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
2.向厨房的火炉献祭。在农历12月24日举行“祭灶”就是把灶送上天。祭拜时烧一张纸,送给灶神,祈求玉帝保佑,丰衣足食。f2N*_ Jl~U
第三,第二十五天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是普贤习俗公之于众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这一天,通常是晴天,据说是“天公保佑百姓”的日子。这一天也是行善积德的日子。各种原因答应给神的钱和粮,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者村里的庙)里,经理会把它变成救济穷人和乞丐的善款。这一天一定要做好事,比如欠债不还的,不能追债。
第四,做年糕
从12月26日开始,家家户户都做豆腐,买年货,尤其是做年糕。
普贤还准备了其他年货,比如豆腐。20世纪80年代后,时令美食逐渐取代了小康家庭的传统年糕和食品。
动词 (verb的缩写)辞职
在“除夕”的前一天,通常称为“初晓”,家家户户燃放鞭炮,贴上新的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在堂上点起蜡烛,堆上红橙、水果如塔,并在上面插上“三春”纸花,供灶上“来年饭”,并准备了丰厚的祭品和“贡银”献给天地之神,命名为“辞年”。t!新qb e9]6H
除夕俗称“被老”,除夕称为“三十岁”。每一次流产都叫“二十九”,全家同桌的酒席叫“围炉”。一般准备10碗宴席菜,鱼不剁碎,蟹10脚。酒席后放鞭炮,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一般通宵,俗称“守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年后辈经常给年长的长辈压岁钱。以示孝顺。
过年的时候,莆田民间有做“红球”“红薯”的习俗,一是祭祖,二是吃当季美食,三是取家庭兴旺、吉祥如意、太平祥和、阖家团圆之意。
“红球”皮肤的制作是有一定技巧的。糯米用水浸泡后,捞起沥干,用手捣成米粉(俗称“米祭”),再过筛,取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使用时,加入适量开水和“食红”揉成粉红色的面皮,揉成圆条状,再用手挑成等份的面皮。
“红球”的馅料多为甜咸。甜的加红糖;咸的一定要用葱花、香菇丝、炸花生泥调味,有地方风味。“红球”的馅料分为三类:一类是绿豆(绿豆去沙去杂质,洗净去壳)。俗称“绿豆馅”;一是用糯米做馅,俗称“糯米馅”;一是干红薯粉做馅,因为以前的山区和沿海地区很少产大米,一年四季的主食是“红薯”和“干红薯”。“老”的时候做了一组“地瓜馅”,但不忘苦日子的淳朴民风。
做“红球”的时候,家庭主妇要分工巧妙。面皮要粗细适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面皮馅的大小要均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两者要搭配得当。否则面皮包塞好后会被压碎,有时候印上“红章”会太小不好看。做“红饺子”时,主妇示范并指导妇孺擀饺子,揉饺子,印上并衬上“奎爷”(学名“何坤”),剪去多余的边角,整齐地放入炊具中,盖好锅盖,蒸2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红组”使用的雕版印刷俗称“红组印刷”。这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邮票上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周围还刻有花鸟。以红薯为主要原料。首先,将新鲜红薯去皮、洗净、切块、蒸熟、捞起、剁碎成纯净绵软的红薯糊。“一点红”表示一家兴旺,“齐”(方言)表示发达、繁荣。“地瓜”的特点是地瓜味浓,清香柔和,味道鲜美,是一种时令经济的农家菜。
“红球”和“地瓜升”是莆田人过年时特有的饮食文化。
初四过了大年三十,但是年纪大了(仙游地区是初五)。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侵华日军入侵福建,占领宁德于恒、福清恬妞、莆田林顿,设置据点,着手烧杀抢掠。兴化府城(今莆田市)于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午夜被日军攻陷,占领两个月。兴化市被完全烧毁,三万多人丧生。当时莆田男女老少起来造反,被倭寇砍断,或烧死,钉死在十字架上。太可怕了,日本大盗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二十五日,由于城内死尸恶臭,日军不得不暂时退守平海,直到抗日英雄戚继光到来,兴化城才被收复。这时,逃到山区的人们在二月的第二天回家了。一方面,我们埋葬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我们清理破碎的家园。此时大年初一已过,二月初二人们还要互相拜访,然后二月初四又要老去。
后来,为了纪念莆田这个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照例在农历十二月三十的晚上过生日,持续了太久。所以莆田民间同意将农历二月初四改为正月初四(围灶)。因为农历二月农忙,所以如果在农历二月初二做,就把农历三十晚上改为“更年轻”,正月初四晚上称为“更年长”。同时约定二月初二为正月初二,是走亲访友的不祥之日,俗称忌日。至今,莆田人每年的这一天都不会互相拜访拜年或走亲访友。
同在莆田市的仙游县的风俗与莆田市(原莆田县)不同。莆田是正月初四“老”,仙游县是正月初五“老”。这是因为当年日军攻占莆田城后,次年冬天大规模入侵仙游县,到处杀人掠夺。仙游城的百姓四处逃亡,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到戚继光到了,敌人逃跑了,人民才重新团聚。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以来,仙游民众习惯上定正月初五,五寨居民吴(兴化府军监)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村民们为了纪念他,把正月初五定为哀悼日。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初五“老去”的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春节
春节是习俗上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莆仙地区,正月初一至初五称为“五岁”。第一天早上开门放鞭炮,家家祭祖,献上面条、蜡烛、大炮。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吃面条,每人一碗,祝全家长寿。第二年初二,我们互不交流,互不拜访,互不拜年。只有第一天来过的人不避。第三年的第三天,所有家庭都举行“迎接新年”,这是对去年年底“送新年”例子的回应。农历四月初四,沿途有“向菩萨乞草”的习俗:孩童捧着神像,被车和鼓围住,向各家各户拾柴。下午有“母亲邀花”,希望能保护她早点生孩子。黄昏时分,庙前搭起了柴火,点起了火。每家每户都举行崇拜仪式。当柴火完全燃烧时,许多人用长火钳来争夺未燃尽的柴火,并迅速返回家中。“火妈妈”希望财富像火一样。
沈丹春JIU
正月初九,相传是玉帝的生日。在第八天的午夜,各家各户点燃蜡烛,焚香,向天空鞠躬,祈求一年到头好运。农历九月初九,莆田各地的信众男女纷纷涌向虎公山的灵云寺祭拜玉帝,或前往浦城以西的石狮岩的玉皇庙。两人当天都请了莆仙戏,热闹非凡。据说新婚夫妇在正月初九走玉帝路可以生男孩。
第十天,官绅互邀饮酒,号为“传酒。”这曾经是长安的老习俗,后来改名为“春酒”。仪式前一两天,官员和士绅用帖子写下受邀者的名字,并派人挨家挨户签名。当时办了一个大酒席,地位高的一天要参加很多席。请“春酒”是官员、士绅过年必不可少的事情。劳动人民没有这个习俗。他们只在走亲戚的时候带着孩子,互相邀请吃一些茶饼,糖果或其他零食。
元宵元宵从正月初六持续到二十号。每个村庄都有不同的日子,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元宵节,俗称“元宵心”。
莆仙的元宵节相当热闹。蒲县元宵节的时间、内容、形式虽不完全相同,但都体现了“神为主,神与民同乐”的基调,尤其是在农村。每个村(过去叫“京”)围绕自己的村社办灯会,一般持续三天,有的还联合办灯会。在农村,庆祝元宵节,一般会表演酬神,在“走”的外面穿插燃放烟花。为了庆祝元宵节,每个公社的已婚男子每年都要轮流当“福头”,负责烧香、打扫卫生、向公社神灵献祭、收集公社神灵的长袍和祭祀器皿等。元宵节的时候,他们会举着公社的炉子,带着神龛走来走去,让家家户户上香。
在庆祝元宵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也在全国各地流行。前一年结婚生男孩的李社区每家每户都必须在元宵节小吃时向上帝献上一份礼物,或点燃1对巨型蜡烛,称为“幸福蜡烛”。这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前一年结婚的妇女在元宵节小吃时打扮好,坐在各自李社区的寺庙前,让人们知道新娘的魅力。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和节”。这一天俗称“第一颗牙”。家庭向上帝和祖先献祭。商家准备酒席,邀请店员做“第一牙”。在农村社区,如果正月因大雨等原因没有过元宵节,就在这一天补办,俗称“二月二”。
仙游农村称“二月二”为“符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风俗习惯,其中很多至今仍流传下来。
扫尘
“腊月二十四,灰尘扫屋”,据《吕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除陈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扫除一切晦气和厄运。这个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电器,拆洗被褥窗帘,扫六码,掸蜘蛛网,疏通明渠涵洞。到处洋溢着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联、桃符等。它们以工整、对偶、凝练、细腻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到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种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专著《春联诗》论述了对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
春联种类繁多,按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反串、春条、斗方。“门芯”贴在门板上端中央;“门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异装”贴在门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斗金”又叫“门扇”,是一种方形菱形,常贴在家具和影壁上。
倒贴窗花和“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还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中国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多贴在窗户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异彩纷呈。
在贴春联的同时,有些人还要在门上、墙上和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把“福”字倒贴,表示“福到了”、“福到了”。还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种图案,如长寿、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
年画
春节期间挂年画在城乡也很常见,浓浓的黑色和五颜六色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增添了不少兴旺喜庆的气氛。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淳朴的习俗和信仰,寄托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门神等单调的题材,而是变得丰富多彩。一些年画作坊制作了福禄寿三星、天佑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迎新春等经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欢庆新年、祈求新年的美好愿望。中国年画的重要产地有三个: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形成了三大流派的年画,各具特色。
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画,画的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赵、班戟、绿珠。民间最流行的是嫁鼠年画。描绘了一个老鼠按照人类习俗娶新娘的有趣场景。民国初年,上海的郑把月历和年画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为日历,一直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的《方志》:除夕之夜,各方互赠礼物,称为“回赠年”;酒食相邀,谓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喝酒,祝一首完整的歌,叫“分龄”;大家彻夜不眠,等待天亮,这就是所谓的“守岁”。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点上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聊天,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彻夜守夜,象征着赶走一切恶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这种习俗逐渐流行起来。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写了一首诗《守岁》:“寒辞冬雪,暖带春风”。直到今天,人们都习惯守着年夜饭,迎接新年。
在古代,守岁有两层含义:老人守岁即“辞旧”,表示珍惜时间;年轻人保持年龄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间一般在午夜。
鞭炮
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开门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声辞旧迎新。鞭炮是中国的特产,又称“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燃放鞭炮可以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里的一种娱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和颜色也越来越多。每逢重大节日和喜事庆典,以及结婚、建房、开业等。,应该燃放鞭炮来庆祝和交好运。目前,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姚、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烟花之乡。生产的鞭炮颜色多,质量高,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世界各地。
支付新年电话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齐,出门走亲访友,互相祝愿来年好运。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由同一个族长带队挨家挨户拜年。有的同事请几个人拜年;还有人聚在一起互相祝贺,这叫“团拜”。因为在家里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精英和学者就用贴纸互相祝贺,从而发展出后来的“贺年卡”。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长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都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老”和“特”谐音,晚辈可以用压岁钱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把彩色的绳子穿成龙的形状放在床脚,这是燕京年记载的;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分发给孩子的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时,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还是很流行的。
春节饮食习俗
在古代农业社会,从腊月初八开始,家庭主妇们就开始忙着为新年准备食物。因为腌制腊肉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一定要尽早准备。中国很多省份都有腌制腊肉的习俗,其中广东省的腊肉最为著名。
蒸年糕,因为谐音“高年”,口味多样,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美食。年糕的款式有方形黄白年糕,象征金银,表达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味道因地而异。北京人喜欢吃红枣年糕、百果年糕、糯米或黄米做的白年糕。河北人喜欢在年糕里加入大枣、红豆、绿豆一起蒸。在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有吃黄米面炒年糕的习俗,有的还会塞豆沙和枣泥,而山东人则用黄米和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的,蒸的或者炒的,有的人干脆就着糖吃。南方的年糕有甜有咸,比如苏州和宁波的年糕,是用粳米做的,口味清淡。除了蒸炒,还可以切片炒或者煲汤。甜年糕是用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花、桂花、薄荷、菜糊等配料做成的。它们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也可以用蛋清煎。
真正过年的前一天晚上叫团圆夜。背井离乡的游子,千里还要从万里之外回家。过年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用面粉做饺子皮,然后用皮包馅。馅的内容多种多样,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都可以塞。正统的饺子做法是用清水煮熟,捞出后拌上醋、蒜末和蔬菜。还有煎饺子和烤饺子(锅贴)的方法。因为和面中的“和”字就是“他”的意思;饺子的“焦”与“胶”谐音,“和”与“胶”有团圆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相思团圆;取大龄交友之意,非常吉祥;另外,形状像元宝的饺子,过年吃饺子,也有“发大财”的吉祥寓意。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所以庆祝春节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