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典》与中国古代历法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农耕与季节时令息息相关。中国古人天文观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制定历法。《尚书·尧典》中有云:“是何之命,敬天如日月星辰,敬人也。”而且已经知道一年“三百六十有六天,闰月四点定成人。”《夏郑潇》是一部关于笠的书,被认为出自夏朝,它记录了一年中十二个月的天象和物候以及相应的生产生活活动。就连孔子也说要“游览夏之时”。夏天的人们把第一个月作为一年的开始。但这些都无法被考古证实。

然而,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留下了大量的天文观测记录。商人已经有了历法,从甲骨文可以知道商人已经有了分支。商人也学会了如何设置大小月份,小月份29天,大月份30天或者31天。商朝也有闰月,但闰时间不固定,有岁末闰和年中闰。商人对季节的理解并不完整,可能只知道有春秋两季。对于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商人已经有了合适的名字。从早到晚依次是:丹、大才、中日、班、小吃、。据传世文献记载,殷商历法始于十二月,甲骨文中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西周的天文历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青铜器铭文中有大量关于月相的记载,称之为:初姬、生霸王、望、死霸王等。周人的历法也已经非常完善,已经有了预见未来的概念。《诗经·七月》记载了周人在一年中各月所观察到的物候及相应的生产活动。而且,我们可以知道周人的历法是从十一月开始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立春、春分、长夏、夏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日等节气,精确计算出了南至日的日期,也就是冬季的至日。《左传》记录了两个冬季至日日,一个在公元前655年,另一个在公元前522年,在此期间记录了48个闰月,失去了一个闰月。

秦朝和汉初采用秦朝的颛顼历,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但颛顼的历法并不准确,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新月见月,满弦看亏”的错乱现象。于是汉武帝命司马迁、罗、将颛顼历改为历,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并在中性月份插入闰月,从而调整了太阳的周日与农历的矛盾,使之更加正确,这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随着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历法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汉朝称帝时,刘欣写了三个历法,规定一年是365和835/1539,一月是29和43/81,19是七个闰月,这是当时最精确的历法。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历法——干相历,这种历法在东汉末年得到了刘虹的认可。提出了新月和回归年长度过大的问题,建立了近点月的概念及其长度计算方法。对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最终形成功不可没,三国时期吴国采用的历法就是干象历。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历法的进步首先体现在岁差的发现上。东晋时,于首先发现太阳每年移向冬至的位置并不相同,这种差异称为岁差。岁差的发现区分了太阳周期的恒星年和回归年,这对历法的计算非常重要。于计算出岁差大约是每五十年向西移动一次。刘宋时期的何承天算了一下,100年搬一次家。祖冲之最早将岁差应用于历法的制定,他的《大明历》将一年定为365.38+048天,与现代实测值仅相差46秒。

隋代的、丹、耿洵、肖基都在天文历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根据日盈日缩的规律,刘卓制定了盈日缩法,并制定了皇帝的历法。测得的岁差为75年1度,与近代测得的76年1度的准确值非常接近。唐朝中央设置太史局,主管天文历法工作。太史局官员多为天文历算专家,其中最杰出的是和尚一行。开元十五年(727),僧人一行编制了《大衍历》。这种历法体系周密,结构合理,更符合天文实际。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历法。后世的历法几乎都是按照它的结构来编制的,直到明末吸收了西方历法才得以改变,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北宋沈括在《孟茜笔谈》中记载了他的重要发现“太阳正在收缩”。他在历法上独树一帜,提出了使用阳历的思想,即“十二年历”:“以立春一日为孟春一日,仲春一日,最长31日,最短30日;年年过,永无闰月。”南宋宁宗杨仲甫编撰的统一历法中测得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与西方1582年颁布的现行公历完全一致。也是公认的回归年长短不固定,古为大今为小,所以提出斗差改正是天文学史上的一大发现。

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下令设立太史局(后升为书院),修订新历法,由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郭守敬主持了一次大规模的星位测量,测量了1,000多颗未名星。郭守敬还主持建立了27个天文台和站,以测量日影和北极的高度,以及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郭守敬等人在获得丰富准确的数据后,参考了前人的历法,应用了数学方面的新成果。至元十七年(1280),他们编制了新历法,忽必烈将其命名为“计时历”,意为“把时间给人民”,并于当年颁布于世。“时间日历”仍然以365.2425天为一年,距离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只有26秒。计时历法是中国古代最精确、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

崇祯二年(1629)九月,崇祯皇帝下令徐光启领导的历法局开始编纂新历法。在编纂过程中,历局聘请了意大利人龙华敏、葡萄牙人贾科莫·罗、瑞士人邓和德国人参与译著的编纂工作。崇祯六年徐光启病逝,随后的编纂由李天敬主持。崇祯七年十一月,编纂完成,命名为《崇祯历书》。崇祯历书采用第谷创立的天球系统和几何计算方法,深得西历精髓,预测符合天象。这部历书虽然因为明朝的原因没有颁布实施,但对清朝的历法影响很大。汤若望对《崇祯历书》进行了修订和压缩,改名为《西域新法历书》。呈献给清廷后,被采纳,改名为《宪法历》,正式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