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集贤殿的由来
集贤殿书院,又称集贤书院,前身是甘源李政书院(又称李正秀书院或李正殿书院)。
干院秀书院旧址是武则天时期修建的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据《旧唐书·礼记》记载,隋文帝、杨迪时期,朝廷曾想在京建堂,但都没能在唐太宗平定天下后再次贯彻“令儒官议其制”的原则。于是儒家们就建筑的名称、风格、大小、复杂与简单展开了辩论,但“群议未定”。武则天时期,儒生反复说要造明堂。687年春,东方的首都甘源神庙被毁,它是在它的土地上创建的。688年正月初五,建堂。梵高高294英尺,东西南北长300英尺。有三层:下层像四季,各有各的颜色;中级法十二天,圆顶持九龙;上层有二十四节气,屋顶也是圆形,亭周围有十棵巨树,上下相连,铁索不断。顶盖为銮琨所制,并特别用黄金装饰,犹如飞天,雕琢成木,彩绘而成。底部一马,怀素楼,以铁渠筑之,以为毕雍像,名为万象祠。
开元初年,唐玄宗命左三启长史和赵文博物馆学士马怀素研究图书史。相较于右三栖长史和崇文馆朱五莲,玄宗开始大规模的读书。
开元五年(717),唐玄宗巡视洛阳。先是“削明堂名,复名”,再是“一月冬常迎于堂”,再到后来“查堂东序”,成立杜东甘源书院。
开元六年(718),唐玄宗“回京”,后“迁至东宫李政殿,并在工部设书院”因此,甘源书院改为李政书院。
开元十三年四月五日,唐玄宗召集等大臣商议收禅之事,在集贤堂设宴,称“不如聚仙堂,称集贤堂”与卿等人才设宴。所谓“集贤”就是“的”的意思,于是将书院改为集贤殿书院,并在集贤书院授予张学士学位,以了解书院的事务。
至此,唐朝都城洛阳建立的皇家图书馆正式命名为集贤殿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