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五个故事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首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春种的好季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豆”的说法。农业谚语“植树不如清明”。后来,随着清明和寒食的日子临近,寒食是人们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成为清明的一种习俗。清明那天,不放烟花,只吃冷食。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灾难,逃亡国外。在此期间,重耳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跟随他的朝臣们离开了他,各奔东西。只有几个人跟着他,包括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有一次,重耳饿昏了。为了救他,介休从他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成了晋国的国王。他成为君主后,对与他同甘共苦的人大加赏赐,除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是一个贪图名利的人。他和老母亲退休去了绵山。后来,晋文公偶然想起了这件事,感到非常内疚。于是叫人去绵山请介子推下山,他没有下来。晋文公亲自去邀请他,但是介子推的家被锁上了,他背着老母亲去了绵山。于是有人劝人们防火,把他推下山。于是晋文公下令烧毁这座山。后来,人们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晋文公在柳树下的一个洞里发现了介子推写的一封信,信中劝说晋文公要勤奋。为了纪念介休,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休,并下令全国每年这一天不得生火做饭。
第二年,晋文公来朝拜,看到柳树真的死而复生了。祭拜结束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并把它命名为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