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服务日历详细数据的完整收集
基本介绍中文名:编年历编纂者:许衡起源时期:1281年实施时间:* * 364年主要内容、修订过程、历史意义、修订者简介、许衡、王迅、郭守敬,主要内容《编年历》,每月29.50593天。它正式废除了古代上元累积年,截取近代任何一年作为纪元,打破了古代制定历法的习惯,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颁布的大历,基本都是计时历。如果将这两种历法视为一版,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历法,达到364年。1276(元十三年)六月至1280(元十七年)二月,许衡、王勋、郭守敬、杨公仪等。在东西6000多里、南北11000里的广阔区域设置了27个测试点,完成了实测(即四海)。元代史料《元名臣略》、《文渊雷》等都记载徐衡是《授时历》的主编。特别是许衡的《许遗书》,有《授时历——授时历经典》全文。修订后的原晋国《重修大明历》沿用至元朝初年。此历修订颁布于1180(金世宗大定二十年)。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误差积累已经相当严重,所以几次出现与实际现象不符的事情。急需再次修改。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这一年,忽必烈迁都大都,并采纳了已故大臣刘的建议,决定修改历法,颁布元朝自己的历法。于是,元朝廷下令在新都组织历法局,动员全国各地的天文学家,修订历法。这项工作名义上由张文倩负责,但实际上是精通天文和数学的王勋负责历法事务和具体编纂工作。这时候,王迅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郭守敬。他擅长制作器皿,还懂天文。于是,郭守敬被王勋推荐参加历法修订,并受命制作仪器,进行实际观测。从此,郭守敬科学活动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他在天文学领域发挥了极具天赋的作用。郭守敬首先视察了大都会天文台的仪器设备。这些乐器是过去晋国的遗物。其中浑天仪是北宋的,在金国占领北宋都城汴京后,被带到了金国的都城。当初一个* * *动了三个军人。因为汴京的纬度和晋中相差四度左右,不能直接使用。金国的公务员曾经改装过其中一个。这种改装过的乐器也在元初被毁。郭守敬把剩下的一个改造了,投入临时使用。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台使用的标准手表已经变得扭曲。郭守敬立即着手修复,放在正确的位置。毕竟这些仪器太老了。虽然经过修整,但仍不能满足日益精密的天文观测要求。郭守敬不得不创造一套更精密的仪器,为历法修订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制作历法需要两种主要的天文观测。一是确定二十四节气的确切时间,特别是冬季至日和夏季至日;使用的仪器是标准手表。一种是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浑仪。标准表中的“桌”是垂直立在地上的杆子或石柱;“圭”是一块从表跟向北水平延伸的石板。每当太阳转向正南,影子就落在贵屿的水面上。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我们可以计算每个节气的时间,如冬季至日和夏季至日。影子最长的时候,冬天的至日来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夏天至日来了。它是中国最古老和最常见的天文仪器。这种仪器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使用起来会遇到几大难点。首先是阴影边缘不清晰。阴影越靠近边缘,就变得越亮。很难在阴影结束的地方画一条清晰的线。如果阴影的边界不清楚,阴影长度就会不准确。使用标准米的第二个问题是测量影子长度的技术不够精确。古代测量长度的尺子一般最多只有分钟的能量,可以估算到厘米,也就是十分之一。按照几千年来的传统方法,冬季至日期间地表阴影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如果测量有一点误差,就足以使计算出的冬季至日时间相差半小时到一小时。(一到两个小时)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差。还有,老标准只能观测日影。星星和月亮的光线很弱,所以旧的标准手表无法观察到星影和月影。因此,为了修订历法,元朝修建了观星台,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南海诸岛。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天文测量,并在南宋“全天历”的基础上,郭守敬等杰出科学家最终克服种种困难修订历法,非常成功、准确地制定出了“计时历”这一优秀历法。《时历》的主要编纂者许衡、宋濂撰写了明初的《元史》。据记载,1276年(元十三年)六月,元世祖命王勋与江南倭官设局修历,让张仪奏许恒明历,他命许恒明进京改历。元朝十五年,他给十六岁的郭守敬写了一封信。而且《编年史》中明确指出,许衡是《授时历》的主编,“金衡、姚、寿靖、易等都幸存下来,可以考证”。在魏源的《新元史》和清代其他许多史书中也有记载。说明徐衡也被记载为明清《授时历》的主编。郭守敬等人也接受了修改历法的任务。公元1277年前后,郭守敬向朝廷建议,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天文观测,修改历法。元世祖的忽必烈汗接受了这个建议,派了14名天文学家到中国的26个地方进行几项重要的天文观测。历史上,这项活动被称为“四海测试”,它测量了夏季至日的表面阴影的长度和昼夜时间的长度,为修订日历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数据。1280年春(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根据“尊重人民”的古老说法,元世祖将修订后的日历命名为“服务日历”。历史意义这种历法反映了当时中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很多创新,比如将回归年设定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5.92秒,与现代世界使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在编制过程中,他们的“三差插值公式”和“球面三角形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果。根据“授时历”推断,1299(大德三年)八月应该有月食。但那一天,“不到最后期限我是不会吃的。”「计时日历」错了吗?按照现代天文学的说法,那天确实发生了日食,是经过西伯利亚东部的日环食。只是食物太少了,而且又近中午,太阳太亮,肉眼观察不到。编年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在中国使用了300多年,影响很大。朝鲜和越南采用了授时日历。许衡许衡,本名,学者称其为陆宅先生。祖籍淮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市沁阳)。生于晋大安元年(宋宁宗嘉定二年,四年)四月初三,卒于元十八年三月初三,即农历四月初三,元十八年三月初三, 农历戊戌年的哪一天,1281年三月初三。 通过传教和教学,许衡为中蒙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许衡精通天文和历法计算。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应修订元世祖历,而不是重建《大明历》,该历使用时间较长,错误较多。于是,许衡受命“掌管国子监事务”,全面负责这项工作,以王迅、郭守敬为副手,* * *为研究伙伴。经过大家的积极努力,终于在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此期间,70岁高龄的许衡努力筹划,为品味做准备。创造了简易仪、直立仪、标准表、景观标志等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7个观测站进行实地观测。制定了“时间日历”。他用现代的切断元素法代替商代的整合元素法,算出365.2425天为一年。这个结论只比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次数少26秒,比欧洲著名的公历早300年。计时的历法已经使用了363年(1281年~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革。明初著名学者宋濂对许衡等人的成就赞不绝口,说:“元十三年,先人上书前中书,由许衡、赞善亲王王勋、都水少建郭守敬等承袭,修订历法...从古至今,他们计算的精度都不是这个所能覆盖的。”这是一个非常中肯公正的评价。许衡在朱成理学上的造诣也很深,对朱成理学的研究更是独树一帜,提出了“天命”和“义”的学说。许衡认真研究朱成的理学而不拘泥于它,提出了著名的“治命”论他说:“以学者的身份说话,是对待学生最重要的。”许衡是元代儒学的主要传承者和传播者。到了元代,有人称赞他说:“承前启后之学,非因文公也。”明代大学者薛称之为“朱之后一”。王耀·王耀(1235-1281),元代数学家、文学家。景福二字。中山唐县(今河北省唐县)。在元太宗出生七年,在元世祖去世十八年。年轻时师从刘学习数学和天文学,后又师从刘和郭守敬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所以精通历法计算。1253年,被推荐给忽必烈,受命辅导皇太子。统一中国第二年(1261),太子赞善。金进被任命为秘书处秘书,如果他有任何询问,他会被听取。后来,这个国家的儿子请大家喝酒。至元十三年(1276),奉命修订历法,商议金重修《大明历法》的修订事宜,与郭守敬共同组织太史局(后改名太史馆),王勋被任命为太史令,主管天文观测和计算,下一步,参加历书考试40余次。在《计时历》的编撰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授时历》编好后,元十八年,王勋父亲去世。王迅难过得每天只能喝一小勺水。他46岁时不久就去世了。王勋死后,他的计算方法并未定型,由郭守敬整理成七卷:《图补》,二卷《历城》,三卷《易立稿》,二卷《变容与选择》,十二卷《三历注》。因为王勋是秀才,家里没有什么积蓄,所以皇帝奖励了他家。1315(延祐二年)被封为推忠守节功臣文素、光禄博士(一品)、司徒、上诸国(一品)、定国公。王训对中国天文学、历法和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他在元太宗出生三年,在元仁宗去世两年。郭守敬曾任水监,负责修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历法,历经四年,制定出时间历法,沿用360多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郭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