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夏天是怎么过的?
一般来说,夏天最热的时候是夏季至日后的三伏天。根据明代陈的《天记》(卷五)和清代小的《天记》(卷一)等书的解释,三伏指的是初、中、末三伏,各占十天。三伏天的高温容易让人中暑,更容易滋生各种致病菌。所以清初人李煜在《我的散记》卷十五中说:“一岁之时,唯有三伏天,精神疲惫,疾病死亡,皆因如此...如果天空只有三个小时没有夏天,那么人的死亡将是罕见的。”因此,人们用清洁环境、讲究卫生来减少疾病(如端午沐浴兰花汤——用菖蒲、艾蒿、桃、柳等树叶沐浴),用苦茶、凉茶、绿豆汤来解暑。阿清人顾铁青在《贾青录》第六卷中描述了苏州人的三伏天,他说:“三伏天,好心人在门口喂药喂饵,沏茶。卖凉粉的街坊,鲜果,冬瓜,莲藕,榨菜,热干面,都是提神的东西。有芭蕉扇、竹巾、麻布、凉鞋、草席、竹席、竹仕女、藤枕等等,门边源源不断...浴堂也悬火,茶楼点金银花菊花汤,称‘双花’。麦思卖半个汤面,中午前市场就散了……”三伏天老百姓最迫切的工作就是做酱,也就是所谓的“蘸酱蘸醋”。它还利用三伏天晾晒衣服、书籍和给牲畜洗澡。人们相信,农历六月初六,衣服不会吃,书不会熏,牲畜洗澡不会生虱子,女人也会在这一天洗头,这样可以保证头发一年“不油腻不脏”。
三伏天也有令人愉快的一面。农民和工匠可以早早收工,天黑前吃晚饭,围坐在院子里乘凉,聊聊往事。休闲的人可以租一艘船,划到浦神柳密集的地方,享受带着荷叶清香的凉风。隐居的高适可以在柳荫下悠闲地饮酒或吟诗,富家小姐也可以坐在别墅水池旁的清幽凉亭里,坐在膝上钓鱼或欣赏夏日的荷花。少妇摇着扇子,带着孩子在铺着芭蕉叶或竹席的地上悠闲凉爽地打了个午后盹,晚上把井里泡着的西瓜拿出来切了...
朝廷官员的夏天更加精致多样。两千多年前,在汉朝,皇帝会在“三伏天”的第一天召集数百名官员,给他们吃肉。在三伏天,宋朝的皇帝们有凉爽舒适的避暑胜地。北宋有碧玉壶、全峰亭、万和庄,南宋有复古堂、宣德堂、翠翰堂、冷泉堂。因为这些宫殿和庭院的建造已经考虑到了温度和光线的调节,所以即使在夏天也是凉爽的。清朝皇帝在每年三月天气刚刚暖和的时候,从北京迁到热河的承德宫,在那里过了一个夏天,直到农历九月,才迁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