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习俗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的胡同里,有许多四合院,东、南、西、北四面都被房子包围着。这是四边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子里的北屋是第一间,建在砖石桥台上,比其他房子都大,是主人的客厅。院子两边有东、西厢房,是后辈居住的地方。主房和厢房之间有一条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和临街的房子墙壁一般不开窗,院内环境封闭安静。

北京有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但无论大小,都是由四面被房子包围的四合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有钱人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中国北方的房子,北京的四合院最有代表性。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出现于元代(公元1271–1368)。但现存的四合院大多建于清朝(公元1644–1911)至20世纪30年代。

四角形中的“四”字代表东南、西北和四面;“在一起”的意思是包围。换句话说,四合院的四周都是房子或墙。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照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一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和朝向,在空间组合上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立体四合院。

在四合院里,除了大门一般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也只有南屋在南墙高处开一个小窗采光。所以只要大门一关,院子里就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经常和邻居交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可以说,四合院是北京人在历史的洪流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中找到的一个和平宁静的小窝。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在这些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四合院里度过了漫长的时光。北房最高,建在四个台阶的基础上,东、西房低一个台阶,房前有回廊环绕。北屋是四合院的中心。有三个大房间,中间那个叫大厅,不能住人。房子北墙上挂着字画和对联,靠墙放着一个硬木做的长案,案上放着花瓶和香烛,正中是一个木制的祖宗牌位。长桌前是一张方桌,两边各有两把长毛绒椅子。逢年过节,桌上有小吃祭祖。长辈们坐在太师椅上,晚辈们依次上前给老人磕头,求福。后来这些旧的风俗习惯都免了,但家里的大事还是在正厅举行。

中国民俗

苗族、土家族一般比汉族早一两天过春节,有的早六七天,称为“赶过年”。“赶上过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族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彭姓在后溪乡,腊月过“赶年”;李姓在大祥、滩乡都能找到,腊月已过“赶过年”。“赶过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科大、沙滩乡李姓在过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止点油灯,只点蜡烛,通宵不灭。有些彭姓在“赶过年”的时候,男人早上要做饭。饭做好了,祭祖了,就叫妇孺起床。晚饭后,全家人出去玩。土家族一般用锅做饭。“饭后,就是切肉,加调料,层层夹肉,夹萝卜等。,而且一锅煮。”要做好年夜饭,必须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点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先人功德,祈求保佑。新的一年,首先要给果树、犁头、牛棚、猪圈、鸡舍喂食,给野鸡、磨子、锄头贴“压岁钱”,使庄稼兴旺,牲畜兴旺,瓜果兴旺,财源茂盛。

达斡尔族:每年中国北方的达斡尔族都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期间,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互相拜访,互相祝贺。家家都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招待。“高”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饼相待,寓意新的一年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和体育活动,历时半个月。

蒙古族: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公羊,各种奶制品,几坛酒。除夕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人坐在蒙古包中间迎接新年。午夜开始吃喝。通常,你应该多吃多喝。剩下的酒肉越多越好。这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缺。初一早上,男女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骑上战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一个个串起蒙古包。串包时要先给长辈磕头,然后主人家的女婿给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载歌载舞。

壮族: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壮族欢迎英雄,把春节称为“大年初一”。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互相祝贺,以为今年可以吉祥如意。壮族还有一个养老的习俗,壮族人称之为“赤力节”。“美食节”在本月30日。据说在65,438+000多年前,一支壮族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敌入侵后凯旋而归。此时春节已过,壮族人民为了迎接他们,在本月三十日为他们庆祝。

布依族: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是最早挑水的民族。每年除夕,他们都彻夜不眠。天亮了,姑娘们争先恐后地去屋外打水。谁先拿起第一口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女孩。那里的景颇族喜欢在春节前举行射击活动,姑娘们就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他们用线把绣荷包挂在竹竿上,在树顶左右摇摆,要小伙子出手。女孩们将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先射中钱包。一个钱包通常包含一枚硬币,一些小米和一些装饰性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庄已经是热闹非凡,女人们忙着粑粑。巴巴是一种用糯米做的蛋糕。男孩子们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搭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米高,哈尼族不分男女老幼,都爱荡秋千。节日期间,大家都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一派热闹和谐的节日景象。

傣族:傣族青年男女喜欢扔糠袋。春节期间,男孩和女孩互相扔糠袋,看谁扔得准,谁能接住。玩了一定时间,姑娘们悄悄从小伙子手里抢过腰刀、包头布或拴马,跑回家。如果年轻人有感情,就跟着他。当父母看到他们的女儿带着头巾和一匹好马回来时,他们设宴招待。

另外,每年的4月13是傣族历新年,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将泼水视为驱邪去污的象征,也将这一天视为最美好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的高山族生活在中国台湾省省,过年有别样的味道。除夕夜,一家老小围坐在一张圆桌前吃火锅,被称为“围炉”。通常不喝酒的女性也应该象征性地抿一口酒,以示好运。围着炉子吃的蔬菜不需要用刀切。洗完后要连根煮,表示祝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你也要空出一个座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座位上,以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语:满语分为红黄蓝白四旗。春节期间,有红旗的人挂红旗,有黄旗的人挂黄旗,有蓝旗的人挂蓝旗,有白旗的人挂白旗。这些旗帜图案精美,颜色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始。

节日期间,男孩子们成群结队地燃放鞭炮,或者乘坐各种自制的木雪橇,在山丘和冰面上嗖嗖地滑行。姑娘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合伙玩加拉哈(猪或牛的膝盖骨)。从初一晚上到初五,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跳秧歌庆祝新年。阵容强大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跳,在其他村也跳。围观的人常常高兴得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情的观众——他们跟着秧歌队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直到天亮才回来。

白族:“让高升”云南白族同胞用一种叫“让高升”的庆典来庆祝新年。所谓“飙”,就是用整根大竹,在竹缝里放火药。点燃后,整根大竹可以崩向天空,成为名副其实的“冲天”。在一些地区,白族同胞和苗族、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有“抛绣球”的习俗。任何一个抓不到绣球的人,都要送给对方一个纪念品。那些多次失球又无法兑换纪念品的人,说明他们接受了对方的爱。

侗族:芦笙会是贵州湖南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叫“打侗年”(也叫芦笙会)的群众性活动。这种活动类似于汉族的“团拜”,但比“团拜”更欢乐热烈。这种活动通常由两个村庄举行。两支队伍在广场上正式举行了宋陆生和舞蹈比赛。此时,两村的观众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其乐融融。

彝族:云南双柏县麦地冲跳虎彝族在春节期间有一个特殊的习俗“跳虎节”。正月初八,村里的成年男子聚集在村后土地庙的遗址上杀鸡,供奉“米祀”(“米”是土的意思,“祀”是主人的意思,米祀是神的意思),然后村里的“毕摩”向土地爷供奉祭品,邀请虎神。八个村民扮成老虎跳舞。“老虎”有高耸的耳朵,粗厚的尾巴和遍布全身的虎纹。他们在额头上画了一个汉字“王”,在脖子上挂了一个大大的铜钟,十分威严。在“毕摩”说了一个告别仪式,并邀请了虎神之后,虎王带领所有的老虎进了村子。

整个跳虎节,全村男女老少都沉浸在一片迎虎、送虎、看虎跳、驱邪鬼的欢乐气氛中。当地人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向虎神献祭,祈求祖先的祝福,所有的村民才能年年丰收,人口繁荣,更加幸福。

撒尼族:除夕吃汤圆,撒尼语称之为“思期”。在除夕夜,祭祖和吃年夜饭是非常庄严的。到了下午,每家门前都插上绿色的树枝,树枝上还挂着一顶草帽。这是一个无声的通知:请勿入内!不准说话!即使是家里的人也不允许大声说话。

撒尼语有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年”是同一个词,叫“宽齐马”。因为过年一定要吃汤圆。

从正月初一开始的半个月,人们沉浸在欢乐中。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山歌对唱,三弦胡独奏,朴实抒情。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梆。

第二天祭山神,第四天送火星,是为了赶走灾难,显示人类的力量。

每年春节的第二天下午,农民们要牵着牛出去,绕着村子的中心走几圈,在它的额头上戴上用红布绑着的花,以示对它一年贡献的尊重。我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以示对亲密伙伴的安慰。

撒尼人从除夕到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