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历代端午节习俗的变迁

秦汉时期,以五月初五为恶日的观念很强,禁忌很多。人们要在手臂上系一条由蓝、红、黄、白、黑五色丝线组成的“五色丝”(又称“长生线”或“白索”),以辟邪驱鬼,这样人们就不会生病了。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孙以彩帛缚其臂,名曰长生,一续生,一引兵,一引五色,一引诸索,引兵鬼,使人不疾。”从“长命”和“续命”这两个名字就可以知道当时人们是多么害怕坏日子对生命的威胁。我们不仅实际上制造治疗疾病的药丸,而且在心理防御上依靠彩色丝绸来抵御超自然和无形的鬼魂以及军事灾难。

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节日食品中有玉米,也就是后世的粽子。有些人把艾草做成老虎的形状,叫做艾虎,戴在头上。由于艾草气味芳香,晒干后焚烧可以驱赶蚊蝇,还可以疗伤,所以艾草在端午节最受人们重视。此外,踩百草的娱乐活动颇受欢迎。端午节,又称“浴兰节”,荆楚地区有挑艾的习俗。挑艾要在鸡叫之前开始。选择最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者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中有特殊疗效。大多数人把艾草扎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成老虎的样子,然后在上面贴上艾叶,在端午节的时候佩戴。除了采摘艾蒿,还采摘菖蒲泡酒。

到了唐代,赛马的习俗已经逐渐褪去了神秘的气氛,成为一种竞技娱乐。唐朝中期以后,赛龙舟已演变为龙舟比赛,但并不固定在五月初五。此时,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也用于娱乐活动。

唐代新兴的端午习俗,以及所谓的“五时图”。段(约803-863)在《酉阳杂记》卷一中记载:“北朝女子五日入五时图、五时花,放于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子、蟾蜍、蜥蜴、武功,也叫“五毒符”。据说只有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同时存在,才不敢互相争斗,才能和平相处。所以挂个五小时图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到了宋朝,屈原被封为忠勇的公爵,端午节也就定了。朝廷向全国寄语纪念屈原,还让人佩戴香囊,以示屈原的节操如人间芬芳,万古长存。人们互赠“五色丝绸”,佩戴香包、象征包,头上戴石榴花,门上插菖蒲和艾草。喜庆食品有交宗、通宗、交宗,要喝菖蒲雄黄酒驱邪。

宋代端午器物较前代更为精美。孟的《东京梦中国》(1147)记载:端午器物,白索,艾蒿花,银样鼓,画得精美的扇子,香喷喷的糖果,小汤圆,白球。紫苏、菖蒲、木瓜都切碎,混合香和药,包在梅红盒子里。从5月1日到端午节的前一天,每天都有桃子、柳树、向日葵、蒲叶和佛道爱出售。第二天,家家户户在门口摆开,用五色水球和茶酒供养。他还把艾仁钉在门上,秀才们递给他一桌酒席。

元代南方有龙舟赛,北方射柳球好玩。在明朝,端午节也被称为女儿节。年轻女孩必须佩戴护身符和发夹石榴花,出嫁的女儿会回父母家“躲端午节”。

从明代开始,原本用于驱毒的五毒符号逐渐加入装饰元素,成为女性头发的点缀。沈邦《万部杂注》(1593)卷十七记载:“女子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于女子头上”。这种头饰在清代江南地区被称为“任剑”或“豆娘”。

在清朝的端午节期间,亲戚和朋友应该交换礼物。从这一天起,商人将获得信贷;农民将雄黄和石灰撒满屋子,以驱除邪灵;儿童佩戴五色香囊辟邪,年轻女性用凤仙花染指甲,被认为可以辟邪。喜庆的食物有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剑,插艾枝桃枝,贴辟邪毒的符号。从古代的朱锁桃印、艾仁、七彩缕等衍生出石天符号、七彩葫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