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做什么?
立春:(2.4)
在气候学上,春季是指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在10℃~22℃的春季。按照这个标准,浙北的春天一般从4月初开始。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春天提前到来。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至于立春的日子,各地差别很大,华南各地入春最早。在这个节气里,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3~4℃,降雨量20 ~ 30毫米。麦田清沟排水,防止渍水。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复施苔肥。
雨:(2.19)
去冬今春,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江南的阴雨天和降雨量明显增多,真是名副其实。但是初春的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在这个节气里,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5~7℃,降水量30 ~ 40毫米。当时小麦逐渐进入拔节孕穗期,看苗施肥,清沟排水,加强油菜田间管理。
惊呆了:(3.5)
天气谚语:半夜太阳晕,中午月亮晕(上海);听到雷声我很震惊,整个月都在下雨(浙江,山东)
什么时候是蛰,什么时候是转(甘)
在这个节气里,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9℃,降水量30 ~ 40毫米。麦田应加强肥水管理,将土壤墒情分为五种类型,即王水、黑墒情、黄墒情、干湿土(旱土)、育苗、灌溉、节水。包膜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早稻准备育秧种树。
春分点:(3.20/3.21)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相等。这个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8~12℃,降水量40 ~ 60毫米。长江两岸从南到北,早稻已经浸种催芽,用塑料薄膜育秧(防寒潮),用冷尾暖头抢眼球播种。继续管好小麦、油菜,搞好植树造林,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气候。
清明:(4.5)
中国黄河流域冰雪消融,植被茂盛,空气清新自然,适宜郊游。从气候分析,气温进一步上升。若受暖气团控制,在天气转暖的情况下,江浙沪皖最高气温可升至25℃以上,受强冷空气影响时,最低气温可降至5 '和1以下。所以,初回寒仍然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特征。从降雨量来看,本节气无降雨,节气平均降雨量60~70毫米,平均气温可达12~15℃。长江南北都进入了农忙季节。早中稻相继播种,小麦拔节,油菜开花,田间管理不能放松。播种玉米和花生。
谷雨:(4.20)
清明节过后,雨水增多,对粮食生长有利。但有些年份这个时候不下雨,甚至从清明节到长夏,出现了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越冬作物需要雨水帮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播种后需要雨水,以保证高出苗率。一般这个节气降雨量70 ~ 80mm,日平均气温14~18℃。此时正是农村准备割麦、插秧、植棉的忙季。
长夏:(5.5)
暮春时节,当新的夏天回来时,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但根据气象学的分类,夏季的标准控制是等待温度(5号一个)高于22℃时。这个时候,只有南方真正进入夏季。有些地区四季不明显,比如黑龙江爱辉以北,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根本没有夏天。长夏节气反映的立夏主要是指黄河以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为19~22℃,节气降雨量为90~110毫米..春季花卉作物进入黄熟期应及时采收。漫长的夏季过后,浙江将进入雨季,雨季即将开始,要做好防汛准备。
小满:(5.20)
“小满”是指黄河流域的小麦作物籽粒饱满,尚未成熟,故称小满。然而此时,浙江的春花种子饱满成熟,农村忙着收割。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0~23℃,节气降雨量50~70毫米,比节气前后略少。不过,华南已经陆续进入雨季。大江南北的夏粮相继成熟,清明时节收获。我国北方应加强麦田后期管理。春玉米,高粱,中耕,除草,起垄尤为重要。
芒果种类:(6.5)
芒是谷物尖端的细毛;小麦、大麦等带芒作物已经成熟,紧张的夏收已经开始。同时又是夏播的忙季,所以芒种又叫“忙种”。民间也有“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小天追天,芒籽追天”,“麦子熟了,龙口夺粮”。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为23~25℃,节气降雨量为50~90毫米..要狠抓早稻栽培管理,适时中耕烤田提高土壤温度,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播种晚稻。
夏季至日:(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四季白昼最长。北京白天有18小时。后来,白天开始变短。但此时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中国南北温差很小,但有10℃。大部分年份降雨量在100 mm以上,日平均气温24~28℃。要抓住夏季加强田间管理的时机,及时清除杂草,控制病虫害。
微暑(7.7)
“小暑不热,是热了好几天”。7月是全年夏季风最强的月份,副热带高压覆盖长江以南。正常情况是高温少雨是主要特点。日平均气温28~31℃,降雨量减少,一般60 ~ 80mm。小夏面临着梅洪旱的转折。各地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要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信息,加强蓄水防旱,努力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
夏季高温:(7.22度)
全国大部分地区炎热夏季,这个节气适用于全国。从降雨量来看,北方雨季已经到来,降雨量有所增加。长江流域梅雨结束,夏旱上升,晴热少雨。在华南,此时东南季风将水汽带到南海上空,降雨量仍然相对较高。这个节气,浙北降雨量20~50毫米,日平均气温27~31℃,是全年最高的时候。暖性作物的生长速度已经达到顶峰。必须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晚稻应该在立秋前移栽。
立秋:(8.7)
黄河流域的真正入秋比立秋要晚一个半月左右,长江流域要晚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江南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积聚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以一种时尚消散,所以也有秋老虎的暑热。夏季干旱经常发生在多雨的青少年身上。日平均气温29~27℃,开始下降。降雨量80~100 mm,分布不均。晚稻要中耕除草,遇旱要灌溉。抓紧秋播。棉花打顶促进秋桃(棉花)发育。
夏季高温:(8.23度)
江南有些地方还是比较热的,所以有“大暑不夏,立秋在夏”的说法。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 ~ 27℃;冷暖空气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再次交汇,进入秋雨期。题目是80 ~ 120mm。此时,晚稻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
千禧年:(9.7)
全国各地降温加快,天气转凉。“千年分秋夜,一夜凉。”随着季风的变化,日照变短变弱,冷空气开始南移。秋季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就连西南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也降到了22℃以下。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1 ~ 24,降雨量70~90毫米,棉花分批采摘,后期加强秋玉米等作物的田间管理。
春分:(9.23)
太阳的直射点又回到了赤道,世界昼夜平分。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秋分过后,北方的冷空气活动日趋活跃,有时一股西北风就能吹散夏日的炎热,迎来秋天的凉爽。按照常年规律,江浙沪秋季是9月底到10月初。东北、新疆大部分地方8月中下旬入秋,黄河下游9月中旬入秋,华南大地在10末至110会感到秋天的凉爽。继续做好晚稻田间管理工作。棉花选种和采花。冬小麦和油菜要在播种前准备好。
寒露:(10.8)
此时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高压控制。雨季末期,万里常晴,昼暖夜凉,日温差大,对晚稻有利。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为16~19℃,降雨量继续减少,约为15 ~ 30mm。寒露节气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适宜时期,江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初霜:(10.23)
从黄河流域看,初霜一般出现在10年底,这与初霜节气非常吻合。全国各地初霜日数南北差异很大,如东北的长春,秋分初霜,而南方的广州通常很少,即使有,也要到冬季至日才能看到初霜。此时长江中游日平均气温14~16℃,降雨量20 ~ 30mm。要加强油菜和菜园蔬菜的栽培管理。森林防火资金的积累也应尽快落实。
立冬:(11.7)
黄河中下游的封冻日期为11 ~ 11,与立冬一致,但在长江流域,真正的冬季比立冬晚半个月左右。在青藏高原上,是“六月夏棉,一年四季多寒”;从广州到南宁的北回归线附近,冬天的日子很少。海南省长夏武东。因此,立冬这个节气并不适用于全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0~13℃,降雨量20 ~ 40毫米。做好晚稻收割晾晒工作。做好冬小麦播种的扫尾工作。
小雪:(11.22)
由于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黄河流域正处于小雪节气,一般会开始下雪。就全国而言,长江流域平均降雪在2月中下旬;东北初雪要提前到10月初前165438+;福州南部,柳州,百色,终年不下雪。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10℃,降雪量(雨)10 ~ 20mm。做好牲畜保暖和越冬工作。
大雪:(12.7)
这时,地上有了雪。黄河中下游65438+2月的积雪日数是165438+10月的2倍甚至4倍。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降至5~8℃,降雪量(雨)10 ~ 20mm。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季花卉的田间管理。
冬季至日:(12.22)
南回归线附近阳光直射,北半球白天最短;之后阳光直射的位置后移,白天变长。“过了冬天,一根针长出来了,但是过了长线”。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最冷的季节即将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降雪量(雨)10 ~ 30mm。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季花卉的田间管理。
小寒:(1.6)
气候变化除了自身的周期性变化外,还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强度、大气环流异常、火山喷发的烟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于是,14年的暖冬现象在过去连续出现。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为1~3℃,长江以北地区低于0℃。降雪量(雨)10 ~ 30mm。
严寒:(1.21)
这个时候真的是“天冷”一年中最冷的季节,然后就是“三分水暖”的立春。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3℃,降雪量(雨)10 ~ 30mm。主要农事活动:蓄肥,制肥,冬季修水利,开始绿化种树,清理改造鱼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