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清明描写春天的景象。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意思是清明节这一天下着毛毛雨,在路上旅行的人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一样迷茫凄凉。问牧童哪里有饭馆,他指着远处的杏花村。《清明》是唐代作家杜牧的一首诗。

《清明》注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4月5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徒步、插柳等活动。在皇宫里,这一天是秋千节。在坤宁宫和后宫放置秋千,嫔妃制作秋千。

2、一个接一个:多描述。

3、想断魂:形容深深的悲伤,仿佛灵魂要与肉体分离。灵魂破碎:看起来悲伤和不开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清明时节雨纷纷,飘飘洒洒;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节日,路上的行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

4.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常以“杏花村”为酒店名称。

《清明》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杜牧任池州刺史。关于杏花村到底在哪里,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在山西汾阳,或在湖北黄州,或在江苏南京(金陵),也有人认为诗人是虚构的。但是,在所有的学说中,池州学说是最可信的。池州贵池西郊,有杏花村。据地方志记载,唐会昌年间,有个叫黄公的人,在这里酿酒卖酒。店内有井,水如泉涌,名曰“黄公广润玉泉”。杜牧会昌年间,刚好有过在池州的经历,借助当地风光组织诗歌,是顺理成章的事。《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赴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清明赏析诗人用“此起彼伏”来形容那天的“瓢泼大雨”,真是妙不可言。“此起彼伏”,如果用雪来形容,应该是大雪。所谓“一场接着一场,大雪纷纷落下”。但是到了下雨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让人感觉“此起彼伏”的不是大雨,而是毛毛雨。这场毛毛雨正是春雨的特点。毛毛雨很多,是那种“像天上的脆雨”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滂沱大雨,也绝不等同于断断续续的秋雨。这首《雨后》正是抓住了清明节“泼火浇雨”的精神,传达了“作冷欺客,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凄美境界。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离家旅行的人。“行人”不是指“游客”,不是指春游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魂。在诗歌中,“灵魂”主要指精神和情感上的东西。“断魂”是指试图描述内心深处隐藏的感情,这种感情非常强烈,却没有明确地表达在外面,比如对相思的爱,失望,暗愁,深仇。诗人有这样的情绪时,往往喜欢用“灵魂破碎”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前两句说明情况,问题也发生了。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行人这时不禁在想:去哪里找小旅馆。事情很清楚:找个小旅馆,歇歇脚,避避雨;第二,喝三杯在寒冷中解除春寒,温暖被雨水打湿的衣服;最重要的是,它还能驱散我的悲伤。所以,找人问路吧。

在第三句中,诗人没有说他向谁问路。玄机在于第四句:“牧童指向杏花村”。从语法上来说,“牧童”是这句话的主语,但也是上一句“对不起”的宾语——它补充了上一句问答的两面。牧童是否回答不得而知,但以“行动”作为回答,比回答更生动有力。

第一句解释场景、环境、气氛,是“上”;第二句是“成”,描写了人物,表现了他们悲伤迷茫的心态。第三句是“转”,但也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态;而这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了整篇文章的亮点——“他”。在艺术上,这是一种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潮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不是一览无遗,而是耐人寻味的回味。

《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Xi)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中进士。曾任江西观察使、牛仙谷幕僚、观察使、淮南观察使。曾任御史监、黄州刺史、池州刺史、周目刺史。后来做了司勋的外交大臣,官至中书。自以为有帮助世界的才能。这些诗大多引用陈的作品。一首关于风景的抒情诗是如此美丽而生动。人们称之为小杜,李商隐统称为杜晓丽,与李白、杜甫不同。传世的《樊川文集》有二十卷。

参考资料:

1,肖涤非等《唐诗鉴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1102。

2.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407。

3.王开春。杜牧《清明》赏析[J]。学习中文,2014(0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