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收割小麦

农业谚语说:“四月收麦,五月收麦过端午。”。进入夏季第三个节气前后,天气渐热,大麦、豌豆成熟。以前生产队种这些作物30亩左右做动物饲料,安排社员半天收割。这只是夏收的“戏”,也意味着“三夏”忙碌的“戏”即将拉开序幕。

在集体期间,一个生产队种植了400亩左右的小麦,都是适合关中地区生长的品种,如丰收3号、繁秀6号、晋麦2号、威麦4号,这些小麦品种耐寒、抗旱、稳产、抗倒伏、抗病虫,特别受渭北地区农民的欢迎。夏收开始前,生产队长忙得团团转,脚里都是风,脑子里全是事,就像一个指挥员,要组织人民战争,运筹帷幄,四处奔走,调兵遣将,把“双抢”的路子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对,一茬,龙口抢食,颗粒归仓。马虎不得。第一,要安排饲养员如火如荼的买竹扫帚、六枝、十二枝、滑索;找木匠修作坊用的刮刀、麦秸车等农具;然后召开社员大会,把男工、女工、老男工等人员按各自特长分为收麦组、打麦组、拔麦组、拔耙组、后勤保障组;一切安排妥当,还不忘去饲养室反复提醒饲养员:“给动物喂硬饲料,多拌几次草料,让这些宝贝吃上好吃的,都要养肥壮壮的!”

阳历六月,片片麦穗挺立,腰身沉重,缺少金色。他们摇摇头,摇摇头。麦粒饱满,像小水滴一样嵌在麦穗里,有长长的芒。麦穗随着微风来回摆动,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向老农报告成熟丰收的喜讯。

有经验的农民坚持不夜看麦的古训。小麦早收影响“千粒重”,晚收容易撒一粒种子。按照队长的指示,几个农业老兵一大早就集合了,双手背在身后,到麦田里检查小麦的质量。像聪明的医生会诊一样,他们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把麦穗压平,互相交流,去了好几个地方,反复对比。同时,他们随意摘下一穗麦穗,在手中来回摩擦,用嘴一吹,谷壳就飞走了。

队长心领神会,按响了门铃:“女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男人们去‘夏念’球场!”听到队长破锣的喊声,队里50多名女兵像战士一样冲向场地,手里拿着早就磨好的镰刀。船长、会计、工程师等。早早赶到现场给大家加油,做了简单的动员和分工。三人一组结对,从手脚最快的开始,先用四排小麦在前面“钻排”,然后左右两人在两边“贴墙”。几十个女兵一字排开,战斗真是“浩浩荡荡”!他们戴着草帽,深深地弯着腰,右手抓着镰刀,左手抓着麦子。镰刀割麦子发出嘎吱嘎吱有节奏的声音,速度仿佛在“行走”。一个300多米长的地块,收割到“腰窝”,胳膊腰酸,麦芒扎破了脸和手腕,脸上出现了汗珠。他们用镰刀柄慢慢直起身子,双手搭在遮阳篷上向南望去:“我的天!只有一半。”不敢耽误时间,放松片刻,再挥一挥镰刀。

割麦的技巧主要体现在取麦的方式上。春莲是她家麦收的“冠军”。她身材高挑,苗条而敏捷。割好的麦子抱在怀里,每往前走五六步才放一堆麦子。此外,她脚步灵动,腰技和耐力都不错,砍几尺就把腰拉长了。她不仅是割麦专家,还是割麦组的“组长”。

队长总是跟在女人屁股后面,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嘴里不停地嘟囔:“胆小鬼,麦茬那么高,动物吃什么!””见叫哥哥的麦茬走得太远,他大叫一声:“喂!弗莱的媳妇,你急着见媒人!不要只算速度,胡茬超过三寸就扣!”女人们相视一笑,吐吐舌头,然后迅速收割。到农场很难,镰刀不好火,人也累。擦擦汗,伸伸腰,让坐在农场里的老头赶紧把镰刀磨几下,临阵退缩磨刀快三分钟!

太阳缓缓升起,热浪随之而来。好处是水分逐渐退去,稻草不再软弱而是更加酥脆。女人们拍了几下手掌,握紧镰刀,在回来的路上收割小麦...小麦在每天三点钟收割。中午和下午,大家都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争分夺秒。在麦收期间,一些大姑娘和小媳妇们为了展示个人能力和赚取更多的工作积分,自发组织了比赛,争当收割专家,争取收割的最高奖项。他们中午不回家,不休息,让家人到地里打点水,拿两个馒头,简单吃喝,连续作战。一片麦田约100亩。一个女人每天可以收割24行小麦,12行小麦是一亩,总共大概是两亩。春莲打破了收割小麦的记录,一天能收割三亩半。制作组还奖励了她一个“炉铲”头哩!女将军们每天收获约100阿木,以及数百亩生长期为8个月的小麦。如果天气不扰,三四天就全放倒了。女人能顶半边天!

“捆麦看不到麦,拉麦看不到麦。”旺季没有闲人。只要能脱离身体,有劳动能力,老人娃娃就能派上用场,都是生力军。女人们在前面收麦子,然后在太阳底下晾一个小时,然后就可以捆麦子了。学生娃娃是这类工作的主要领导。他们眼明手快,腰腿灵活。他们的右肩上挂着几十根“滑索”,然后按照距离均匀地铺在地上,灵巧地拿着“分子”捆小麦。如果绳子用完了,采取一个简单快捷的办法:先把地里微微发绿的稻草挑出来拧成一个“麦娃娃”,拿着特制的麦钩把几小堆稻草拼在一起,快速捆绑。整个程序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忙忙碌碌。

拉麦是男工之道,是关键一环。青壮年男劳力五人一组,早早收拾好胶轮车,绑好上杆椽,套上四驾骡马车。动物脖子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发出悦耳的声音,长杆红缨抽打,车辆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成为初夏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老人们在老牛烂车的绳子上打了一个结。虽然他们没有那些高大的动物跑得快,所以很生气,但他们也暗暗鼓励自己和年轻人竞争。装货是个技术活。车的两边各有一个强壮的男工人。铁簪强行提起麦捆,麦穗向内,麦秆被挑出来装上车。在司机车把的指挥下,装车的人沿着车中心来回踩踏。每隔两层装一层随机的麦,让周围的麦梗咬一口,然后麦车一层一层的装,如麦梗的形状,然后拉麦力求装瓷,不贪,不稀奇,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会被其他生产队甚至邻村村民嘲笑。如果麦田离田地近,就不用推车拉,安排其他男工和学生轻拉快跑,省时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生产队放上三四辆大车,加班加点。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所有的小麦安全地运到了地里。从此我不怕天气了,心里踏实了!

小麦拖运的时候,队长安排老汉和娃娃们把散落在地里的小麦耙干净,再拖到地里,就算收割任务基本结束了。此时队长会点头同意让老人和小学生去地里捡麦子。因为学校给学生一个“忙碌的假期”,开学后要交一定数量的麦子给他们班,作为班级勤工俭学的收入。老人们背着粪笼,拿着剪刀在田里挑麦子,为家里做点贡献。农民的最终目的是不糟蹋粮食,真正把粮食退回仓库。

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农村都机械化了。麦收时节,村民们坐在田里,抽烟喝茶,跷着二郎腿聊天。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入土,就“突突突突”几趟,收割的麦粒就装上车了。过去“三夏”的繁忙景象已经成为永久的记忆和遥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