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不分古今。清人的避暑神器有哪些?
第一,部长们的“草帽”
对于清朝的皇帝和官员来说,无论是穿冬装还是夏装,都非常适合各自的节气,夏帽的变化也很多。比如清朝皇帝和官员的御冠,可以分为冬冠和夏冠。清代夏朝冠,又称凉帽,是由东北地区盛产的一种帽子,满语称为德勒苏。(?)草编的,戴上这种帽子,会有一种草帽的感觉,凉爽透气,成了清代的一景。
第二,当然不能缺少冷饮。
与今天相比,清朝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当时南方地区一般一日三餐,北方地区一般一日两餐,大家庭的富裕家庭甚至有一日四餐的习惯。夏天的下午,是当时正派人吃零食的时间。这些小吃主要是蛋糕,但也有时令水果。而且比较成熟的冰室技术可以冰一些饮料和水果,所以下午的时候,可以说是大屋墙外汗如雨下的人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也是大屋墙内吃冷饮水果的年轻人和小姐们最舒服的时候。
说起饮料,清朝的人经常喝酒和茶,茶文化在清朝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清代的大街小巷,餐馆、茶铺不计其数,一些茶小吃也有私人茶铺出售。就这个茶馆文化而言,清代北京的茶馆文化可谓一绝。茶馆都是茶和水分开定价,档次不同。这种茶馆汉人很少去,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自然不愿意去这种“脏地方”。这些奶茶店的主要顾客是有钱人和闲散旗手群体。你可以想象一个画面。清朝的大街小巷深处,一群群背着笼中鸟的闲人,避开烈日,来到巷子深处,走进茶铺,随着鸟叫声的清脆,一天一天地数着三伏天。
说到饮茶消暑的历史,广府地区最著名的凉茶一定不能忽略。这种凉茶自清代开始流行,到清代中后期已成为南方乃至南阳地区的流行饮品。直到今天,相关品牌的凉茶仍然活跃在食品零售行业。
第三,防止夏季食品快速腐败的方法
夏天又热又潮湿,食物很容易变坏。食物因保存不当而浪费,很可惜。强行食用变质食物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死因,有一种解释是他吃了变质的牛肉。由此可见夏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蜀中三大才子之一的李调元,在清代提出了粮食保存和粮食保存的思想。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父亲李华南的作品《兴源路》中,有很多防腐的方法。比如《千里之醋法》,“乌梅一斤去,醋五升。泡一伏就干,再泡再干,尽量用醋。醋泡的蒸饼,还有就是药丸,比如芡实。想吃的时候,往水里扔一两粒,就成了好醋。”这种方法可以长时间保存醋,延长醋的保存时间。再比如“抗饥丸”,就是取半锅糯米,煎至变黄,再倒入石臼中备用。取半锅红枣,蒸熟,去皮去核,倒入石臼中。然后用大杵把石臼里的糯米和红枣捣成糊状,挖出来,做成鸡蛋那么大的球,铺在芦苇叶上晾干。这种“抗饥饿丸”热量高,可以长期保存。一度在民间流传,李华南、李调元父子因美食家身份而名垂青史。
第四,住房也要讲求防暑降温。
从清朝皇帝的角度来看,北京不比东北老家,三伏天的酷暑让人难以忍受。所以在清代,郊区出现了许多独立式园林,如长春园、清漪园、景明园、景逸园等。到了清代,北京西郊的水利也得到大力发展,挖沟引水,扩建深湖。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颐和园园林建筑群。太热了怎么办?清朝早中期,皇帝将整个夏天的办公场所搬到了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这里的气候和温度与清朝发源地建州的女真地区相似,所以皇帝可以在避暑山庄过他认为凉爽的夏天。
普通人虽然不像皇帝那样土豪,可以住几个地方,但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让自己的茅屋冬暖夏凉。最具代表性的是陕北窑洞。清代的窑洞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土窑,一种是石窑。土窑是在窑洞出口处砌一层石头,里面是一个土房。这种窑洞的好处是冬天很暖和,但如果夏天凉爽的话,成本略高的石窑是陕北人民更好的选择。石洞都是石头做的,石头本身有很好的降温效果。此外,洞穴的高架子使石洞在夏天非常清爽,这种石洞常被用作粮食等杂物的储藏室,或用于学校、商店等人流量大、产生热量多的地方。
总之,清朝社会各阶层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清热解暑的目的。虽然看起来很有趣,但背后还是有令人震惊的阶级差异。当达官贵人们在品尝冷饮和新鲜水果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为中暑而倒在路边死去?今天在空调房里读到这段历史,我们会怎么想?
参考资料:
1.林永匡:《中国海关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1版。
2.李:《清代北京冰室蓄冰技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郭美兰:《康熙长春园冰室工程名录》,北京档案馆2003年第8期。
4.庄海燕:《失落的八旗业》,《知识百科》2005年第8期。
5.王:板栗洞穴安全贮藏技术介绍,陕西农林科技,3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