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2月12日,是百花的生日。这是什么节日?
花节,简称花节,俗称“花节”、“百花生日”、“花生日”。
花节也叫“摘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它在农历二月初二举行,10月12日和15日也有元宵节。节日期间,人们一起去郊外赏花,称为“郊游”,姑娘们剪五色纸,贴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放狮花”、“放神灯”等习俗。
它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各地节日不同,夏历二月初二是中原和西南的花朝。二月十五是江南和东北的花朝。据说这对应的是8月15日的中秋节,被称为“花朝”对“月夕”。此外,在一些地区,2月12日或18日是花节。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信件投递的早晚有关。
公历的花节日期是三月,大致在节气“惊蛰”和“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植物发芽,花朵含苞待放或盛开。把某一天定为“百花生日”是非常恰当的。世界上像中国这样设置花节的民族不多,可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花传统。“百花生日好时节,花朝未半春;花花绿绿,还是辛苦花神装饰了。”这是旧社会江南百花齐放庆祝生日民俗的写照。夜晚,“花灯”挂在花枝顶端,灯光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丛,赏花谈情;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园丁或花卉爱好者来说,这是展示他们技能的好时机。
花节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花的国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于春秋时期的《陶朱公》。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娲。据说她擅长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附上花节作为她的节日。
晋人周初写的《风土人情》一书:“浙江的风俗说春天在中,花开正盛。世界上有句俗话叫早晚花开。”春序中间是农历二月十五,阿明田汝澄《Xi朝乐》一书中有明确记载:“二月、八月为春秋之半,故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夜。”
花节在全国都很受欢迎。据说始于武则天统治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如命。每年夏历二月十五,花节,她总要叫宫女们采花,用米捣烂,蒸成饼,赏大臣们花饼。从官方到民间,花会都很流行。当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会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在宋代,花节的日期提前到2月12日或2月的第二天。据《广方群浦石天普洱》载,翟成诗话:“东京(即今开封)二月十二日称花朝,为捕蝶会。”他还引用《莫寒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节。秀才在玩,也是采菜节。”可见,花节的日期也因地而异。到了清朝,北方一般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南方则以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早几天过节也在情理之中。
历代花节
花朝节最迟形成于唐代,因为在唐代的诗词和史籍中,记载花朝的很常见,如司空图的《与客同处哀,花朝处病》(《初春》),陆仑的《虚空闻夜,净雨花朝》(《基斯地湾上院铭》)。《旧唐书》(公元945年)和晋帝离晋二年所作的《罗微传说》中也有文字记载,“魏每次花月月,都与宾佐府十分亲热”。据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节亲自主持御花园的“挑菜”活动。在位期间(公元690-705年),嗜花如命的武则天总是让宫女们采花,用大米捣烂,蒸成花饼送给大臣们。当时,人们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会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视为同等重要的节日。
“花节”的节期因时间、地域不同,与2月15日、12日、2日不同。比如书摘要说:“二月十五是唐代的花节。”南宋吴在《梦见,望二月》中也说:“仲春十五为花节,浙江风俗认为春序在中,花开正盛时,游览最尽兴。”阿清诗人王浩在《广群芳谱·天师谱二》中引用杨万里关于城寨的诗:“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举行花会,是捕蝶会。”至于以二月初二为花节的记载,也见于《广方群谱》一书,其中《石天谱》第二章引《莫寒纪》云:“洛阳风俗以二月二为花节。秀才们在玩,也是‘摘菜节’。”此外,在浙江绍兴和河南光山,还有以二月为小花节,二月十五为大花节的民俗。如《清代光绪县志》说,“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二月十五日,云‘大花朝’。”
花节盛况
“百花生日好时节,花朝未半春。五颜六色的花上盖着灿烂的花,花上装饰着神灵。”这首蔡赟的《咏花》诗,是对昔日江南百花祝寿习俗的写照,而吴在《陆二月王》中对当时的花会有更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花节上,除了赏花、捉蝴蝶、摘菜,以及政府出郊劝农之外,旧社会有些地方还有妇女在花节上剪花插花的习俗。如马鸣·奚仲《宣福志》所载:“花节,市内妇女剪下鲜花,扎成髻,以为会是一个节日。”清代有花会“赏红”的习俗。清古鲁《鲁二月》的《百花寿辰》一文也说:“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寿辰,闺中少女剪五色,贴于枝上,名为赏红。”阿清诗人张春华在他的诗《上海年歌》中也说:“春天里,花丛染绿,枝头剪彩,东风吹。蒸云五色飞向阳坞,画亭开助赏红。”
唐宋时期,花节在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到了明清时期,花节还经常被文人提起。如明末文学家袁宏道在《游记》中写道“花节后寒中寒”,乾隆年间文人洪在诗中写道“望太白楼,阻风于河口,上不去”。不知什么原因,这个传统节日逐渐消失了。花节目前仅存于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九街镇花会虽已流行八百余年,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诗意,演变成商贾云集、影响远至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民交流会。此外,花祭鲜为人知,鲜有人提及。
花节习俗
赏花是生活中的一种优雅。中国人民在赏花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成果,如旧时代流行于城乡的花会。
二月仲春,麦草盛开,绿枝开满鲜花,为花节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背景。在这一天,卖花的人通常会用红布条或红纸来捆绑鲜花。许多花农还在花上挂彩色丝绸和红纸,称为“赏红”或“护花”。诗中说:“春来花开,花染绿,枝头剪彩,东风吹。蒸云五色飞向阳坞,画亭开助赏红。”是这种习俗的现实主义。许多花农、花贩和从事其他种植行业的农民会在这一天聚集在花坛前,献上祭品和水果,以祝愿神的生日,或进行娱乐表演,吸引成群的游客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景象。一个好事者或园亭度假村会举行类似于今天花展的“花仗”或“蝴蝶仗”,或晚上聚众举行花灯游行,称为“花灯”。在广西的龙州、宁明等地,仍有青年男女在花节时聚集在平坝唱歌。歌曲里肯定有赞美百花仙子的内容。至今,他们互抛绣球,流连忘返。
传统的花会如今已经变成了更加耀眼的季节性花展,大众赏花风潮往往持续数月,远超古代的一日之期。然而,如果我们追溯这一传统习俗的起源,它是模糊不清的。
据《广方群谱》所引《莫寒记》和《秦中穗记》记载,唐代长安、洛阳等地已有过花节的习俗。《博艺记》和《真》,也为它的起源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一位名叫崔宣威的花迷,远近闻名。有一年二月的夜晚,一群被花的精华改造过的艳丽女子来到他们的花园,告诉他,她们想迎接怒放的春天,但沈峰阻止不了她们,于是她们向他求助。崔氏听从了他的建议,准备了彩色的丝绸,并在上面画了太阳、月亮和星星。2月21日(12日),五点钟,他在花园里的花上挂了彩色的丝绸。当时真的风很大,但是树枝上的花都被彩色的丝绸保护着,一朵都没有被吹掉。爱花之人,趋之若鹜,因为这是习俗。因为挂彩花的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所以叫“花朝”。
按照上面的解释,花节应该是一个纪念崔宣威挂花护花的节日。但在宋元以来的一些历史地理习俗记载中,花朝是庆祝花神生日的祭祀节日,也就是说,挂彩花的意义不是护花,而是祝寿。如《铸鼎虞雯》卷四引用昆山信阳何志之云:“二月十二日,为花神生日,万花赏红。”陆说:“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虎丘花庙供奉祭品祝神仙生日,称为‘花朝’。彩云《吴彪》云:‘百花生好时节,非花开半春。花花绿绿,好不容易装饰出了花神。”“清代笔记和节令笔记中也有慈禧太后在花朝节上颐和园剪彩观看‘花神祝寿’的记述。至于花神是谁,众说纷纭。《华牧录》说“魏夫人弟子善种花,人称古画”。《月令广义年令一》写明“女外族为春夏必修之神,即花神”。《简毅·知止》第十卷也有对花神的描写,是三个穿着红裙的艳丽女子。花神习惯上是女性形象。
此外,有人认为花节的起源和发展与佛教密切相关。田明汝城《Xi潮乐》载:“二月十五是花节,这是世俗的说法...宋代有蝴蝶拍击之景,今虽不提,庙里会开涅槃讲孔雀经,烧香之人会朝拜,仍是遗风。”可见,这个节日与佛教仪式有关,上朝上香拜佛是节日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钱《佛教与中国年节》)。据此,花朝再次被归为宗教节日。
李宗和刘群的《中国民间神灵》中有关于花神和花节习俗的专著。评论者认为早期人类自然崇拜的内容之一是植物崇拜。在“自然宗教演变为人为宗教”之后,这种崇拜形式逐渐消亡。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没有从人们的头脑中彻底根除,于是就有了花神的信仰和花神生日的出现。这种说法言简意赅,但仍无法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勾勒出从古代植物崇拜到花节习俗形成的曲折足迹。就这样,花节的起源还是没能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壮族花节
壮族花祭又称“百花仙祭”。壮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广西龙州、宁明等地。它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二天举行。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聚集在有木棉树的平坝唱歌。歌里一定有赞美花仙子的话。青年男女深爱歌曲,于是互抛绣球,互赠礼物。绣球花是不会带回家的。当我们日落分手的时候,它会被挂在木棉树上(民间相信百花仙子永远住在木棉树里),让百花仙子保佑爱情天长地久,保持心灵洁白。
花节记录
“仲春十五为花节,风俗渐闻,为春序之中。花开争奇斗艳的时候,是最能享受的时候。”
——《梦梁璐·二月望》南宋
“二月是花节。二月和八月是春秋的一半,所以二月和一半是花朝,八月和一半是月夕,这是世俗的说法。”
-中国民族风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