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下的福州气温

第一类反映了季节。春分(春分、秋分)、春分(夏季至日、冬季至日)和春分(立春、长夏、立秋、立冬)用来表示季节,将一年分为四季。平分线和至日是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因为是从天文角度划分的,所以适合中国所有地区。站四次就不一定了。虽然从天文学上也反映了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季风和大陆性气候极其显著,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所以四季的开始日期和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有的地区季节分明,有的地区不明显,甚至一整季都不出现。比如爱辉以北的高寒地区,青藏高原没有夏天。青藏高原上有句话:“六月夏仍有棉,一年四季多为寒。”华南福州南部没有冬天,部分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天。真的是“冬去春来草不枯”,“时时刻刻都是夏天,一下雨就成了秋天”。云南、贵州等高原又是另一番景象。冬天很短,没有夏天。昆明素有“四季如春”的美誉。所以虽然是从天文学上划分的,但是地域性很强,不能适应全国。

第二类反映气候特征。直接反映暑热状况的节气有五个:小暑、大暑、暑、小寒、大寒,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暑程度和酷暑的即将过去。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有四个:雨、谷雨、小雪、大雪,表示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强度。另外,白露、寒露、初霜这三个节气虽然是水汽凝结、冷凝的现象,但也反映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每个节气降温的程度。一是温度开始降低,更多的水汽凝结;之后温度降得更厉害了,不仅暴晒多了,还降温了,但没冻着;最后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水蒸气凝结成霜。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这三个节气的热义大于其水义,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反映物候现象。小满和芒种反映相关作物的成熟和收获情况;惊吓和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的物候现象,尤其是蛰,它利用天上的第一声惊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告知世间万物春回大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