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闰月有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历法学家将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交替排列。其中,单数为节气,分别为立春、惊蛰、清明、长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偶数为中性气,即雨、春分、谷雨、小满、夏至日、大夏、初暑、秋分、初霜、小雪、冬至日和大寒。
农历以12中气作为12月的标志,即每个月都有一定的中气,如正月下雨,二月春分等等。
在古代,农历闰月有不同的安排,但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闰法,把没有气的月份称为上一个月的闰月。刚才说了,每个月都有一定的气与之对应。为什么有一个月不含气体?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因为一个回归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意味着节气与节气之间或中性气与中性气之间的平均数是(365.2422÷12=)30.4368天,一个新月是29.5306天,两者相差近一天,所以农历月中中性气(节气相同)的日期是每个月向后的。长此以往,总会出现气冲到月末的现象,那么下个月就没气了,还剩下一个节气。所以这个中性月份就叫做今年的闰月,叫做上个月的名字,只是在“月”前面加了一个“闰”。比如1979(农历是最后一年)前七个月中性气体的日期是:这里闰六月没有中性气体,只有一个节气——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