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分析课堂的立足点是什么?

新课程的实施,其目的是改变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和课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焦点。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现实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普遍遇到一个现象,就是老师要求课时多,强调教学内容讲不完。我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课程改革最终不能影响课堂变革,这样的改革是值得怀疑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但我们的老师上课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还是和以前一样,“旧瓶装新酒”,可见改革是失败的。这些认识也是我今天选择这个话题和大家交流的原因。

从概念上来说,有效教学的反义词应该是无效教学,但说一堂课没有效果似乎不科学,所以我同意有学者用“无效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反义词。英国学者布里奇斯·冈佩特在其著作中列举了低效教学的表现:1,无法维持课堂纪律;2.不能正确对待学生;3.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4.未能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5.未能有效传授学科知识;6.别人的意见没有被合理采纳。从这些表现来看,涵盖了很多方面,有的来自教学状态,有的来自教学行为,有的来自教学效果,有的来自教学准备,这是现在人们评判低效教学的主要依据。从我个人的理解来做一个解读吧。

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直接关系到课堂纪律,任务完成不了,更谈不上有效。因此,课堂秩序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有一个辩证的尺度。混乱的课堂效率低下,那么安静的课堂就一定有效吗?不一定。有时候当学生在讨论问题,探索答案的时候,教室并不安静。但正是在这种安静中,学生们碰撞交流,对问题的思考得到深化和提高,这正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有效的。反之,课堂一片死寂,学生的思维机器停滞不前,只是效率低下。所以,仅以课堂状态来判断是不科学的。但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堂总是长时间失控,那么毫无疑问,他的教学不可能有效。因为学生对你的教学不感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其他事情上,说明你的教学存在严重问题。

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比如对学生不够尊重,居高临下的教学态度等等,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老师本人到你教的班级。

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安排和课堂管理上不适应,使教学意图无法实现,从而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有些老师缺乏研究精神,备课不仔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他们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问“以微弱之光使人发光”;有的老师一辈子教一个教案,不注意更新知识;这些都会让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你说什么他都不会注意。

掌握学科知识和传授学科知识是两回事。掌握学科知识只是有效教学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你所掌握的东西。陈景润科研可以拔尖,教学不行。有些老师也是,知识很渊博,但学生总是听不懂,因为他们缺乏对学生的研究和思考,没有把如何学习纳入备课的思考中。如何简洁明了的说一句话,如何更清晰的安排一个问题的思考步骤,都没有考虑到。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停止说话就听不到重点。效果能好吗?

为什么强调“合理”收养?我理解是指在团队合作中不能合理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根本不听,或者全部接受,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比如一些公教。

以上是国外学者对低效教学表现的看法,应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洋论”。在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观察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低效教学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三维目标的分离。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提出了教学的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无疑是正确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促进学生发展、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学中分割三维目标的现象。一个现象是,有的老师“穿新鞋走老路”,教案都一样,依然重视知识目标,唯恐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面面俱到,甚至教材的顺序都做了调整。这一章涉及的知识点已经调整到后面了,但是他在这里还是讲对了,最后上课时间不够了。但是完全忽略了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只谈什么、怎么做,不谈为什么”。还有的老师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忽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训练。说文言文从小组讨论开始,然后代表们翻译课文,分析人物。适当的词库完全无关紧要。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体现这个一维的目标,我们总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思想教育。似乎没有它就无法完成三维目标,结果就变成了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孤立的、机械的、生硬的“标签化”教育。不仅是空洞苍白的教育,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在我看来,三维目标是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说。在训练中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以及渗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活动的形式化。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其本质是要求教师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而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质疑。这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模式。但在教学中,似乎合作探究就是小组讨论,这显然已经成为一种模式。表面上是“参与”和“活动”,但学生内心的思维和情绪并没有被激活。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学生以反应性和被动性的方式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缺乏深度的沟通和碰撞,从表面的“自主”演变为”。

预设和构建冲突。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预设的教学就像一篇没有中心的文章,缺乏目的性和接近目标的科学步骤和有效环节。然而,课堂是动态的,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贯穿教学过程。如果不生成,学生就会处于被动的思维状态。因此,解决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者冲突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过度预设,排挤生成的时空。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肤浅甚至虚假的知识,缺乏灵活性,无法转化和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说,这种教学是低效的;一方面,过度生成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计划的失败,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性;另一方面,过多的生成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和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和浅尝辄止,最终偏离生成的目的。

选择的背后没有选择。这个问题集中在高三的复习阶段。新课程增加了选修模块,每个科目都有不同数量的必修模块。这些模块要求学生在高考中只能选择一个,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很多同学在高二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了每一个模块,但是到了高三的复习阶段,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模块,其他模块就不复习了。其实这个选择是合理的,因为实用。但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还是在照顾所有模块,每个模块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听,这是在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在紧张的高三复习时间里,每天都浪费那么多时间。增加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在高三复习课上,学生却处于别无选择的无奈中。

上面我们列举了一些低效教学的表现,那么造成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一)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是新旧教育理念在传承与碰撞中不断更新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理念的影响不可低估。事实上,我国传统教学中并不缺乏民主。然而,传统的教学以给予和接受为主,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个体体验等明显的弊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垄断了大部分课堂时间,教代替了学,所以学生是边教边学,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和储存知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的教等同于教,学生的学等同于读,教师只关注教材和教案,学生绝对服从书本知识。即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影响仍然广泛存在。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机制来促进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理论,研究新课程的实施,从而真正彻底地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操作层面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

近年来,学者们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形成了一些认识,但在操作层面上,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

这种偏差主要体现在用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的观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简单类比。虽然教学活动和经济活动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但它们是不同领域的活动,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归根结底,经济活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经济活动的规律,最终反映的是物化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则不同。它的对象是人,作用往往是抽象的、难以量化的,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如果只看眼前的、显性的、预设的效果,那就只能看形式化的、量化的东西。

对策无非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高理论水平,遵循教育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

1.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基本目标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发展性目标是指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培养情感为重点的人文素质。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是将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结合。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新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谓转化的立足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爱学习”;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让学生“学”;三是发展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即让学生“善于学习”。那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重点也应该在这三个方面。

3.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良好和谐的学习状态。

(1)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沟通状态。

(2)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是否对学生形成了积极的认知干预。

“积极认知干预”要求教师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即了解和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了什么。在他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引导他去发现问题,在他无可奈何的时候,要启发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效教学的成功在于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思维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积极干预学生的认知。

(3)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是否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收获,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的意义也在于此。应该说,所有的教学设计,所有的标准,所有的教师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如果违反了这一点,再完美的类也是没有价值的。

(三)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教师个人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因素。教师专业知识、理论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欠缺,尤其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欠缺,必然导致教学低效。比如教师的个人教育智慧,教师的职业倦怠等都值得关注。教育智慧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内在地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状态和质量,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没有智慧,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也在影响着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来源于内心的不平衡,导致他们对教学缺乏热情甚至厌倦。这种心态下很难避免教学低效。这是我们管理者应该重视和解决的最重要的一点。

对策:

1,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学行为。

教书育人者,德为先。有才无德很难成为育人的重任,因为人才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德才兼备的人。我们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师德教育。例如,王不仅大张旗鼓地宣传他的事迹,还把他写在《为人类幸福而教育》上,甚至在校庆时专门花时间宣传他,给许多青年教师带来了震撼。今年我们出台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暂行规定》,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要求一些原本是底线的东西。

2.倡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它能使师生相互欣赏和尊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大力倡导教师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学生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老师抽时间参加,艺术节的老师必须参加演出。通常要求老师利用自习课深入课堂,熟悉学生,解答问题,加深理解,增进感情。

3.倡导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几年前,我们提出了建立学习型教研组的口号,并引入了政治组作为典型。他们每次开小组会,都会有一个专门的学习专题,由专人给出讨论,每次都会有视频资料。并提出了几个一(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每周听一节课,每学期写一篇理论文章,每月写一篇教学心得)。在体制和机制的推动下,教研组在同一视野下具有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特点。在高二物理备课组中开设主动研究选修模块。这种团队建设的思想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

4.建立和完善有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和体系。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有效课堂才能成为现实。提高教师有效教学意识的保障是制度和机制。目前我们有青年教师研讨班培训制度、青年教师汇报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同时正在修订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同时,我们还通过抓示范课,建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模型。通过这一机制,鼓励和促进教师树立质量意识,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切实增强自身教学的有效性。

(四)学校管理文化因素的影响

学校管理文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制度建设和精神氛围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否则就会制约其发展。具体因素包括学校评价体系、校本培训体系、教师聘用、教师选拔、教师聘任、工作安排和晋升等。目前的学校评价大多注重可测量性和量化,忽视定性评价;校本培训模式的形式化降低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

(五)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社会对升学率的重视程度高,期望值高,导致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社会上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让老师和学校有时无所适从。在操作上,他们要么“跟风”,要么无动于衷。因此,在倡导新课程理念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视形式的无效教学行为。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我今天讲的只是我思考的一部分。至于对策,只是对我校管理实践的反思。因为每个学校的文化不同,管理模式不同,所以可能会有很多形成的做法和经验。只希望我说的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