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起源和习俗

1,寒露的由来:

(1)在中国,露水传统上被视为天气越来越冷的标志。寒露是指温度比白露时低,地面上的露水更冷,即将凝结成霜。寒露其实源于这个时期的自然环境。早上有露水,然后露水温度很低,所以叫寒露。

(2)每年10月8日或9日,10,太阳达到195时,为寒露。《二十四节气》说:“九月,露水寒,会凝结。”寒露是指温度比白露时低,地面上的露水更冷,即将凝结成霜。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广大地区已入秋,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在首都北京,可以看到多年来的第一次霜冻。除了青藏高原常年下雪外,东北和北疆普遍已经开始降雪。

(3)中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个阶段:“待鸿雁客;第二,麻雀入水,就成了蚌;三朵菊花开黄花。”在这个节气里,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队列向南迁徙;在寒冷的深秋,所有的鸟都消失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大量蛤蜊,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鸟类非常相似,以为是鸟类。第三阶段的“菊花开始开花”是指此时菊花已经大面积开放。

2.海关:

(1)芝麻

寒露到来,天气由凉转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理论。这个时候人要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人们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芝麻相关的食品在寒露前后都成了抢手货,比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饼等等。

(2)攀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因为重阳节是在寒露节气前后,而寒露节气的宜人气候非常适合登山,所以重阳节慢慢登山的习俗也就成了寒露习俗。如果天气转凉,千年时节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的时候,露水增加,温度更低。此时,我国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在北方,已经是深秋的景象,白云红叶,偶尔有早霜。南方,秋意渐浓,蝉儿凋零。

(3)吃花糕

因为天气越来越冷,花草树木很快就要枯死了,所以人们把这叫做“听天由命”。1999年爬得高,还是要吃蛋糕。因为“高”和“饼”谐音,所以要把饼叫做“重阳花饼”,意思是“步步为营”。花糕主要有“粗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等。贴一些香菜叶作为标志,中间放橄榄、枣、核桃等干果:有三两层细花糕,每层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蜜饯苹果、桃、杏、枣等;钱花饼和细花饼基本一样。但很小,像“钱”一样,多是上流社会贵族的食粮。

(4)喝菊花酒

寒露临近重阳节。这个时候,菊花盛开。为了祛除秋燥,部分地区有喝“菊花酒”的习俗。这个习俗,和登高一起,逐渐搬到了重阳节。菊花酒是以菊花为原料,配以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凉而甘,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