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地球每365天5: 48: 46绕太阳1圈,每23小时56分4秒自转1圈。因为地球绕太阳自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不一样,而是保持一定的倾角,所以一年四季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北纬23.5°时,天文学上称为夏季至日;南纬23.5°的直射阳光称为冬季至日;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意味着他们已经到了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赤道时,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春分和秋分指的是春秋的中间;这两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这样,一年可以被春分、夏季至日、秋分和冬季至日分成四个部分。如果把每一节分成六小段,每一小段约为15天,全年可分为24小段,这样就产生了24个节气。
在中国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立春、雨、匍匐、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种、夏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日、小寒、大寒。
从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可以看出,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八个:立春、春分、长夏、夏季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冬季至日;立春、长夏、立秋和立冬被称为“李思”,意味着四季的开始。但由于气候不同,四季开始的时间和长短并不完全相同。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有五个:小暑、大暑、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七个:雨、谷雨、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物候现象体现在四个节气: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与气候、天气、物候有关的现象往往带有地域色彩。例如,阳历中的“初霜节”是在10年6月23日左右,这意味着随着这个节气的到来,地球将首次出现霜冻,但在福建南部、台湾省和海南省,一年四季都没有霜冻。相反,东北的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初霜冻要早于这个时期。这是因为秦汉时期中国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与农业活动的关系来确定的。由于秦汉至近代中国气候变化较大,长江流域在目前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同时,15天这一段在安排农业生产上更加方便,所以在我国农村各地都使用。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在一些地方,农业活动不仅是按照节气的字面意思来安排的,而是作为一个时间段来安排的。具体来说,各地农业活动的安排应根据气候、作物特性和土壤的差异来决定。比如黑龙江省和广东省按照节气的字面意思安排农事活动是完全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