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什么?这些节气是怎么按顺序排列的?
立春,雨,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草、夏季至日、小夏、大夏、立秋、楚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大寒。
单词的定义:
节气可以有两种理解:
二十四节气之一。自小寒以来,每增加一个阳经15,就是另一个节气。有24个节气:小寒、立春、惊蛰、清明、长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叫做十二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的总称。节气一般根据农历计算。
地球每365天5: 48: 46绕太阳一周,每24小时自转一周。由于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并不相同,而是保持一定的倾角,所以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一年四季都不一样。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北纬23.5度时,天文学上称为夏季至日;当太阳直射南纬23.5度时,称为冬季至日;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意味着它已经到了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是春分和秋分,在春秋的中间。白天和夜晚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长夏、夏季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冬季至日。其中立春、长夏、立秋、立冬统称为“四立”,意为四季的开始。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有五个:小暑、大暑、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七个:雨、谷雨、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四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节气指的是时刻,即太阳经度等于15度时,为清明节。
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用土规测量日晷,将最长的日影定义为“至日”(又称小满至日、长至日、冬至日之日),最短的日影为“短至日”(又称短至日、夏至日)。春秋两季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定为“春分”和“秋分”。商朝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发展到八个,到了秦汉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邓萍撰写的《太初历》正式在历中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淮南田字训》中,《史记·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阴阳、四时、八地、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期,罗将节气编入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上一个月。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太阳在黄道上每移动15所到达的某个位置。二十四节气分为12节气和12节气,一一对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每年的视运动,所以它们的日期在公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节气在6日,下半年节气在8日,节气在23日,相差不到1 ~ 2天。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三种季节、物候和气候变化。反应季节有立春、春分、长夏、夏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日,又称八;物候现象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雨、谷雨、小夏、大夏、初夏、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小寒、严寒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