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法统阳”?吕吕不是乐器吗?还是有什么典故在里面?不要抄了,谢谢
有典故。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黄帝时代的乐官凌伦,在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用12根平端斜端的空心竹筒,灌以芦苇膜烧成的灰,插在室内窗帘遮挡的土里,防风防雨。当它在某个季节时,自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确定声级是六律六禄(第一个叫“黄钟”)同时确定一年二十四节气(节气为阳,气为阴,其中第一个节气叫“立冬”,第一个节气叫“小雪”,古人以冬天为一年的开始)的确切时间。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些12竹筒,被称为芦管和芦管,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调律乐器,也是中国独特的日历是否符合四季气候和实际物候的校准仪。
节气时间的准确确定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更符合客观规律。“以法制日”见证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辉煌。
节奏是一种用来协调阴阳、校准音律的设备,现代音乐中称之为调音管。中国古代音乐有五个音,宫上角正音,是五个全音,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个是七音。这七个音是一个八度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音高。我们做什么呢要用气质来为它定调,气质就是会叫的法管、鲁管。黄帝时代的灵伦用的是十二根竹筒,最长九寸,最短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把竹筒按长短顺序排好,一边的上管口平齐,下管口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再插进土里。竹筒是空的,里面装的是用芦苇膜烧的灰。这种粉煤灰最轻,称之为闲时。把这些管子埋在西北的阴山里,用布幔盖住,外面盖个房间。绝对没有风吹,用它们等地球大气层,因为地下的阴阳随时都在变。说到冬天的至日,阳光普照。阳气终其一生,第一根叫做黄钟的九寸长烟斗里的烟灰自行飞了出去,同时发出了“嗡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叫做黄钟,这个时候是孩子,节气是冬季至日。用这个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来调节物候的变化,所以称之为“节律调阳”。十二管分为六阴六阳组。六奇数属阳,称为六律;六偶数属阴,称六律。六律第一个是黄忠,六律第一个是大吕,所以乐中有黄忠、大吕之说。如果再进一步,我们对法规数量采用三分盈亏法,即“先三分减一,再三分加一。”如黄钟之管长九寸,其数为九。高级三,就是九的三倍(立方),数是729,再减去,数是364.5(729÷2=364.5)。这是农历闰年后的天数,与法定历法中相应节气分配的调整数,距离阳历中的365只有半天。对于农业,半天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