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可以追溯到周朝,它起源于我们民族在拜月崇拜月亮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拜物教的表现。嫦娥奔月女神,吴刚,归归,玉兔,“嫦娥应悔偷仙丹,天高云淡,夜深人静”,多么美妙的诗句,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精彩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耕时代人们把月亮当神的不寻常崇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出现了像嫦娥一样把兔子当神卖的人,只不过兔子已经换成了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
传说在唐代,月饼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等舶来品,故称胡饼。中秋节吃饭的时候看到月亮的是杨贵妃。她突发奇想,说应该叫月饼,于是就把月饼的总冠名权奉承给了杨贵妃。当然,这只是民间的解读。事实上,中国最早的月饼文字记载要归功于苏东坡的诗:“小饼如嚼月,酥中有浆。”也就是说,从宋代开始,月饼逐渐流行起来,并加入了团圆的寓意——圆月饼只是取了团圆的象征意义,万里光明如是,而今天是最鲜明的一年。清代支竹一首诗写道:“红白毛转细,中秋赠京畿。”民国一北平民间桑松:“荷花未尽谢,中秋家家切月饼,蜡纸马男妓,猜拳点菜,赏月。”可想而知,在岁月的变迁中,月饼已经广泛流传,渗透到民俗和民情中。
于是乎,自然而然的到了我们这一代,到了中秋节,吃月饼也就顺理成章了,只不过成了一种惯性的、机械的存在,忘了月饼曾经寄托了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现在,我们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食物,一种礼物,或者一种赚钱的商品,所以我们务实的对待它,没有了老祖宗那种纯粹美好的想象,没有了对地球自然那种朴素而又令人敬畏的亲和力。
中国的节日历来都与吃有关,比如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这与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史有关。节日与农业节气密切相关。所有节日都吃,是一种对大地的亲近。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所以吃月饼自然变得重要。月饼的馅可以全是花,但甜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很简单。在原始农业社会,蔗糖和蜂蜜出现之前,甜曾经是人们的向往和渴望,被古代哲学家认为是与光联系在一起的最高贵的东西,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最好的词。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在说“甜蜜的生活”,用甜蜜来表达最美好的日子,才是最高贵的体现。所以月饼的甜是必然的,也是重要的,体现了一个苦大仇深的民族对生活的长期向往和赞美,尤其是圆甜的生活。
讽刺的是,现在的人越来越怕甜,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联系起来,让甜变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