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闻到苦艾的味道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过节的人不多,但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煮一些油饼、油条、牛油果、饺子之类的食物。奶奶会天不亮就起来忙活。孩子们一睁开眼睛,就能闻到家里美味的熟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饮食习俗?大概是农历四月底,小麦油菜收割,端午节是淡季,物资刚好充足,可以尽情享用。
男人也有任务。露水还没干,他们就带着镰刀、草绳、长矛去山野割草。如果他们去晚了,就没有了。因为奶奶,我家对艾草的需求量永远都是很大的。一般两三担(一担是两捆)挑回来,沿着屋檐下的走廊整整齐齐地排好,晒几天就放进屋里,以备一年之需。这个时候,奶奶在厨房的工作应该做完了。她一手拿着油条,看着爷爷晾晒艾草,吩咐爷爷在大门上方插一些刚割下的艾草和菖蒲,说是为了辟邪,防灾,保平安。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其实艾草真正的作用是驱蚊和病毒。
奶奶是一个特别虔诚的佛教徒。在她看来,艾草是普通人家里最好用的东西。农历正月十五,奶奶一定要用艾草给身体洗澡,怕把不干净的东西污染了神灵。家庭运势不顺的时候,她会扎一小捆艾条,点燃后摇一摇。没有明火的时候,她会用艾草燃烧的烟雾把屋子的角落完全熏出来。当然,她小病小痛,绝对不会去医院。她会洗澡,喝艾叶水。艾叶是她的神药。
在我家,端午节也遵循一些医药习俗,比如在端午节吃鸡蛋和大蒜来排毒祛病。每年清明节过后,奶奶都会委托人去买五谷雨茶。他们信奉的谷雨茶,一定是在谷雨节气当天采摘制作的。因为当地很多人都有买谷雨茶的习惯,所以谷雨茶比他们平时采摘的茶叶要贵很多。端午节中午,奶奶会把整包五谷雨茶倒进锅里,再炒一遍,摊在太阳底下。经过这样简单的加工,原来的五谷雨茶有了新的名字——午茶。午茶能祛邪,有药的功效。奶奶会专门收藏起来给家人用。每次有人肚子疼拉肚子,不管老幼,奶奶都会拧一把午茶,放点盐,把水烧开几分钟。喝一次茶,胃真的就不疼不拉了。虽然无法科学解释为什么奶奶做的午茶可以治疗腹痛腹胀,但是很多邻居尝过之后都会来找奶奶求助。正是因为奶奶懂得一些土著的方法,所以简陋的屋子里经常有村民来聊天,穷的人也是德高望重。
在黄冈,最让年轻人难受的是端午节的习俗。如果打算当年结婚,男方要送对方一份大礼。结婚的一方要给亲戚送肉和鹅毛扇,表示今年结婚。所有亲戚朋友都要做好准备。端午节过后,农历六月初六,男方会去女方家拜年,也就是商量具体的结婚日期。在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之前,出嫁的女孩必须带着礼物回父母家拜访父母、叔叔和嫂子。这个程序被称为“辞职节”。晚辈去长辈家道别,长辈不会让晚辈空手回家。他们会提前准备很多土特产,让后辈带回去。这种礼仪叫做“回笼”。节日的时间只能在端午节前,不能顺延。在过去,猪肉是节日必不可少的礼物。现在物质生活丰富,礼品种类繁多,但是惠兰的特产都谢绝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尊老爱幼、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一直在延续。
奶奶去世后,端午节那天,我再也没有闻到家里有油炸食物的味道。但是,爷爷还是保留了一大早割艾草的做法。后来我远嫁宜昌。因为工作不方便,距离又远,端午节前回不了家,只好暑假回家补回来。但是,我一直没有忘记家乡保持了很多年的习俗。每年谷雨节气来临之前,我都会注意送一些谷雨茶回家。中午喝茶的做法简单有效,也是多年来老人的节日活动。我在一个茶村工作,但我能在这件小事上做到最好。
记得宜昌第一个端午节,看到街上有人买艾草、菖蒲,很兴奋。买了一捆拎回家,不知道怎么插门。打电话给爷爷求助。爷爷说放在门前就行了。城市不能像农村一样。我做对了,心里充满了喜悦,像是完成了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
端午节,照例在门口放一堆艾草和菖蒲,淡淡的清香,淡淡的哀愁...人是一个矛盾体。在那个年代,他们觉得那些风俗繁杂,那些讲究老套的,毫无意义。现在他们已经不在乎城市里的任何习俗了,但还是很怀念,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