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灸的操作方法

(1)咳喘膏的处方全国各地都不一样,所以选了两个处方,其余的会在“临床应用”中介绍。

配方1、白芥子、延胡索、法半夏、甘遂、阿莎丽、甘草、百部、肉桂、葶苈子。该组合物依次按8: 8: 8: 5: 4: 4: 5: 5: 3的比例制成。将药物干燥、粉碎、研磨,过100目筛。使用时,将粉末与50%的姜汁混合制成干稠糊状,放入冰箱备用。

配方二:白芥子21 g,延胡索21g,甘遂12g,阿莎丽12g。将药* * *烘干研成细粉,装瓶备用,三次为1人。艾灸的方法是每次用三分之一的粉,加鲜姜汁调成糊状,加少许麝香,一般夏天用。

(2)关节软膏

配方1:将等量的生白芥子和生草乌研磨成极细粉,过筛,放入容器中密封备用。

配方2:白芥子、延胡索、阿莎丽、防己、半夏、天南星、木瓜、制草乌等。粉碎,过80目筛,放入瓷缸中备用。

(3)胃痛膏20g、白芷10g、甘遂10g、川乌10g、草乌10g、阿莎丽5g、栀子20g、芦荟10g、杏仁10g、桃仁10g。使用(1)咳喘膏治疗时,将12g ~ 18g分成两等份,分别置于两片直径为3cm的医用胶带或油纸中间,敷于所选穴位。成人一般贴4-6个小时,儿童一般贴3-4个小时即可去除。最好的节气通常是夏至、冬九寒天;疗程是一周敷两次,4周就是1疗程。一般用1 ~ 2个疗程。,可以用胶带固定。每次施灸4 ~ 6小时,65,438+00日施灸65,438+0次,一年施灸3次(即补、中、终灸65,438+0次),3年施灸9次。

(2)使用时,取适量上述药粉用清水调和,摊于牛皮纸上,药面约4cm×4cm。敷于穴位并嘱患者不要离开,随时观察患处皮肤,直至穴位周围皮肤发红,药面下皮肤有灼热感和水疱(如无水疱,可用红花油或解痉止痛酊代替水调药)。取出药膏,常规消毒伤口皮肤,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直至伤口自愈。

每年初、中、末三伏天第一天敷1次。视药粉而定,每个穴位3g与姜汁混合,穴位用75%乙醇棉球摩擦后敷贴,盖上敷料或塑料薄膜,用胶布固定。贴敷时间一般为3 ~ 4小时,可根据贴敷后的反应缩短或延长。如果贴后又热又烫,可以提前脱药,防止烫伤皮肤;另一方面,贴后略痒舒适,贴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3)胃脘软膏使用时,取适量,用鲜姜汁调成糊状,铺在方形硬纸上,每片儿童约3-5g,成人约5-8g,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48 ~ 72小时换穴换药,一次选6 ~ 10个穴位。此疗法疗程为1 3年,停药2年后统计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