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随着清明节气的到来,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由冬转春。西风带脊移动频繁,低层高低压交替出现。江淮地区气温变化较大,雷暴等不稳定降水逐渐增多。
清明期间,除东北、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升至12℃以上,从北到南到长城内外,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点。此时往往是多云转晴,充沛的水分一般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恼人的也不能忽视的是雨水太多带来的湿渍和光线不足的危害。但在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期间降水仍然很少。对于农作物和春播来说,水经常短缺。这个时候,雨水就显得非常珍贵。这些地区在蓄水保墒的同时要做好春灌工作,防止春旱威胁。
我国北方气温上升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的时段。北方很多地区4月平均气温已经达到10℃-15℃。虽然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尚未入春,但从我国1971 ~ 2000年地面气候资料来看,呼和浩特3月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已达15.7℃,西宁18.9℃,齐齐哈尔13.5℃。山林场植被的萌发,恰逢春游、扫墓、植树季节,预防森林火灾十分重要。
长江中下游降雨明显增多。除东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区4月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若冷空气较强,将出现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低温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将严重影响早稻、棉花等暖性作物生长。华南地处南方,靠近海洋,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影响时,开始出现强降水,称为华南前汛期。当雨带热对流发展旺盛时,会出现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形成大暴雨,值得警惕。
清明过后还冷吗?
一般清明过后会冷。俗话说“过了清明节就是十天”,意思是清明节还有十天,气温会反复,要注意保暖。
一般在清明节,会有一波倒春寒,倒春寒过后,天气开始回暖。倒春寒是指早春(一般指2月底3月初)气温迅速上升,但倒春寒(一般指4月)气温低于常年的天气现象。
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入侵,或在持续的冷高压控制下,晴天夜晚的强辐射降温,都容易引起倒春寒。早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气温可骤降至10℃以下,即使是雨雪天气。此时往往白天阳光明媚,让人感觉“暖风使游人醉”,但早晚却凉飕飕的,让人感觉“春寒料峭”。这种让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