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法术语解释
在东汉以前的历法中,月亮的速度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常数,以月亮的周期来计算新月,计算出来的新月后来被称为“平朔”。月亮的不均匀运动是在东汉前后发现的。此后,人们试图修订《平朔》,以求找到一个真正的新月,称之为“定朔”。第一次包含这种校正算法的日历是刘虹创造的干图像日历。隋代刘卓写的《皇帝历》只是考虑到了“新月”的计算中也存在太阳运行的延迟(即地球绕太阳不均匀运动的反映)。在古代历法中,纪元一般被设定为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通常是一个理想的时刻。通常以甲子日的午夜为准,它是新月和冬季至日节气。从纪元向上推,找一个“日月合,五星合珠”天象出现的时刻。这一天和月亮的经纬度完全相同,五大行星聚集方向一致。这一刻叫做上元。上元到历年的年数称为累积年,俗称上元累积年。上元其实是几个天文周期的同一个起点。有了上元和上元累积年,历法专家计算太阳、月亮和五星的运动和位置就更方便了。中国对上元累积年数的计算始于西汉末年的刘欣。刘鑫的《三李彤》以19为1章,81章为1系,3系为1元。1统一后,也就是1,539年,硕丹和冬至日同一天半夜,却没有回到甲子日。用了3年,也就是4,665,438+07,才回到最初的甲子日。此时,当年的主枝已无法恢复。“三历”以135个月亮(见月)为月食周期,称为“月之会”。1系列中正好有141个会议。所以交配也是以1系列为一个大周期。这些都是从太初元年11月子夜开始的。为了得到日月合璧,五星连接的条件,刘鑫还设定了一个5120元,23639040年的大周期。这个大循环的起点叫太极上元。上元至太极元年为143,127。在刘欣之后,随着交点月和近点月等周期的发现,历法学家将这些因素加入到理想元素中。
太阳、月亮、五星各有自己的运动周期,各有自己的理想起点,如太阳的冬季至日、新月、近地点、月亮的黄白交点等等。从某一时刻开始测量的太阳、月亮和五颗星星的位置,与各自的起点有差别。用各种周期和相应的差来计算上元素的整数年,这是整数论中的一个同余问题。随着观测越来越精确,求解一次同余公式变得越来越困难,数学运算工作相当繁重,积年数也很大。这样对于日历工作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反而成了一种负担。经过曹世贞和杨仲甫的尝试性改革,元代郭守敬在创制授时历时,取消了上元的积年。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每周运行一次,大约运行十二年。人们把星期日分成十二部分,称之为十二次。木星每年经过一次,年份由木星的星号来标记。所以木星被称为岁星,这个年表被称为岁星年表。这种方法的起源尚不清楚,但它在春秋战国之交非常流行。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自己的年号来标记年份,这样可以避免混乱,方便人们交流。《左传》和《国语》中所载的“星象中的年”和“析木中的年”等大量记载,就是采用的编年方法。
除了十二次之外,天上还有十二师(由子、丑、寅、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十二支称之)。它的测量方向与老星相反,即由东向西。因为当时十二地支的顺序众所周知,所以人们想象有一个天体,它的运行速度也是一周十二年,但是它的运行方向是在十二天的方向上。这个想象中的天体叫做太岁。当老星与老星的初始位置关系确定后,就可以从任意一颗一岁星的位置推导出老星所在的日期,这样就可以按十二个日期的顺序记录年份。当时太岁生活的十二年被赋予了相应的专名,依次是:坤顿、赤分若、佘体阁、、朱斯、武、魏、申、尤、海。如《汉律志》记载,汉高祖元年,“岁在迪达(鹌鹑之首),名敦义,日中”。有了地与支的关系,再加上天干,就和支的顺序有关了。在年代学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的十年也有专名,依次为:虞风、幽梦、柔昭、、朱勇、屠维、、、方旋。这样甲寅年就可以写成拍照的案例,等等。这些老字号写在不同的古籍里。以上列出的是《尔雅·石天》中的一般写法。
岁星其实11.86年跑一次。80多年后,卫星的实际位置会超过理想计算位置一次。时间久了,岁星的年表与实际天象不符。所以要改革历法,调整老星老龄的位置。所以,当时各种历法的年表是有差异的。汉初以后,古代星宿的年表与后世星宿的年表相衔接。从汉初到秦统一中国,古星的年表比古支晚一年,比战国晚两年。西汉末年,刘欣提出了年星每144年超一次的算法,但在年表中并没有实际应用。东汉改四年历时,废除旧星宿纪年法,改用干支纪年法。
周期为60的树干和树枝的序数用来记录日和年。它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和十二个地支:子、丑、阴、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组成。来自甲子,乙丑...致桂海(见附表)。枝和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殷商时期,就使用了60年的支历。每天一个干部的名字,日复一日,循环往复,从未间断。中国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只要沿着主干往上推,历史日期是清楚的。这是中国在古代创造干支法的成果。在古代历法中,也采用了茎干分支的方法,只需要通气和恢复的茎干分支,其余的一目了然。干支法不仅用来记录日,也用来记录年(见年)。古人也用十二地支时支月。地质年代学就是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间段,用十二个地质年代学来表示,即现在的时间是23: 00到1: 00,丑时是1: 00到3: 00,以此类推,称为十二小时。阴历是指冬季至日所在的月份为子月,次月为丑月,以此类推。从《两千年中西历法对照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版)来看,从西汉平帝元年(公元1年)算起,有两千年的年月日。中国十二气和十二节气的总称,可能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创造。它告诉人们太阳移动到黄道上二十四节气位置的日期,几千年来对中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淮南田字训》(约公元前140年)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录,其名称和顺序与现今通行的基本一致。
节气、中气、平气、定气的排列取决于太阳。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冬季至日和夏季至日的时间是通过用标准表测量日影来确定的。后来,将回归年(参见year)的长度分成24等份,从冬季至日开始,所有节气和中气等间隔交替排列。这种方法叫做平气。按平气法,每个月有一个节气,一个中气。比如:立春是正月的节气,雨水是正月的气;震的是二月节气,春分二月,以此类推。因为两个节气的时间比一个新月的时间长,所以一个月可能只有一个节气或者一个中性大气。西汉的太初历(见落下闳)因此规定节气可以出现在上个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中气必须出现在本月;如果没有中性月份,可以指定为上个月的闰月。这个原理已经用了一千多年了。
在北齐时期(公元550-577年),张子欣发现太阳的视运动是不均匀的(因为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卓在其《皇历》中根据这种不均匀的现象提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改革,将星期日分为二十四节气。当太阳运行到每个春分点时,就是某个节气的时刻。这样排列的节气间隔不均匀,这种方法叫定气。定气主要用于历法计算。平齐一直用于日常日历,直到清朝才开始使用。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现行公历中节气的一般日期和当时的太阳经度度数见下表: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一年的视运动,所以现行公历的节气日期基本是固定的,上半年是6日和21,下半年是8日和23日,没有一两天的差别。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和应用起源于黄河流域,几千年来一直是我国农业活动的主要依据,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了更容易记忆,人们整理出了24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饱夏热、秋寒霜降、冬雪霏霏。随着中国历法的传播,二十四节气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
日法回归年(见年)和朔望月(见月)的长度都不是整数天。在中国古代,这两个数据都是用分数表示的。在唐代李以前,不同的历法对新月和回归年使用不同的分母。“三历”是指农历81的分母为日法(历法中农历月份的长度为29+43/81天),而回归年的分母称为统一法。相反,东汉的季历,一个回归年是365+1/4天,称为日法。朔望月的长度是29+499/940天,940称为辽月。不过,更常见的是用日本方法的分母来看月亮。在李之后,这些关于周期的基本天文数据都用同一个分母来表示。日本法律的意思是把一天分成若干分的总成绩。然而,一些日历仍然使用日语和法语的不同名称。如李的《林德历书》称之为“通律”。在中国古代,星期日沿着天球赤道从东到西分为十二个部分,在正方形中用十二个名字来表示,即子、丑、阴、毛、辰、巳、午、卫、申、酉、戌、亥。与28星座的星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见十二回)。当星星在天空的南方时,十二辰和地球正方形的十二支是一一对应的。12岁的应用程序之一是年度。关于十二陈的本义,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十二时中国古代为了观察太阳、月亮、五星的位置和运动,将黄道带自西向东分为十二段,称为十二时。十二时辰的名字是:吉星、徐安毕、张楼、大梁、石神、鹌鹑头、鹌鹑火、鹌鹑尾、寿星、火、析木。这些名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和《国语》中已有记载,用来描述木星的位置。在古代,木星的恒星期被定义为十二年,所以一般认为十二次的产生源于对木星的观测。它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或更早。但在《国语》中,陵州鸠(王时的星相家)说:“武王伐殷,岁于鹑火。”根据中国天文学家张钰哲近年来对哈雷彗星轨道的研究,认为武王遇袭时间应为公元前1057年。当时老星确实在第二次鹑火,所以灵州鸠的这个说法应该是周初的实际观测。如果这个结论是可靠的,那么,把十二时代的开国时代推到殷末周初也是有可能的。
中国科学史家钱宝玉认为,十二次的划分,最初是以二十八宿四宫(即四象)为依据,每宫三次。因为横跨四宫的赤经宽度不均匀,所以十二赤经的宽度也不均匀。但后来发展成按赤道度数等分的制度。《汉书·律令》有十二个起止度,对应二十四节气。以十二节气为每次的起点,以十二中气为每次的中点。这种划分原则一直沿用到了后来。但由于岁差的影响,起止度是逐渐变化的。明朝末年后,十二个名字被用来翻译十二生肖,如摩羯宫作为吉星宫。但各宫起点改为对应十二经脉,各宫按黄道经度等分。例如,起点的吉星宫对应着冬季的至日,等等。
在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星,观察天象,把天上的星星一颗一颗地组合在一起,并给每一组起一个名字。这样的明星组合被称为明星官。每个星官包含的星数从一颗到几十颗不等。天空区域的覆盖范围也不一样。在众多的星官中,365,438+0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就是三墙二十八宿。在唐代的《天空之歌》中,三元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与今天天文学中的星座颇为相似。二十八个小屋中的每一个都有不止一颗星星。从每个矿脉中选一颗星作为天球坐标精测的标准,称为本矿脉的距离星,下一个矿脉的距离星与本矿脉的距离星的赤经差(见天球坐标系),称为本矿脉的赤道距离。赤经距离沿赤经圈到黄道的投影所截取的黄道度数,称为黄道距离。一个天体在某个距离星的东方,如果该天体与距离星的赤经差小于距离度,则称为进入目的地,这个赤经差称为该天体的进入度,记为“进入×停留×度”。再加上天体与天球北极的角距离——“去极化”,就成了中国古代的一对赤道坐标分量。距离星选定后,由于岁差,站间距离仍在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西汉初年《淮南子天文训》所列的二十八夜距数值如下:角度:12度;康:9度;Di: 15度;房间:5度;心:5度;尾部:18度;篮子:11度;打架:26度;牵牛花:8度;女胡子:12度;虚:10度;危险:17度;营地房间:16度;东墙:9度;奎:16度;楼:12度;胃:14度;常:11度;毕:16度;Snap: 2度;参考:9度;东京:33度;鬼:4度;柳树:15度;七星:7度;张:18度;翼:18度;女:17度。距离的总和是365度。二十八宿之间的距离很不一样;最大的井宿33度,最小的只有2度。为什么二十八宿分布如此不均匀,是二十八宿起源研究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28星座的选择古今不同。汉代以前有一套星宿,距离二十八夜,与后世不同。65438-0977年,安徽阜阳出土一件西汉初年刻有二十八夜距离的圆形漆盘,其距离值与汉代以后有较大差异。据考证,这是汉代以后的距离星选择不同造成的。如果把汉代以后的距离星叫做现在的距离星,把汉代以前的距离星叫做古代的距离星,可以列举如下:把二十八座小屋按上表的顺序分成四组,每组七座小屋,分别配以四个方位、四种颜色、五组动物形象,称为四象或四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东方黑龙(或青龙),青色;北玄武(即龟蛇),黑;西部白虎,白色;南方朱雀(或朱雀),红色。
二十八宿配四个方位,是根据古代春分前后的晨昏天象。此时是朱鸟在南住七夜,黑龙在东住七夜,玄武在北住七夜,白虎在西住七夜。四种颜色的搭配与古代五行学说有关。至于龙、龟、蛇、虎、鸟搭配的由来,一种观点认为与原始部落的图腾有关;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可能与这些星座在无意识时所表现出来的季节特征有关。比如南方的七夜是春天,鸟可以看作是春天的象征等等。
1978年夏,湖北省睢县发掘了一座战国初年(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墓,其中有一个漆箱盖,上面写着28巴苏的名字和相应的青龙、白虎图像。这不仅将文献记载二十八宿出现的时间提前了,也证实了四象配二十八宿的起源也很早。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28星座中有一些出现的更早。例如,春秋时期(公元前8至5世纪),《诗经》和夏中有许多记载。此外,在《尧典》一书中,有“天上四星”的记载,即“太阳里的星星是天上的鸟,带着阴仲春”,“太阳永远发着火花,带着仲夏”,“黑夜里的星星是空的,带着阴钟秋”,“太阳是短的,星星是长的,带着仲夏”据天象记载,“日月星鸟”或“七星”在春分昏迷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2、3世纪,即殷末周初。所以有人认为《二十八夜》就诞生在这个时代。但也有人认为,少数明星名字的出现,并不能证明二八招待所制度在当时就已建立。早期载有《二十八夜》的可靠文献有《吕氏春秋》、《礼记》、《月令》、《李周》等书,其最早时间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从这些记载中的天象来看,可以提前到春秋中期(公元前七世纪)。湖北睢县出土的二八素漆箱盖的发现,把书证提前到公元前五世纪。
也有人认为,二十八家旅社在建立之初是沿着赤道分布的。计算表明,二十八宿与天赤道重合的时间约在5000年前。这可以认为是二八招待所制度创立时的时代上限。文献和文物所确认的公元前五世纪,应该算是二十八旅社创始时代的下限。除了中国,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地方)、阿拉伯、伊朗、埃及等国家也有类似中国的28床制。由于伊朗、阿拉伯、埃及等国家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与印度的二十八旅社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一般认为这些地区的二十八旅社是古代从印度流传下来的。纳克沙特拉(或音译:Nachaat La)。有二十七夜和二十八夜。二十七个小屋出现的比较早,一直以二十七个小屋为主,后来又增加了二十八个小屋。27个夜晚加上abhijit(它的联络星是织女星)的一个夜晚就是28个夜晚。印度二十八宿以“krittica”(中国的昴宿星)开头,名字如下:
在印度的二十八个小屋中,也选了一颗亮星作为代表,叫做yogatara。但是,它起不到中国二十八夜遥远星的作用。每晚的划分不是以主星为单位,而是以27晚为单位,平均13 20,共360。
关于二十八家旅社起源的问题,它是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没有结论。