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日是16号还是17号?
望着太阳:
wànɡ里
天文学上指的是月亮圆缺的那一天,通常指的是夏历每个月的第十五天,有时是第十六天或第十七天。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一.基本概念
A.日、月、年、年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现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日”,月亮相变的周期是一个“月”(现代称为初月)。
“年”的概念与农业有关。《说文》:“年,熟粮也”。谷物的成熟周期就是寒暑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古代,年和年是有区别的。“年”是指从今年的一个节气到下一年的同一个节气,而“年”是指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下一年的正月初一。
B.阴阳历
以月亮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在中国古代,历法不是纯粹的农历,而是阴阳结合。平均一年12个月,6个大月30天,6个小月29天。月有大有小,因为月相的变化在29到30天之间(准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是12个月354天,但这个数字对于1个太阳年来说是不够的。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为365.2422天,比农历12个月的总和多11天。所以每隔三年,农历与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所以每隔三年就会加上1个月,称为闰月。这是为了使历年平均时间约等于1太阳年,大致符合自然季节。
跳跃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左·温柱安公六年》:“以时飞跃,以时做事,以善做事,处世之道如此好。”三年闰一次不够,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有点过了,后来规定19闰7个月。
闰月的插入在殷周时期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岁末。那时候闰还没有定制,有的年份甚至一年两个闰。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就再也没有了。汉初闰放在九月之后,称为“末九月”。在古代,闰被放在一年的中间,如三月和六月。当你跳而不跳时,称为“漏跳”,如何插入是古代历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C.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再根据夏历的正月、二月、三月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夏梦、盛夏、夏末、秋梦、仲秋、秋吉、蒙东、仲冬、冀东。古书经常用这些名字作为月份的同义词。“楚辞?丧曰:“民隔相失,方仲春东移”。这里的仲春指的是夏历的二月。
在商朝和西周早期,一年只分春秋,所以后来的春秋就是一年的意思。庄子?四处游荡:不知春秋,意味着人生不到一年。另外,史官记录的史料在古代也被称为春秋时期,因为所有的史料都是以编年体写成的。后来历法越来越细,把春秋两小时分成了冬夏两小时。有些古籍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列举四季的,而不是“春夏秋冬”。比如墨子?“天之中”的体系是四季,春夏秋冬,有纪纲的”和“管子”?少年官章:《春夏秋冬恒祭》《礼记?孔子隐居:“天有四季,春夏秋冬”等等。
二、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将一年太阳年的365和1/4天划分为立春、下雨、惊蛰等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平分,每个节气平均15.22天。根据太阳运动的速度,有些规定如下
14天(如冬季至日前后),有的规定是16天以上(夏季至日前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
第一个月:立春下雨
二月: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小满,长夏
五月:芒种的夏季至日
六月:小暑和大暑
七月:秋天的开始是在夏天。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初霜
十月:初冬的小雪
11月:下雪的冬天至日
12月:小寒和严寒
这套节气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练。荆轲古称“杞柘”,但翟晶的名字在汉代是禁忌。二十四节气与月份的搭配并不是绝对固定不变的。因为节气是跟着太阳年走的,和新月没什么关系。以上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将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例如,立春在正月,下雨在正月,惊蛰在二月,春分在二月中旬,等等。
节气的细分和闰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加上1节气和1中性气大约需要30.5天,比一个新月还要长,所以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性气会比上个月延迟1到2天,只有节气会延迟到某个月,然后以这个月为闰。所以古人说“闰月不中立。”阳历每个月都有节气和中性大气。上半年6号和21左右是节日,下半年8号和23号是节日。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与天文学有关。古人将黄道周围的天分为十二时,如星象、玄机等。太阳运行到一定时间,就会交一定的节气。实际上,24个节气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24个不同位置。
汉书?历法编年史提到了节气和节气的关系。例如,当太阳运行在占星的开始时,它将转向冬季至日,当它运行在弓玄的开始时,它将转向小寒,当它运行在弓玄的中心时,它将转向寒冷。历法编年史中提到的节气和节气对比如下:
1.占星术:下雪的冬天至日
2.玄表:小寒和重寒
3.嘿:立春惊呆了。
4.娄娄:春分的雨
5.大梁:谷雨清明
6.石神:长夏小满
7.鹌鹑头:芒果的夏季至日
8.鹌鹑火:小暑和大暑
9.鹌鹑尾巴:立秋是在夏天。
10.寿星:千年秋分。
11.火:初霜寒露
12.解析木:立冬小雪
当太阳移动到某个恒星的开始时,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移动到中心,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里提到的,和《谷雨》里的下雨前和清明后是不一样的。2000多年前的天象和现代的天象不一样。《法华志》中提到,过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和度,如冬至日在牵牛花之初,在今天摩羯座的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日在人马座。
C.节气的演变
二十四节气正在逐步完善。古人掌握了四个最重要的节气,春秋分和夏冬至日。“尚书?姚典在日本叫春分,在半夜叫秋分,因为这两天长短相等,吕春秋叫昼夜分。尧典称夏季为永日,冬季为短日,是因为夏季白昼最长,冬季白昼最短,《吕氏春秋》分别称之为昼长昼短。”《左传·Xi公五年》说:“逢分必开必闭。“在这里,春分指的是春秋分,夏冬指的是夏季的至日,长夏指的是立春,立冬指的是立秋。立春、长夏、立秋、立冬在吕的《春秋》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在《淮南子》中,有24个节气的现代名称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