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经济
这种短轴一牛犁的出现,是与份额的提高相结合的。
东汉时期,大量使用全铁犁头。与以前的V型犁相比,刀片角度逐渐缩小,不仅挖掘省力,而且可以用于深耕。
此外,新的全铁农具也逐渐增多。
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头,是一种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在四川绵阳发现的铁钩针,全长35厘米,是专门用来收割的小型农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据记载,汉献帝末年,永州刺史张曾在陇西、天水、南安三县造富人造房。
可见水雉在当时是被广泛使用的。
水锤是利用水力驱动石锤脱粒水稻的工具。不仅省力,而且比以前用柱臼或蹬石锤效率高得多。
考古发掘不断发现陶风车和陶磨盘,都表明农产品加工工具有了显著进步。
在各地发现的东汉墓葬中,经常可以看到灵渠水利,有水田、池塘的模型,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渠,出口处还有一些闸门。
汉灵帝年间,宦官毕兰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为吴创造了翻车、渴水,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平。
东汉时期,不仅修复和扩建了许多废弃的池塘,还修建了许多新的灌溉工程。
比如汝南地区的大峡,西汉就废弃了。
东汉初,陈灯任汝南太守,复修,可灌溉良田数千顷。
后来不断扩大。
汉朝和汉武帝时期,太守何昌在那里修渠,开垦良田三万多公顷。
再比如下邳圩县北部的蒲阳陂、潞江的邵陂、惠济的镜湖,都是当时著名的灌溉工程。
东汉初期,在三福、河内、、河东、上党、太原、赵、魏、河西、江南等地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部分地区还开辟了许多稻田。
治理黄河在当时是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
1世纪初,黄河在豫冀交界地区决堤,河道南移,由潜城(山东高湾以北)变为大海。
河水泛滥,淹没了几十个县。
汉明帝年间,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王武的主持下,以“堰流法”修筑均义渠,从荥阳至黔城海口筑渠筑堤千余里,使河道和支渠改道。
黄河有两道堤防约束,水势足以冲刷泥沙,流入大海。
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黄河洪水终于被打败了。
此后的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洪水减少。
牛耕的技术和牛耕的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当时一些地方官员注重牛耕技术的推广,铁力牛耕的技术已经从中原地区推广到北方高原和江南地区。
陕西绥德县的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地图和米脂县的东汉牛耕地图证明,陕北高原的牛耕技术与中原并无不同。
任彦九岁太守,在当地提拔牛耕,田地逐年增加。
西汉末年发明的精耕细作法在东汉迅速推广。
崔实的《四人月令》中,描述了地主田庄精耕细作的一些情况。
这种农庄的农业管理非常注重季节节气,重视除草施肥,根据不同土壤的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采取不同的种植密度。
还能及时翻土旱田,双季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冶铁技术由于东汉时期铁农具的普及,对钢材的需求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冶铁技术的提高。
东汉时期,河南南阳是中国最大的冶铁中心,其中南阳官员、发明家杜氏发明了放水(鼓风炉),利用水力旋转机械使鼓风炉气囊膨胀收缩,不断给鼓风炉补充氧气。
排水大大提高了冶铁的质量和效率,是东汉冶铁技术的一大创新,也是世界冶铁和机械史上的一大发明,比欧洲早1000年左右。
在铸铁方面,东汉时期熟练掌握了叠层铸造的先进技术。
在河南省温县发现的一座扇型干燥窑中,出土了500多套用于铸造车马零件的叠置泥模。
把几个泥模叠起来组装成一个成套,就可以一次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
同时堆垛铸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原来的双孔铸造发展到单孔铸造。
堆铸工艺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原材料。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东汉时期铁器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出土了大量的铁钉、铁锅、铁刀、铁剪刀、铁灯,就是有力的证据。
西汉中期以后,铁武器开始逐渐取代青铜武器,出现了一种新的钢铁冶炼技术——“百炼钢”。
所谓“百炼钢”,就是将铁块反复加热、折叠、锻造,使钢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杂质减少,从而提高钢的质量。
用这种技术制成的剑——“环头剑”,柄端有金属环便于操纵,剑刃笔直,刚硬锋利,质量完全无可挑剔,轻松压倒青铜剑。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杀伤力最大的近战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的武器。
环首刀和百炼钢技术的孕育阶段在西汉,成熟和普及是在东汉,完全取代刀剑是在东汉后期。
由于东汉冶铁技术和效率的进步,钢刀的炼锻次数从西汉的10次增加到30次甚至50次。
1974年7月,山东临沂仓山出土一把东汉环首剑。剑身还刻有隶书铭文:“永初六年(112),五月午造剑,宜吉羊。”
“三十次”是指这把刀使用了“百炼钢”技术对钢材进行了多达30次的折锻,并且发现这把刀的刀刃经过了“淬火”处理,提高了表面硬度。
正是在这种先进武器和汉帝国强大国力的支持下,东汉军队彻底消灭了北匈奴,南匈奴彻底汉化。
最终,这部分西迁的北匈奴后裔来到欧洲,被称为匈牙利人,使西罗马帝国在暮年天翻地覆。
东汉时期,冶铁手工业使用煤(石炭纪)作为燃料。
在河南省珙县的冶铁遗址中,发现了用泥土和草秆混合制成的煤饼,表明煤已被用来炼铁。
巴蜀地区也用天然气制盐。
纺织业在纺织业中,东汉初年,已经可以用织布机织出色彩鲜艳、图案复杂的织锦。
当时蜀锦闻名全国,香邑(河南睢县)、齐(山东临淄)的丝织业尤为发达。
考古材料也证明,丝织业在边疆地区也有很大发展。
新疆多地汉墓出土的红色杯状罗,织工精良,花纹规整,体现了丝织技术的高度。
在同一地区还出土了层次分明、色彩鲜艳的毛织物,显示了当时西北地区高度发达的毛纺织技术。
漆器业,如漆器业、陶瓷业等手工业部门,在东汉时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蜀县和广汉生产的漆器最为著名,两地的工人和官员主要制作的漆器都是精美的工艺品。
当时瓷器的烧制温度较高,器物的吸水性较弱。
从出土的器物来看,非常接近后来的青瓷。
田庄式的生产经营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常采用田庄式的生产经营。
当时的田庄,有农林牧渔业,也从事一些手工业的生产,或者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例如,刘秀母亲的叔叔范宏在湖阳经营一个田庄,包括几英里的范北,有300多公顷的田地。
这个田庄里,陆舍楼阁林立,“竹木成林,六畜吃草”,“谭马,闭门造城”。
可见其规模之大,具有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此外,范宏也是一个“好货殖”,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
在四川发现的画像砖上,也可以看到地主田庄同样的场景。
崔实的《四人月令》详细反映了地主田庄的管理情况。
所谓:田庄里有小麦、大麦、春小麦、谷子、黍、粳米、大豆、红小豆等粮食作物,有亚麻、黄麻、靛蓝等经济作物,有水果、蔬菜;自己做各种酱、酒、醋、焦糖;还种植药用植物来制备药物。
在这个田间农场里,还种植了各种树木和果树,饲养了牛和其他农场动物和牲畜。
手工生产,养蚕,纺各种麻丝织物,做衣服鞋子,做农具武器。
此外,田庄里还有粮食和农副产品的销售。
可见,在地主田庄,各种生活资料基本都能自给自足。
经济发达地区铁器的普及和牛耕技术的提高,增强了人们与自然抗争的能力,特别是使江南河网沼泽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
再加上当时的各种社会原因,东汉时期的经济地域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东汉以前,中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主要在淮河以北,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包括关中。
当时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到了东汉末年,这种情况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人口减少了,有下降的迹象。
在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正在急剧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加,南方许多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
比如太湖、钱塘江流域,西汉时归会稽郡管辖,东汉时分吴、会稽两郡,这是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
其他如鄱阳湖、洞庭湖、成都平原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发达地区。
但东汉时期,大部分人口仍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因此,黄河流域仍然是当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和精耕细作方式的普及,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比如西汉时期,长安附近的京兆、左峰驿、友谊峰地区就位于关中地区,人口特别密集,有240多万。
到东汉时,关中地区战乱频繁,满目疮痍,人口锐减到50多万。
兖州也从780多万减少到400万左右。
相反,南方各州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扬州人口从320多万增加到430多万;荆州人口从350多万增加到620多万;益州人口也从470多万增加到720多万。
东汉官方户籍统计的高峰在永寿三年(157),全国有1067960户,56476856人。现代学者考虑的是当时被豪强地主占有或庇护的大量人群,如学徒、宗族、客、乐、奴等,以及迁汉的匈奴、羌、狄、百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