)、清明节和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始于农历三月初四,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种是在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在水中沐浴,以祛除过去一年的污渍和腥臭气息,称之为“制作”或“制作”。二是召唤灵魂继续,召唤野外或水边亲人的灵魂,召唤自己的灵魂觉醒归来。祖先认为自己的灵魂和万物一样,随着四季的变化,经历了萌芽、成长、枯萎的过程,所以要在早春召唤灵魂。三是春戏,青年男女到野外散步,自由发生性关系。

上巳节早期节日习俗最重要的内容是婴儿。在古代,这种活动既是驱邪的巫术仪式,也是自由快乐的春游。《诗经·郑··晏》描写了人们聚集在水边,青年男女交朋友示爱的情景:

秦与燕,方与,文与女,方与。女的说:“你觉得呢?”秀才道:“对不起。”“又来观?

另外,你可以尽情享受。”魏氏和女齐一互相逗弄着,给他们喂了一勺药。

《汉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醒神养气,除旧时代之秽。”从上面的描述和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上巳节是在郊外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后,男女之间欢乐春游、自由交流的节日。这样,上思节就有两种气氛:一种是庄严的放逐和招魂,一种是欢快的嬉戏和交流。虽然婴儿和招魂仪式非常重要,但人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快乐的春游和交流上。

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的习俗逐渐消失,水岸改为水岸接待。南朝《荆楚纪年》记载:“三月三日,四人出朱江池。刘林青是一杯水。”这段话中上巳节的习俗主要是在水边交友、宴饮的活动。在唐朝,三月三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全国性节日。在这个节日里,皇帝将在曲江宴请大臣,许多学者都写了诗来描述这一宏伟的场景。民间男男女女也来到水边喝一杯,交交朋友。刘嘉《上思日》写道:“上思曲河畔,城中喧哗。找不到对方的,就在这里相遇。”在这一天,长安也流行着百草大战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