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必吃的十种美食。

大热天,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夏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例如,在浙江台州,人们在酷暑中送“夏船”以祝愿人们丰收和健康的生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有些地区还通过打蟋蟀来消磨时间。

这么热的天在异地吃什么?

吃面条

据说“第一名是饺子,第三名是煎饼和炒鸡蛋。”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每天吃面条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在北方,夏天是吃面的时候,夏天和夏天吃面是合适的。

倒伏之后,就是麦收的季节。新麦制成的面食富含糖分、B族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夏天炎热多汗,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三伏天吃面条也能刺激食欲。

吃面条有很多种吃法,比如拌面、挤面、打卤面、冷面。

吃羊

民间一直有“卧羊”的习俗,吃“卧羊”是一种“补品”。

大热天开空调、风扇,容易造成身体过冷。如果体内有先天寒气,三伏天吃羊肉祛寒可以事半功倍。羊肉,一种温性食物,能温阳散寒。羊肉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羊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每100克20.5克。夏天吃烫羊肉加葱、姜、蒜、辣椒等辛辣成分,会刺激人大量出汗。

在我国的鲁西北、江苏、徐州、上海等地,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在山东,很多地区都有大热天“喝羊肉汤”的习俗,比如枣庄。

吃鸭肉

俗话说“老鸭补热”,因为鸭子是水禽,凉性食材。热天多吃它们,有滋阴润喉、祛湿解暑的功效。鸭肉营养价值很高。每100g鸭肉含蛋白质16.5g,脂肪7.5g,钙11mg,磷1.45mg,铁4.1mg,维生素B2 0.15mg,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类。

夏天吃鸭子,安徽亳州的猪肉、八宝鸭,可以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清热解暑,祛湿。茯苓有助于健脾祛湿,清热解暑。赣州酸鸭,用辣椒和米醋烹制,酸爽开胃。

4.吃鸡。

“炎炎夏日,一对鸡。”在湖南中北部,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热天吃鸡。杭州有“先火腿,后鸡肉”;在扬州,夏天有一对雏鸟。鸡肉滋而不腻,益胃壮阳。适合儿童、中老年人和夏季抵抗力低的人食用。

食用姜

很多地区都有“夏天吃姜”的习俗。台州椒江人有用姜汁拌鸡蛋的习俗。将鸡蛋与姜汁混合,将姜汁、鸡蛋、红糖混合均匀,放入小碗中,用大锅煮。糊好的鸡蛋又甜又辣,还可以加入核桃、桂圆、红枣等食材。

浙江台州,没有姜不开心,除了姜汁鸡蛋羹。喝姜汤、姜茶、姜米粥,吃姜炒饭、姜面、姜核桃炖蛋、姜炒饭、姜糖、姜渣蛋、姜味冰淇淋等。

“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夏天容易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中暑。吃姜可以利用姜的辛热温脾胃,增进食欲,发汗祛暑。而且生姜中的姜酚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姜茶是传统的民间保健饮品,需要三天冲泡一次,适合秋冬季节饮用。选取生姜,刷上小苏打,彻底晾干,捣碎成块,红糖一层一层叠起来,放入事先已经消毒沥干的玻璃缸中,盖上纱布,暴晒。姜茶要干到底,生姜能充分吸收夏季太阳的热量,所以祛寒暖身的效果突出。干姜可以密封保存一年左右。想喝的时候,可以用开水冲服。

6.莲子汤

莲子被称为“水中灵芝”,大热天喝一碗莲子汤是明清传下来的习俗。这是因为莲子性味甘,有健脾涩肠、养心安神的功效。

夏季炎热前后收获的莲子被称为莲子,也称为夏莲。此时的莲子饱满、厚实、品质好。鲜莲子每年只有7-8月才有。天冷了,只能吃干莲子。鲜莲子生吃,爽口,脆甜;汤,软鲜;采摘下来的莲子心也可以单独泡一壶夏茶。

吃仙草

俗话说,六月炎炎吃仙草,永葆青春。广东很多地方都有夏天高温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称果冻、稻草、草糊、仙板等。它是曹宪的主要原料,也被称为曹宪和果冻草,其形状略像薄荷。

随着夏季节气的到来,温州人有了吃草豆腐的习俗。绿色豆腐是指由曹宪、甘草、夏枯草、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制成的豆腐。冷却后即可食用。

8.吃米饭

莆田人在暑热季节有吃荔枝、羊肉、米粒的习俗,称为“暑热过度”。大米酒糟是将大米与白米曲混合发酵,彻底熟化成酒糟;大热天,切成块,加点红糖煮。

9.吃荔枝

莆田家家户户都吃荔枝,走亲访友,荔枝也被视为夏季佳品。传说在这种大热天吃荔枝和吃人参一样有营养。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把新鲜的荔枝泡在凉水里,凉了再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荔枝一天不要超过200 ~ 350g,荔枝应该有10左右。儿童最好不要超过5片/天,老人和糖尿病患者不要贪吃。

10.吃菠萝

“夏天吃芒果,夏天吃菠萝”,菠萝中含有的蛋白质分解酶可以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等。并促进肠道消化;其天然水果香味能促进唾液分泌和食欲。

据《本草纲目》记载,菠萝“能补脾胃,强元气,潜阳,扶腐生土,壮精神,补气,消肿,祛痰,解酒,饮后解渴,益头目,使人愉快。”菠萝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和钙、锰、磷、铁等16种天然矿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记忆力。果汁中还含有一种类似胃液的酶,有助于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改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