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倒计时短片制作人

张艺谋就72岁了。

多年来,他一直在惊涛骇浪中起起落落,有时以受人尊敬的“佛教徒”的身份,偶尔以江郎导演的身份。另外,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个一直在转的陀螺——

只要有一根鞭子叫目标,他就能不停地转。

与张艺谋共事多年的文艺策划曾这样评价他:“我从没见过他打哈欠。他好像没有这种功能。”

一天一顿饭,走五公里,睡三四个小时,为了更好的控制时间,张艺谋甚至把表往前拨了半个小时。

张艺谋将这种“劳模心态”归因于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善待自己。”

时代带给张艺谋的另一个特点是内向。

他很少夸一个人,渐渐地和他有瓜葛的人都想出了一套“张艺谋语言转换模式”:他不否认,就代表认可,他说“好”就是100%。

甚至在他和巩俐恋爱的时候,巩俐问他:“你爱我吗?”吭哧了半天,张艺谋也只回答了三个字:

“没问题。”

在奥运会历史上,张艺谋是第一个成为“奥运会导演”的人。

离开14,经过三年的设计制作,张艺谋在2022年2月4日带来了他的第二次奥运会开幕式。他说,“这是一个关于雪花的故事”: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如何腾挪上天,奥运五环破冰而出,奥运火炬独特创新的点燃方式——用“不点燃”代替“点燃”。

开幕式播出后,大家都感叹: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

对于这样的评价,张艺谋回应道:“中国人比我想象的要浪漫。”

张艺谋是可信的。

他没有错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也没有错过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浪漫的开幕式。

14年过去了,张艺谋似乎总能清晰地捕捉到那些感人的细节和故事,而不是被困在过去。

张艺谋将这种“马不停蹄”归功于自己多年的“不断准备”:“你说不清什么是机会,只能做各种准备,不知深浅就做决定。”

“回头看几年,你突然意识到,那一次是你抓住的机会。”

因为张艺谋一生中机会难得,他只能跳起来,尽力抓住一切看似机会的东西。

张艺谋于65438年至0950年出生于Xi。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母亲在医院工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出生问题”反复困扰着张艺谋的成长过程。小学四年级,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信息收集表,张艺谋一行一行地填。看到“家庭背景”这一栏,他的笔悬在空中,久久不能落下。不知道怎么填。他把表格带回家,问了他的父母。父母在屋里讨论了很久才给出答案。回想起来,张艺谋说:“我知道他们怕伤害我。”

初中毕业后,张艺谋被分配到陕西省乾县农村工作,和几个知青住在一个窑洞里。下班后,他经常拿着笔记本在远处的黄土崖上画画。

当时他剃了光头,抢着干队里的重活。他说,“我就是喜欢那些时间短,力气大,分工明确的工作。”这种行事风格在张艺谋未来的电影生涯中也能得以保留——作为导演,他的高产、固执和永动机般的精神几乎成为他几十年的标签。

他对待自己的作品绝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只要用力一拍,就完事了”。

张艺谋插队时的老照片。

三年知青生活后,张艺谋被分配到陕西省咸阳市第八棉纺厂当工人,负责车间搬运。还是因为家庭原因,张艺谋没能入团。每次车间会议结束时,领导都会说:“党员和团员留下,其他人走”。

车间里600多人,只有张艺谋拿着笔记本走了,脚步声在大厅里回荡,发出擦拭的声音。这段过往的经历给张艺谋的人生留下了阴影。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性格充满了自卑和隐忍。

张艺谋的旧照片

1972年,张艺谋爱上了摄影。那一年,他的月薪只有40元。他通过节俭的饮食攒了几个月的钱,向同事借了几十块钱,才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当时张艺谋一有空就去图书馆借一些摄影相关的书籍。他还把自己三楼的宿舍弄成了暗房,床头贴满了冲洗照片时的告示。周末有空的时候,张艺谋还会拖着同事骑几十公里去河边拍照。

当时的张艺谋渴望自由,却始终没有得到。

1977年,10年中断的高考恢复。消息传到棉纺八厂,张艺谋觉得机会来了。但是他对申请什么专业没有太多想法。对于当时的张艺谋来说,只要能上大学,就不一定要当工人。

他想进美院,但是素描不够好。我想去体育学院,但是没有特长。最后他盯着床头的相机,觉得还是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试试比较好。

于是,张艺谋带着十几个水煮蛋和自己拍的60多张照片来到北京。当时电影学院的老师都很欣赏张艺谋的作品,但那时候他已经27岁了,比入学考试要求的年龄限制大了三岁。

最后,在时任文化部部长黄镇的特批下,张艺谋被北电录取。

张艺谋(右)在北电读书期间。

对于张艺谋来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学校,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每当学院组织内部观影时,张艺谋经常拿着小卡片画出电影中的经典画面,反复琢磨构图。到毕业时,这样的卡片积累了半盒。

回首往事,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北电学子,78届为中国电影事业输入了众多导演和演员——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张丰毅、...那一年都很年轻,80年代即将到来,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力量。

北京电影学院,78级照片,张艺谋,第一排,右一。

1982年,张艺谋北电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像师。进厂不久,他就和应届毕业生张军钊、冯晓、何群组成了中国第一个“青年摄影组”,拍摄电影《一与八》。

多年以后,男主角谢园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张艺谋总是光着膀子在片场走来走去,每天都背着他那珍贵的国产相机。

《一个与八个》上映后,因其独特的镜头和独特的构图,在中国电影界引起了极大的讨论。这部电影至今被誉为第五代电影人的“开山之作”。

当时看完这个片子,陈凯歌咬着后牙槽说:“好了,我们这代人来了!”当时的陈凯歌根本没想到,第二年他就和张艺谋合作,创作了他人生的第一部电影。

陈凯歌和张艺谋。

原因是张艺谋对画面呈现的效果要求极高。一旦布景和表演不到位,他就会黑脸,一言不发,于是有了“张黑脸”的绰号。

当时电影拍摄了三个月,在一次拍摄间隙,一群人坐在高坡上休息。陈凯歌突然转向张艺谋,对他说:“艺谋,我们82班153的同学中,你是最强的——心比天高。”

陈凯歌(左一)和张艺谋(左三)在拍摄《黄土地》期间。

那些年,除了拍戏,张艺谋开始尝试做演员。1985,吴导演拍摄电影《老井》,选择张艺谋为男主角。那年张艺谋35岁。

为了演好《老井》,张艺谋每天背着近200公斤的石板走下半山腰,早晚各一次,一个月瘦了近20公斤,身体晒得黝黑。

电影《老井》中的张艺谋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从未当过演员的张艺谋凭借表演获得了金鸡奖、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奖。

多年后,导演贾曾将张艺谋饰演的“孙王全”在本片中背着石板走在山路上的画面形容为“中国电影史上最迷人的一幕”:“它几乎成了中国银幕的一个隐喻,就是中国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包袱。”

莫言一直记得第一次见到张艺谋的情景。

那是1986,张艺谋刚刚成为最佳男演员,打算自己当导演拍电影。他选的故事是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回想起来,莫言说张艺谋敲他门的时候,他正在宿舍写小说。当我打开门时,我看到一个瘦瘦的、皮肤黝黑的男人,穿得像个农民,手里拿着一只凉鞋,因为公共汽车太挤,已经破了。整个人看起来像是村生产队队长。

莫言觉得张艺谋看起来比较友好,就在走廊里和他简单聊了一下,决定把《红高粱》的改编权以800元的价格卖给张艺谋。

莫言和张艺谋

剧本定稿了。为了给电影选女主角,张艺谋跑了几天中央戏剧大学,面试了上百名女演员。一开始他本来选择的是演员石柯,但是当巩俐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立刻被巩俐自身的活力所感染,立刻决定演她。那一年,巩俐在中央戏剧学院读大二。

巩俐的老照片

《红高粱》上映后走红,不仅让张艺谋获得了中国第一个柏林银熊奖,也让这首由张艺谋作词、姜文演唱的《姐姐,大胆去吧》成为当年北京街头最火的歌曲。

片外,巩俐与女主角张艺谋的恋情逐渐浮出水面。只是,这件事虽然浮出了水面,但总不能站在阳光下,因为那时候,张艺谋已经结婚了。

张艺谋的第一任妻子名叫肖华,是初中同学,在一起度过了漫长的三年。那时候都是住窑洞,条件不好。张艺谋经常烧开水给小华洗头,他们在不断的相处中成了恋人。

沉浸在爱情里,当时的萧华也没想到,日后张艺谋会把两人的这段感情形容为:“插队时的一个错误。”

1978年,张艺谋娶了萧华。五年后,女儿张默出生。张艺谋当家,萧华当家。虽然两人分居了,但他们的生活还算稳定幸福。

张艺谋(左二)、张默(左三)、肖华(左四)

直到一封信出现在小华面前,打破了所有的平静。1987在给张艺谋洗衣服的时候,肖华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那是一封充满感情和思念的情书,信的最后,署名是巩俐。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击中了肖华的心,但更让她难过的是,张艺谋的心竟然是向着巩俐的。经过无数次的挣扎,萧华决定结束这场闹剧。

1988,张艺谋在举起银熊奖杯的同时,抛开了与萧华的婚姻。今年年底,他们10年的婚姻结束,女儿张默由母亲抚养。

获得银熊奖的张艺谋。

如果说张艺谋对萧华的感情是一个错误的故事,那么他和巩俐就是一个没有结局的剧本。离婚第二年,张艺谋和巩俐正式宣布恋情。

出现在时代杂志上的巩俐。

事业越来越艰难,但他们的感情却有分歧。有一次巩俐去做占卜,对方告诉她要趁早结婚,最好在30岁之前。

回国后,巩俐开始试探张艺谋是否愿意结婚,但得到的答案是:“我没想过结婚。”之后巩俐又找他二哥和张艺谋谈判,结果还是不欢而散。

巩俐不明白为什么张艺谋不肯和自己结婚,张艺谋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一纸证明对巩俐那么重要。1995,两人在合作电影《摇,摇,摇到外婆桥》后正式分手。

这一年,张艺谋45岁,巩俐30岁。

分手后的第二年,巩俐嫁给了一个新加坡富商。

没有人知道巩俐在这场闪婚中包含了多少愤怒,但她在10年再也没有和张艺谋合作过。

直到2006年,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巩俐和张艺谋再次合作。张艺谋说巩俐还是他心中最好的女演员,而巩俐只说张艺谋比以前有礼貌了。

坊间曾经有这样一个“结论”:“巩李灿在事业上离不开张艺谋,张艺谋在感情上也离不开巩俐。”一位主持人在采访中问巩俐对这句话的看法。她轻轻摇了摇头,回答:“不,就说吧,随便。”

1997年,张艺谋父亲去世。

对于张艺谋来说,父亲和自己之间一直有一种距离感——如果母亲不在家,张艺谋和父亲可以做自己的事,几个小时不说话。有时候张艺谋在外面拍戏,每次打电话回家,如果爸爸总是没说几句就接电话,就会问他:“你找妈妈吗?”

后来弟弟告诉张艺谋,每次张艺谋给他妈妈打电话,他爸爸总会袖手旁观,用纸笔把他想问的写下来,然后让他妈妈在电话里问他。

父亲去世后,张艺谋戒烟了。也是在这一年,他加入了好友张卫平创办的北京新图电影公司,担任艺术总监。在张艺谋的职业生涯中,张卫平永远是不可回避的一环。

1996期间,张艺谋拍摄电影《好好谈谈》,资金准备出现问题。当时正在创业的好朋友张卫平帮忙投资了2500万。

虽然该片最终亏损近654.38+00万元,但却开启了张艺谋与张卫平合作的“两个时代”。

电影《有话说》中的张艺谋和姜文

那些年,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爸爸妈妈》到《一个人骑行千里》,只要是张艺谋拍的电影,制片人一栏里肯定会出现张卫平的名字。

当时他们一个负责拍摄,一个负责销售,是最默契的搭档。

张艺谋和张卫平。

张艺谋不善于与人建立关系,几乎没有社交生活。他说,“有合作,就能一直维持关系。走的时候不知道聊什么。”

对他来说,“每周日中午去肖伟家吃顿饭”是他唯一的闲暇。张艺谋曾在采访中不止一次谈到张卫平对自己的信任:“他不看剧本,也不看账本。”

关系好的时候,两人甚至见面,老了找别墅养老。

当时的张艺谋并没有预见到他和张卫平的兄弟情谊会在十几年后迅速分崩离析。

张艺谋和张卫平。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上映。

《英雄》成为第一部在中国大陆获得超过2亿票房的电影,并连续两周成为北美票房冠军——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北美市场击败好莱坞大片,同时也被评为中国商业电影的鼻祖。陈可辛后来回忆起那一年。他说,“看了《英雄》的成功,我才发现大陆是这么大的市场。”

张艺谋和张可颐在《英雄》拍摄现场。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英雄》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对于张艺谋的事业来说,《英雄》更像是一个转折点。

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人开始抨击张艺谋的电影过于商业化和功利化,认为他和艺术电影渐行渐远,甚至把他的作品定义为“江郎枯竭”。

第二年,张艺谋紧接着拍摄了电影《十面埋伏》。画面依旧充满冲击力,色彩依旧独特,但还是收获了不少谩骂。

但今年,张艺谋并没有太在意这些差评,他正被另一件事推上风口浪尖。

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如期举行。传统上每届奥运会闭幕式都会展示下一个场馆的形象,雅典奥运会展示的《北京八分钟》就是张艺谋导演的。

当时演出一结束,就收到了海啸般的恶评——内容老套,形式陈旧,没有展现中国文化...许多人甚至写信给有关部门,敦促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不要再使用张艺谋。

最终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决定以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拔导演团队。除了张艺谋,李安、陈凯歌、崔健等团队都参与了竞标。

参与申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李安。

经过综合评分,张艺谋得分最高,他被选为北京夏季奥运会总导演。最后一站,张艺谋说:“如果砸了,那将是人生的最低谷。”

之后是三年漫长的准备期。为了开幕式,从服装上的一朵梅花到整个鸟巢的布置,张艺谋一丝不苟。虽然团队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艺人,但在巨大的压力和张艺谋近乎苛刻的坚持下,争吵、崩溃、辞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张艺谋否定张艺谋”:“有时候一件事,他今天认了,睡觉的时候又全部推翻,一遍又一遍。”

三年来,张艺谋开了2000多场会。同时,他还在拍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在拍摄现场开了很多会。

最终,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震惊了世界,也让大众开始重新审视张艺谋。

奥运会后,有人开始称他为“国师”。张艺谋迎来了事业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巅峰,但也遭受了两次无法避免的重创。

2011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在发布会上,媒体发现张艺谋和张卫平不再同台,关于他们不和的消息开始暗中滋生。面对猜测,张卫平率先公开承认自己和张艺谋“没有任何关系”。而张艺谋则将分道扬镳的原因归结为“不自由”。

事实上,两人决裂的导火索早在几年前就出现了,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张艺谋和张卫平的观念差异。

与张艺谋相比,张卫平更像一个商人,他对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利润需求”。比如电影《三枪惊奇》中,张卫平坚持选择春晚刚刚走红的小沈阳,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剧本完成后,张卫平坚持给周杰伦加一个角色以增加票房。

张艺谋虽然不愿意这么做,但大部分时候都会接受。

电影《三枪奇袭》中的小沈阳

另一个矛盾集中在钱上。在与张卫平合作的十几年间,张艺谋经常不能按时收到货款,而张艺谋的最后两部作品《金陵十三钗》和《山楂树之恋》也一直没有收到货款。

这也导致了张艺谋在张卫平离开公司后的一段艰难时期。最穷的时候,他甚至向助手借了70万元维持工作室运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3,11年10月,一张张艺谋与一女子在太湖游玩的照片在网上曝光。与此同时,关于张艺谋超生的消息开始频繁出现在网络上。

张艺谋和陈婷。

一个月后,张艺谋发表道歉信,承认与第二任妻子陈婷于2011结婚,育有两子一女,一个月内缴纳罚款748万元。

这一年,张艺谋63岁。

张艺谋一家五口。

张艺谋曾说,因为过去的生活经历,他一直很低调,总是随大流。只有拍电影,他才能释放过去生活中的压抑。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他已经70多岁了,张艺谋也不想退休。

虽然近年来张艺谋的大多数电影都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并不太在意。他说:“我真的不太在乎我的羽毛。”

然而事实是,张艺谋比谁都能预测一部电影的好坏。工作中,张艺谋经常说:“好吧,我们看看能不能把这屎变成油饼。”

2021 12年2月30日,张艺谋凭借电影《悬崖之上》获得最佳导演奖,这是他近40年来获得的第10座金鸡奖奖杯。

站在台上,张艺谋说:“我妈妈刚刚去世。悬崖之上是我母亲最后一次来我的工作室。在过去的20年里,她每部电影都去过我的工作室。我想念她,我觉得这个奖是给她的。”

这一年,张艺谋71岁。

此时,距离他抱着十几个鸡蛋走进北京电影学院,已经过去了43年。

那时候张艺谋已经在脑子里给自己定了一个口号:“不仅要把头发撑得离地,还要把头发撑得高高的。”

现在,张艺谋已经跳得够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