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有哪些习俗和活动?
1,春节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时间顺序进入春天。此时虽仍春寒料峭,但寒冬已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因此,古人非常重视立春,并有迎春之仪。春节是春季开始的一项重要活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和预演,俗称春演。然后我们就可以在立春那天正式庆祝春节了。
春节是在立春的前一天举行的,目的是带回春天和句芒。在过去,每年的皇历中都有神和春牛的图片,以及“龟报春”和“铜鼓驱逐流行病”,这些都是当时春节开始的重要活动。?
句芒是春天之神,也就是植物和生命之神。句芒的形象是一个人面鸟身。他遵守规则,负责春季事务。立春前一天,浙江省过了一个春节。立春在前一天把句芒抬到城外的山上,同时向太岁献祭。太岁是岁神,坐守一年,掌管一年的馀年,所以百姓也多祭之。
迎神的时候有很多活动,比如大班倡导,宣传亭子,玩地方游戏,射牛。在其他地区,年画,如“春风”张贴。在广州,立春前后,人们用鼓来驱赶瘟疫,祈求平安。?
2、糊春牛
贴春牛的习俗始于立春前。按照传统的做法,县衙(县衙)在开春前聘请纸装订方面的专家和工匠在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的图像。
一般用竹签扎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糊上纸,涂上颜料,就成功地做出了牛的形象。据说上面贴了很多红黄纸,那一年是“大丰收”;糊在黑纸上,那年收成不好。于是知县安排用红黄纸来笼络人心。春牛贴好后,举行仪式画龙点睛,即设香案,鞠躬祭拜。?
3、打春牛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一直保留至今,但唐宋时改为春,盛行,特别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的习俗流传更广,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鞭打春牛的意义不仅限于送冷气、促春耕,还有一定的巫术意义。
不同地区的春牛各有特色。迎春牛时,依次给春牛磕头。祭拜完毕,众人一拥而上,把春牛砸碎,从春牛身上抢走泥土,撒在牛棚里。由此可见,鞭笞春牛还是一种饲养巫术,即春节后的春牛土通过撒在牛棚里,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4.咬簧
春季节令饮食的开始是做春饼、送春盘、吃春菜的习俗,以此来迎接春天,庆祝春天。春饼是春天开始时典型的季节性食物。自魏晋南朝以来,人们就在春天吃春饼。《荆楚纪年》载:“立春之日,亲友会设宴,吐秦饼莴苣,贴‘宜春’二字。”春饼是一种薄饼。生菜、水果、蛋糕、糖放在盘子里迎接新年,称为“春盘”,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品尝。
5.春游
立春后,人们喜欢在春天外出春游,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参考以上内容?百度百科-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