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鸡眼、病毒性疣怎么分?看外表是黑是白!

走路的时候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压着,又疼又肿。大部分人都会脱鞋,仔细观察脚底。如果他们看到肿的,可能会下意识的想“我有鸡眼!我想“切掉”,但是如果不知道是传染性疣还是非传染性鸡眼,贸然切掉只会让情况更糟,最后去看医生的时候真的会让人很难受!

一个厚茧,时间久了会变得老气。大家都知道皮肤长期承受压力和摩擦,会结茧。比如练吉他的人手指上会长茧,经常穿高跟鞋的人脚底也容易长茧。其实茧是皮肤组织在长期摩擦下像结痂一样增厚形成的一层硬皮。因为下面不是真皮,所以即使割掉茧也不会痛。

茧一般长在容易摩擦的地方,比如脚趾关节、指关节、手肘等。而鸡眼,其实就是厚茧进一步摩擦造成的。大多数人可能会疑惑,“可是茧不疼,鸡眼疼!”那是因为鸡眼是比较深的茧,在长期的压迫下已经损伤到了皮肤的内层。当然,一碰就会疼。

因此,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鸡眼,可以发现鸡眼有点半透明,中间有一个“小白点”,因为组织液已经渗入其中,看起来像鸡的眼睛,这也是鸡眼名字的由来。

病毒性疣会有聚集效应,虽然看起来像鸡眼,但都是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限于摩擦多的地方。有时候我会在没有摩擦的地方看到一种类似鸡眼的纹路,比如脚掌、手掌。如果我按了会疼,很可能是病毒疣。

由于病毒疣是病毒感染,为了对抗病毒,感染区域会出现新的微血管。如果发现一个突起,你会发现它是“很多小颗粒”在一起,才被切掉的,每个颗粒都会有小黑点,看起来又灰又脏。

病毒性疣具有传染性,传染性很强。虽然有些人可以靠自身免疫力“自愈”,但很多时候,情况只会慢慢恶化。就像流感一样,有的人可以靠自身免疫力好起来,但有的人可能会得肺炎,每个人的免疫力都不一样。所以如果发现病毒性疣,建议尽早就医,以免一直传染给别人。

鸡眼/病毒性疣怎么防治?如上所述,鸡眼是压力和摩擦造成的,所以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减压,避免摩擦”。比如经常穿高跟鞋的人,建议中午脱鞋,放松双脚。如果是经常走路或跑步的人,建议选择合脚且不太紧的鞋子,配合气垫鞋或较厚的袜子,增加缓冲空间。

病毒性疣会建议避免在公共场所赤脚行走,或者注意清洁,比如游泳池、温泉浴场、公园等。,并减少与他人使用鞋子、毛巾等物品的机会,并增加自身免疫力,少吃油炸食品,保持皮肤干燥。

至于治疗的部分,建议请皮肤科医生处理,因为第一,自行治疗可能会简单的把鸡眼误认为是病毒性疣,或者把病毒性疣当成鸡眼随便切掉,会给后续的诊疗造成困难,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它还可能伤害旁边的皮肤,但它会创建一个容易感染的伤口。不过一般鸡眼会用水杨酸溶解厚厚的角质层,而病毒性疣会用冷冻疗法治疗,也在医保范围内。治疗起来也不是太难,建议相信医生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