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至日清明节扫墓
再来说说所谓的正统清明节,大多数人称之为“城里人扫墓”。从农历来看,清明节既没有固定的月份,也没有固定的日期,但可以推断,冬季至日节是在106天后的清明,通常在阳历的4月5日。清明期间适逢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季,处于仲春和晚春之交,所以天气不一定清朗空旷,所以不能简单界定清明含义的来源,而且历史上很多诗词也描写“接连下雨”,所以这个节日的天气并不固定。同时,清明是传统的农耕季节,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基本上没有闲暇放弃农耕播种,而是祭奠祖先的坟墓,写出所谓的清明无聊诗《牧童指杏花村》。然而,在闽南侨乡,清明节受到高度重视,它是一个追溯民间传统根源的节日,其主要活动是扫墓和祭祖。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朝(或先秦就有),但在古代,扫墓不一定在清明。例如,在隋唐时期,人们大多在清明节的前一两个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节扫墓逐渐改为清明,寒食节被人们遗忘了。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清明节改为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节”传说,因为郑成功抗击清朝,恢复了视力,他避免把“清”字放在“明”字上。不过春俗里有句话叫“冬节不回家,无祖无宗”,所以出门在外的都尽量回家过年。中午祭祖,供品五味荤素。晚上,如果举行家庭祭祀,如除夕,供品中必须有嫩饼和蔬菜。春季习俗,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清明节要准备嫩糕菜,意为“包金包银”,希望家庭兴旺。大批贵族家庭还打开祠堂的祠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祭祖一起被称为春祭和冬祭。所以古代汉人扫墓的起源很难有可靠的说法,但不排除是其他游牧异族统治北方后或统治阶级如统治官僚、贵族强迫下进行的这种习惯。
“阴时至,阳始长”是冬季至日的特点,适宜安居。还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冬天的至日》——“最长的夜为什么不能独眠?”人们难免会对冬季至日这个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节气增添几分惆怅之情和崇敬之情。为什么?最短的晴天和最长的阴天是冬天的至日。这一夜最长的日记,最适合先走的老朋友,也最适合祭奠先人。中国所谓正就是正,负就是负;阳光明媚,夜晚多云;生为阳,死为阴;其实是有道理的。
冬季至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季的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此外,这一天是太阳第一次发芽的日子,冬天是春天的结束,所以它被称为“冬季至日”。冬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至日的日子,也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也叫“龙至日节”、“冬节快乐”、“亚洲新年”。之所以称之为“长至日”,是因为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所谓“昼南,昼短,影长,故称冬至日”,从此白昼一天天延长。称之为“亚岁”,仅次于元旦(也就是今天的春节)。我国有“冬节大于年”的说法。
庆祝冬季至日的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周朝,十一月是正月,冬季至日是一年的开始。秦朝遵循它的制度,冬季至日也被称为小年。汉朝以后,冬天的至日变成了冬天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举行郊祭,官场举行仪式庆祝节日,称为“河东”。数百名官员放假休息,第二天就受到了祝贺。那时,冬天的至日、夏天的至日、上元节、尚洁节和社祭成了更为盛大的节日。那时候节日少,冬天的至日自然更盛大。有吃馄饨、汤圆、红豆粥等习俗。这条规则一直沿用至今。在魏晋时期,冬天的至日被用作问候,一些朝臣向皇帝赠送鞋袜,表示他们将迎来幸福和成长。在宋代,至日的冬天是最重要的。北宋时,孟先生在《东京梦》中写道:“十一月,冬是京城最重要的节日。虽然是给穷人的,但是一年内更容易积累虚假贷款。今天,准备新衣服、准备饭菜、祭祖更容易了……”特别是在南宋,冬季的至日节日气氛比新年更浓厚,所以有元、明、清三代把冬季的至日和元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官员们放几天假向他们表示祝贺。后来,历法改变了,冬天的至日不再是一年的开始,但它仍然被称为“子年”。然而,老百姓过“冬季至日”节的习俗并没有改变。从上面可以看出,从汉朝到清朝,从官方礼仪上来说,冬天的至日是“亚新年”甚至是“大年”,绝不是一句空话。原因主要是继承了周朝的传统,即农历十一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因为冬季至日总是在十一月初一左右。此外,还与古人认为冬季至日是“阴极到来,阳气开始生长”的观念有关。如蔡邕在《独断》中解释:“冬,阳长,君长,故恭喜。”
冬季至日节的民俗比官方礼仪丰富得多。在东汉时期,天、地、君、亲戚和老师都是冬季至日的祝贺对象。南北朝时期,人们有在冬季至日吃小豆辟邪的习俗(《荆楚年谱》)。唐宋时期,冬季的至日对一年中的第一年同样重视,因此穿新衣、设宴、祭祖、庆祝交流等。几乎和庆祝新年一样。明清时期,官方仍维持冬季至日祝福语为元旦,但民间不做元旦那样的大事,主要集中在这些项目的开展上,如祭祖、尊老、尊师,由此产生了包馄饨、吃汤圆、学校放假、停工慰问老师、互相宴请、家庭聚餐等活动,因此比元旦更具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