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至日是假日吗?

夏季至日(别名:盛夏节,夏季至日节,英文名:Summer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第一个被确定的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6月20日到22日之间。至日也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气)。在清朝之前的夏季至日,有一天的全国性假期,而在宋代,官员们会在夏季至日放假三天。在辽代,夏季的至日被称为“潮节”,妇女们进入五彩缤纷的粉丝中,互相赠送粉末和脂肪胶囊。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以驱蚊抑臭,可见古人对夏季至日的重视。自古以来,在夏季至日期间,吃面条一直是许多地方的重要习俗。因为夏天的至日出现了新的小麦,所以在夏天的至日吃面条也意味着品尝新事物。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节气。公元前7世纪,先民用土规测量太阳的影子,从而确定了夏季至日。据《遵宪抄本》记载:“太阳北抵,昼长,影短,故称夏至日。往好里说,是极好的。”夏季至日上,太阳直射地面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到北回归线(北纬23° 26 '),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的地方,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比如海南海口的日长是13小时多一点,杭州是14小时,北京大概是15小时,黑龙江漠河可以达到17小时多。北极圈以北,太阳全天都在地平线以上,是北半球最宽的一天。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季至日也是一年中中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夏季至日中午的太阳高度高达73° 32′。这一天,北半球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多,几乎是南半球的两倍。此时,南半球正处于隆冬。天文专家说,夏季的至日是太阳的转折点,之后它会往回走。夏季至日过后,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来说,夏季至日过后,正午太阳的高度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夏上吃面条,使一日更短”的说法,唐代诗人魏也曾写道“日晷阴,夜漏自此长”。[1]

中国古代把夏季至日分为三期:“一期鹿角解散;第二,等蝉开始鸣唱;三等半夏。”麋鹿和鹿虽然同属一个家族,但古人认为它们属于阴阳。鹿的角朝前,所以属于阳。在夏天的至日,殷琦出生,杨琪开始衰落,所以正面的鹿角开始脱落。然而,麋鹿是多云的,所以它在冬天至日的拐角处脱落;夏天的至日过后,雄蝉因为殷琦的感觉而振翅歌唱;半夏为喜阴草本植物,因生于盛夏的沼泽或水田中而得名。可以看到,在炎热的盛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

中国民间把夏季至日后的15天分为三个“小时”,通常是前三天、中间五天和最后七天。这一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迅速,生理生态需水量较多。这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季至日雨滴价值千万”的说法。一般年份,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地区的降水量一般能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年谱》云:“六月三雨,田家以为甜,满城相贺。”可见,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对这次降雨的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