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节要放风筝?风筝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为什么清明节要放风筝?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享受春天的欢乐,强身健体。民间说,风筝高飞时剪断线,让它飞走,意味着带走一年的痛苦和烦恼。对于每天看电脑、刷手机、久坐的上班族来说,放风筝也是一种健身方式,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提高视力,放松心情。
风筝,古代称为“风鸢”、“风筝”,最初是木制的。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用纸制作风筝,称为“纸风筝”。“二月草长莺飞,杨柳醉春烟。孩子们早早放学回来,忙着在东风里放风筝。”原来古代的童年生活是如此幸福!当然,在古人眼里,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可以放下霉运。所以在放风筝的时候,很多人会把自己的症状写在风筝上。当风筝飞得很高时,他们会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这意味着所有的疾病和厄运都会离开他们。这一习俗在民间也被称为“破鹞”。图3是在田波收集的“恬妮牛背风风筝图”。
明清时期,天津与北京、山东潍坊、江苏南通并称为风筝的四大产地。天津的风筝作坊和风筝艺人数不胜数,“风筝魏”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魏元泰先后开发了平拍风筝、立体风筝、线绳风筝、整体风筝、组合风筝,还创造了折叠风筝,开发了200多种风筝。形成了“风筝魏”造型多变、绘声绘色、飞行流畅、特技精湛、便于携带等特点。1914年,魏的风筝被送往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并获得金奖和证书。图4-6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
这只小风筝似乎是春天的使者。在它华丽的姿态中,在它沙沙的风车轮声中,春天在天空中荡漾。这个春天,虽然不能远行,但可以趁着东风刚刚好,放飞一只纸鸢,寄托思念。愿今天风清,明天花开。
风筝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1.在最初的提升过程中,根据风筝的飞行情况,放一段线并停止,轻轻拉动和松开风筝线,帮助风筝增加向上的动力,达到100多米的高度。
2.放飞的时候,如果风太小,不能放风筝,或者地面风小,空中风大,就需要边跑边飞。风筝放飞后,拉动风筝,逆风快速跑一段距离,让风筝在地面风力阶段获得足够的升力,飞向天空。
在古人的眼中,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释放他们的口臭。所以在清明节放风筝的时候,很多人会把自己知道的灾害都写在纸鸢上。当风筝飞得很高时,他们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象征着他们的疾病和污浊的空气已被风筝带走。
因此,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玩它,晚上也玩它。夜晚,在风筝下或风筝线上挂一串五颜六色的灯笼,看起来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